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是第二小组成员,在选用关键字梳理本册内容时,你的意见和大家统一意见不同,你既要尊重大家的意见,也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你会如何对大家说?下面语句中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我完全同意大家的意见,用“丰”字做关键词太好了,一字贯穿,妙不可言!
B.我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尊重大家用“丰”字做关键词的意见,少数服从多数,就不说了。
C.我尊重大家的统一意见,同时,我想到一个字也可以做关键词,大家听一听,是否合理?
D.各位,我想到一个字可以做关键词,妙极了,比这个“丰”好一万倍,你们听着!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B. 畎亩之中(quǎn) 曾益其所不能(céng)
C. 冀州之南(jì) 惩山北之塞(sài)
D. 无穷匮(kuì) 按辔徐行(pèi)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C.猛浪若奔 上善若水
D.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游客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B.得知大桥通车的消息,着实让当地百姓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C.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中心,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D.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是否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的景物融为一体的?
【2】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6、古诗文默写。
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是痛苦和灾难。“黑云压城城欲摧,①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危急形势,令人不寒而栗;“中原乱,②______,③______”(朱敦儒《相见欢》)的疑问,写尽了人们的悲痛和愤懑;“④_____,⑤______”(杜甫《春望》)的荒凉,呈现出战败后的残破景象,正如《道德经》(第三十章)所言:师之所处,⑥_______。大军之后,⑦_______。让我们铸剑为犁,永保和平。
7、阅读名著完成以下任务。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_________,国籍:美国、《长征》(王树增)、《飞向太空港》(李鸣生)。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2)结合选段内容,写出作者对红军、敌军隐含的态度。
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3)结合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4)《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任务三:推荐作品,传承精神。
(5)斯迈尔斯说“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读完《长征》《飞向太空港》后,相信你一定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身上所洋溢着的振奋人心的精神品质。请各结合一个具体情节分别说说你对下面两种精神的理解。
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航空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火车上的故事
尤今
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四人同室的软卧票。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攀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
⑤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领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⑥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⑦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⑧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题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⑨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著.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⑩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⑪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1】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中年妇女 | 老编辑 |
中年妇女穿着橘红色的丝袜 | 冷漠排斥 |
中年妇女把瓜子壳扔的满地都是 | (1)______ |
中年妇女找不到身份证件 | 升起不安 |
(2)______ | 感激惭愧 |
【2】结合上下文,请你分析第②段中服饰描写的作用。
【3】请你谈谈文章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
【4】请你赏析文章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
【5】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中的中年妇女是个怎样的人?
【6】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你认为作者能从这堂课上学到什么(至少三点)?
9、请以“寒风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