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皎洁jiǎo 行辈háng 幽悄qiāo 晦暗huǐ
B.缄默xiān 两栖xī 沙砾lì 龟裂guī
C.脑畔pàn 挑剔tī 颠簸bǒ 翘首qiáo
D.祈祷qǐ 翌日lì 蓦然mù 寒噤jìn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上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B.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D.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酬和(hè) 招徕(lái) 如法炮制(páo)
B. 博识(bò) 雷霆(tíng) 千里迢迢(tiáo)
C. 蜿蜒(yán) 酷肖(xiāo) 即物起兴(jí)
D. 家醅(pēi) 翡翠(fěi) 囊萤映雪(yíng)
4、选出对下面一段话从语法角度表述有误的一项( )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那么,这放弃与坚持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无不是在求索路上不畏艰辛执着前行的勇士。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克服一切阻力,与执着同行,就能在前进的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高歌。
A.“放弃”和“克服”都是动词,“如何”是代词,“最”是副词。
B.“放弃与坚持”“一切阻力”“告诉我们”这几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这句话的主干是“他们告诉我们”。
D.划线句子中把“就能”改为“才能”更恰当。
5、阅读《采桑子》一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所展现的景象。
【2】“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两句与王维笔下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4)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5)《三峡》中,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写出了春冬三峡水的特点。
7、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结尾预言“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会获得胜利”。请阅读下面三个选段,分析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
选段一: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泸定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30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色枪和手榴弹,马上就跑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的抓住铁索,一步一抓的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击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的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激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选段二:一个眼光明亮的少年,嘴上还没有长毛,他站起来宣布,我只有一句话要说:“白军到甘肃的一个村子中来时,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给他吃的,没有人要参加。但是红军来时,农民们组织起来,成立委员会来帮助我们。青年人都志愿参军,我们红军就是人民的军队。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点。”
选段三:蒋介石悬赏8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达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质的小炕桌当做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周恩来正伏案在看电报。
原因: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杨 柳
丰子恺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
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只供观赏,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缘故。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日“万树垂杨”,写春色日“陌头杨柳”,或竞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好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扬。
(选文有删改)
【1】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仍是”一词有什么作用?该段文字作为全篇的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2】选文第三段写牡丹和葡萄的“贵”有何用意?请作简要分析。(3分)
【3】对于花木的向上之态,下面两段文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你如何理解?(4分)
①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节选自《白杨礼赞》)
【4】结合文意,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
【5】联系全文,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4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要求:①文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