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始龀(shèn) 绢本(juān) 婆娑(suō) 惟妙惟肖(xiāo)
B.遒劲(jìn) 鲜腴(yú) 着眼(zháo) 深恶痛疾(jí)
C.瞥见(piē) 黝黑(yǒu) 炽热(zhì) 广袤无垠(yén)
D.绯红(fēi) 解剖(pōu) 秀颀(qí) 颔首低眉(hàn)
2、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C.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小说塑造的上官鲁氏、孙眉娘等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D.泸州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它是沟通川、滇、黔、渝的一个重要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B.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如果一味的咬文嚼字,又有何意义呢?
C.他身材高大,站在队伍中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同学们都待仰视他。
D.《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像一道清流,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 ②④③① B. ①④③② C. ③②④① D. ②①④③
5、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这首诗描绘终南山宏伟壮阔的远景的句子是( )
A.首联和尾联
B.颈联和颔联
C.首联和颈联
D.颔联和尾联
【2】王绩的《野望》和这首诗在许多地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野望》的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与《终南山》的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在情感抒发上的异同。
6、古诗文默写。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之情。
(2)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历史上两个有名的美人命运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了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请写出两句含有“月”字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题文)名著阅读。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锡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1)上段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所属章节为:
A.第一章 探寻红色中国 B.第三章 在保安
C.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D.第五章 又是白色世界
(2)文中的“我”是谁?
8、
钱学森一生对金钱看得很淡漠。他当年放弃在美国的优厚条件,坚决要求回到各方面都还十分落后的祖国,就是为了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用他的知识和智慧建设国家,使祖国强大,人民幸福。 他回国以后,完全靠自己的工资生活,一级教授一个月三百元多一点。除了工资之外,他还有一些稿费收入,晚年也曾得到过较大笔的科学奖金。但他把自己所得几笔较大的收人统统捐了出去。这包括:他的《工程控制论》1958年中文版稿费,千元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普通干部两年的收入,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资助贫困学生买书和学习用具。一九六二年前后,他的《物理力学讲义》和《星际航行概论》先后出版,稿酬有好几千元。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那时还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人都屹不饱肚子,钱学森一家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是勒紧裤带过日子。但是这么一大笔钱并没有使钱学森动心。当他拿到这两笔稿费时,连钱包都投打开,转手就作为党费交给了党小组长。 一九七八年钱学森又交了另一大笔党费。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开始落实各方面的政策。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老先生原在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上班,一九六九年去世。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从一九六六年就不发工资了,直到去世,三年未领到一分钱工资。一九七八年落实政策,补发了三干多元的工资。钱学森是钱均夫惟一的儿子,自然有权继承。但是钱学森认为,父亲已去世多年,这笔钱他不能要。退给文史委员会,人家拒收,怎么办?钱老说,那我只有作为党费交给组织。后来这三千多元也交了党费。
钱学森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其地位不可谓不高。但钱学森对这些“官位”一点也不在意。要不是工作的需要,他宁可什么“官”也不当。他常常说:
“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所以,他从不爱出席什么开幕式、闭幕式之类的官场活动,只喜欢钻进科学世界,研究学问。在这方面若有所得,就十分高兴。他常说:“事理看破胆气壮,文章得意心花开。”
【1】阅读所选文字,请简要概括本段所写的内容
【2】文章中说“钱学森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其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是钱学森对这些却一点也不动心,这些表现了钱学森怎样的科学精神?
9、请以“ 树下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横线上可填“快乐”、“幸福”、“友谊”、“亲情”、“阅读”、“诚信”、“水杉”、“白杨”……
要求:(1)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题目完整。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