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雅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 2、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种,指引航天⼈不断超越⾃我,逐梦星⾠。(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

    B.《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中的祥子刚进城时是一个诚实、可爱、健壮、坚忍的青年,最后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 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D.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这句话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并感动这个世界。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通过《金刚川》的热映,使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D.人工智能不管多么神通广大,也无法取代那些需要情感和创造的职业。

  • 4、下面语境中加点词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尊敬的老师:

    收到您惠赠给我的大作,心里十分高兴,连夜拜读,如在海滩上拾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您嘱咐我给您的作品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写得不好,敬请原谅!

    A.惠赠

    B.大作

    C.拜读

    D.八斗之才

  • 5、下列关于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往事的散文集,作者鲁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的两位老师,一位是他留日期间遇到的正直无私的藤野先生,一位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

    B.《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偷吃人生果,三调芭蕉扇,大战红孩儿等。

    C.绍兴城的两位名医都给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特别是陈莲河先生,每次所开的药引既买不到也找不到,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D.平项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着实厉害,多亏悟空几番变化,偷骗了“紫金红葫芦”等宝贝,最后用“玉净瓶”收了金角大王。

  •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是礼仪之邦,与人交谈往往使用谦敬辞。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如“光临”“奉劝”“贤弟”等;谦辞是表示谦虚恭敬的言辞,如“舍弟”“拙见”“寒舍”等。

    B.古代匾额内容主要体现爱国、孝悌、劝学、教子、忠贞等,如岳王庙的“还我河山”、公堂之上的“明镜高悬”等。

    C.“淡泊名利”“性情淡泊”两个短语中的“淡泊”依次是动词、形容词。

    D.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相传是董永和七仙女一年一度在鹊桥相会的日子。

  • 7、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废墟 琢磨 翻来复去 疲惫不堪

    B.决别 慷慨 各得其所 水波粼粼

    C.坍塌 祷告 拈轻怕重 人迹罕至

    D.狭隘 遮蔽 油然而生 惊皇失措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甲乙两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选自《小港渡者》)

    [注释]①小奚:小书童。②牡下:上锁。③爽然:开朗舒畅的样子。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射于家圃_________________

    ②惟手_______________

    行之,尚开也_____________

    ④予为戏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②予愠为戏。

    【4】阅读乙文,渡者“熟视小奚”注意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作出“速进,则阖”的推测?

    【5】这两个故事都可以读出弦外之音,结合两篇文章内容,谈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名句默写。

    (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2)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5)《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6)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巧妙运用几个地名,表达诗人思友之情的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的敲门声

    (何伟良)

    ⑴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得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地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⑵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的能力,腿脚已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变得有些迟缓了。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发也增加了很多……

    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地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地、久久地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父母在等我回家。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椅子放在这里究竟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我开门的。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耳朵都有些发沉,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便建议父亲在门口放一把椅子,快到我回来的时间,父亲便坐在这儿等着我的敲门声……

    ⑸再后来,我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放在门口的那把椅子却始终未动,我曾经几次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母亲说:椅子就别动了,你爸爸已经习惯坐在那儿了!不知怎的,我的心猛然动了一下,我知道父亲的习惯是因为我养成的。

    ⑹作为一名游子,虽然漂泊在外,沧海桑田已是平常事,但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的父母还在,在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赛跑”写出了父母听到敲门声后,急于抢先为儿子开门的动作,表明父母都很爱儿子。

    B.“总怕”表明听见敲门声后,父母都想为儿子开门的急切心理,体现出对儿子炽热的爱。

    C.“憨笑”在这里指父亲动作慢,没抢到为儿子开门而只能自嘲。

    D.“丝毫”说明儿子当时根本没有感恩之心,体现儿子的深深自责之情。

    2下列对第⑶段画线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句话表现年迈父母在路灯下等候儿子回家的坚持与执着。

    C.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炽热的爱。

    D.这句话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父母爱子心切。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回家的敲门声”为题,既点明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B.文章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更亲切感人。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父母浓浓的感恩之情。

    D.文章告诉我们,做子女的永远是父母心头的牵挂,家永远是我们温暖的港湾。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白猫王子七岁

    梁实秋

    ①白猫王子大概是已到中年。人到中年发福,脖梗子后面往往隆起几条肉,形成几道沟。白猫的脖子上也隐隐然有了两三道肉沟的痕迹。他腹上的长毛脱落了,原以为是季节性的,秋后会复生,谁知道寒来暑往又过了一年,腹上仍是光秃秃的,只有一层茸毛。他的眉头深锁,上面有直竖的皱纹三数条,抹也抹不平,难道是有什么心事不成?

    ②他比从前懒了。从前一根绳子,一个线团,可以他鼠步蛇行,可以他翻筋斗竖蜻蜓,玩好大半天,直到他疲劳而后止。抛一个乒乓球给他,他会抱着球翻滚,他会和你对打一阵,非球滚到沙发底下去不肯罢休。

    ③如今情况不同了。绳子线团不复引起他的兴趣。乒乓球还是喜欢,但是要他跑几步路去捡球,他就觉得犯不着,必须把球送到他的跟前,他才肯举爪一击,就好像打高尔夫的大人先生们之必须携带球僮或是乘坐小型机车才肯于一切安排妥贴之后挥棒一击。捕风捉影的事他不再屑为。山海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白猫未必比夸父聪明,其实是他懒。

    ④哪有猫儿不爱腥的?锅里的鱼刚煮熟,揭开锅盖,鱼香四溢,白猫会从楼上直奔而来,但是他蹲在一旁,并不流涎三尺,也不凑上前来做出迫不及待的样子。他静静的等着我摘刺去骨,一汤一鱼,不冷不热,送到他的嘴边,然后他慢条斯理的进餐。他有吃相,他从盘中近处吃起,徐徐蚕食,他不挑挑拣拣。他吃完鱼,喝汤;喝完汤,洗脸;洗完脸,倒头大睡。他只要吃鱼,沙丁鱼、鲢鱼,天天吃也不腻。有时候胃口不好也流露一些“日食万钱无下箸处”的神情,闻一闻就望望然去之,这时候对付他的方法就是饿他一天。妻子菁清不忍,往往给他开个罐头番茄汁鲣鱼之类,让他换换口味。

    ⑤白猫王子不是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他高兴的时候偎在人的身边卧着,接受人的抚摩,他不高兴的时候任你千呼万唤他也相应不理。你把他抱过来,他也会纵身而去。

    ⑥猫愿有固定的酣睡静卧的所在,有时候他喜欢居高临下的地方,能爬多高就爬多高;有时候又喜欢窝藏在什么旮旯儿里,令人找都找不到。他喜欢孤独。能不打扰他最好不要打扰他,让他享受那分孤独。有时候他又好像不甘寂寞,我正在伏案爬格,他会“嗖”地一下子窜上书桌,不偏不倚的趴在我的稿纸上,我只好暂停工作。我随后想到两全的办法,在书桌上给他设备一分铺垫,他居然了解我的用意。从此我可以一面拍抚着他,一面写我的稿。我知道,他不是有意来陪伴我,他是要我陪伴他。有时候我一站起身,走到书架去取书,他立刻就从桌上跳下占据我的座椅,安然睡去。他可以在我椅上睡六七个小时,我由他高卧。

    ⑦三月三十日是白猫王子七岁的生日,菁清给他预备了一分礼物——市场买菜用的车子,打算在天气晴朗惠风和畅的时候把他放在车里推着他在街上走走。这样,他总算是于“食有鱼”之外还“出有车”了。

    (选自《中学生》)

    1文中没有使用到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拟人  排比 B.反复  对比 C.排比  引用 D.引用  对比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第①段描写白猫王子的外貌特征时,用人到中年的情境进行类比,既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白猫王子到中年所发生的变化,又增添了趣味性。

    B.文中第④段用动作描写细致描绘了白猫王子的饮食状况,说明白猫王子不是那种贪吃的馋猫,而且还很有吃相,由此大家更喜欢他。

    C.文中第②段中加点词“引”和“诱”二字不可调换,因为“鼠步蛇行”动作缓慢优雅,“引”字音调平和,动作文雅;“翻筋斗竖蜻蜓”动作难度大,非用人类高超之骗——“诱”不可。

    D.文中②——⑥段分别从嘴馋、懒惰、有思想(有尊严)、孤独等方面来写白猫王子的特点。

    3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只白猫无以复加的爱,它活得那么潇洒、从容、自由,这也是当时许多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B.文章语言风趣、幽默,处处透露着作者对白猫的喜爱之情。

    C.文章之所以称这只猫为“白猫王子”,是因为不仅它外貌全白、身体壮实,而且性情霸道,连我的座椅都被占据,完全具有王者的风范。

    D.④段中“我”喂猫吃鱼,一个“等”,一个“送”;“我”伏案爬格,白猫陪伴在旁,足见人猫情深。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步入初中,我多了一份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理想”“憧憬”“责任”“成功”“忧愁”“烦恼”“迷茫”等等。不少于600字,写出真情实感,不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