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这首诗成功地借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和延安精神,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B.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D.古人用很多词指代天下,如“四海”“六合”“八荒”等,“海内存知己”中的海内也是指天下。
2、下列加横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咫(zhǐ)尺 蓬蒿(gāo) 沧(cāng)海桑田
B.呐(nà)喊 挑衅(xùn) 目空(kōng)一切
C.拍(pāi)板 凋(diāo)零 慷慨(kǎi)大方
D.牟(móu)取 哂(shàn)笑 一视同仁(rén)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用阴奉阳违的方法。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昆虫百科,也是一部文学巨著。
B.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
D.《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学过的《愚公移山》等。列子,是战国前期儒家代表人物。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两句诗。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②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③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⑥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⑦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⑧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法布尔的《昆虫记》中,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曾易名为______。“红星”指的是______。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拍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能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拍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作者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对南京的见闻作者一句不写?
【2】“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中的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3】找出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时所使用的字或动词,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4】平淡的句子有深意。请谈谈“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9、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这份回忆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每次回想,都会给我们感动和温暖,请以“落满阳光的回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 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 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4.不得篡改题目;5.书写工整、清秀,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