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双版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秋季举办的校运会,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最舒适的季节。

    B. 某社区“五老”志愿者带领中学生学习传统的武术、舞蹈。

    C. 城市里有没有钟爱的小动物,是衡量一个城市生活质量优秀的标准。

    D. 通过柳州市举办的第二屈五人足球赛,吸引了大批足球爱好者组队参赛。

  •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地理上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达于汉阴”即指汉水的南边。

    B.古代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比如“始龀”是指七八岁的儿童,“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而立之年”则是指三十岁。

    C.古代见面礼节中有“拜”“揖”等方式。“拜”是两腿跪地,两手扶地,叩头;“揖”是拱手行礼。从周亚夫见文帝作揖而不拜,可见“揖”比“拜”要隆重。

    D.“戟”是古代将矛和戈合为一体的武器,三国时吕布所用的武器便是方天画戟。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它涵盖了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其中新闻特写主要展示事件片段,描写精彩瞬间,最具画面感。

    B.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他在我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写景的笔法尤为精妙。

    C.律诗是近代诗的 一种,以每句字数来分,有“五律”或“七律”,两句一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此外,还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D.《美丽的颜色》是一篇传记作品,是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为自己的母亲所作的,我们可以通过“寻常”生活中“不寻常”的细节来体悟她伟大的科学精神。

  • 4、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màn) 责(jié)  绉(zōu)   广无垠(mào)

    B. (gù) 名(nì)    念(juàn)     首低眉(hàn)

    C. 首(qí)  亮(chéng)   旸谷(yáng)     鞺鞳鞳(tāng)

    D. 碧(piāo)  (hè)   (bìng)  马(xiàng)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①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于“边塞” 一类。②呼延将: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百战、碎铁衣、数重围、独领、残兵等表现了眼前战事的严酷。

    B.“城南已合数重围”写守边将土的险恶处境,边城被围,退路受阻,从侧面表现英雄的临危不惧。

    C.“突营射杀呼延将”具体描写将领的英雄形象,在突围的战斗中射杀敌方大将,表现其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气概。

    D.“独领残兵千骑归”写出只有少量人突围的悲惨结局,所以这首诗是通过写一场败仗,表现英雄末路的悲凉。

    【2】请品析“独领残兵千骑归”中“独”字的妙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课文默写

    (1)淮南秋雨夜,  

    (2) ,相伴过年华。

    (3)转觉鸬鹚毛色下,

    (4)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5)   ,归思方悠哉。  

    (6) ,怅望青田云水遥。

    (7)但是它 ,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

    他是一个大个子,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以两把大菜刀闹革命,组织起农民革命武装,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这里的“他”是:①______

    关注情节

    斯诺在书中写道:“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②_____

    关注评价

    斯诺在书中这样评价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言。”

    这次的大迁移指的是:③_____为什么斯诺说是“大迁移”而不是“溃退”?④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理直何必气壮

    张穷

    ①理直气壮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不好,我有理呀,怎么就不能气势足一点呢?别忘了,我们老祖宗还有一句话呢——有理不在声高,得理还须饶人。如果是对待敌人,对待那些居心叵测的小人,我们当然要理直气壮。现实中,这样深仇大恨的对立毕竟很少。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指出: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因此,发现了别人的不足,理直气壮地直接指出,不如理直气和地巧妙指出。后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够体现出批评者的涵养和气度。

    ②人人都爱听好话,谁也不愿挨批评。既然如此,批评就成为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有技术的人会做得很好,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让对方乐于接受,使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他亲眼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另一名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接受批评。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着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谈话也该结束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陶行知先生不愧人民教育家,在批评这件事上,没有理直气壮、盛气凌人,技术含量相当的高。

    ③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人和事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面对他人的错误,我们不宜死揪不放,不依不饶,而要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这样说出来的话才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从而更好地评价人。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心平气和,而有强毅不可夺之力。可见,和气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直抵心灵的力量,而那种盛气凌人靠粗暴打压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④理直不必气壮,这需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需要有一种自律自我控制的修养。义正需辞婉,理直也语柔,这不但是一种宽容与谦让,更显示了一种风度与涵养,能够让你有一个更为和谐友好的人际氛围。

    【1】下列句子中,能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对待敌人、小人,我们应当要“理直气壮”。

    B.人人爱听好话,谁也不愿挨批评。

    C.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D.理直不必气壮,义正需辞婉,理直也语柔。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①段洪应明的话告诉我们:发现别人的短处,不要以短攻短,以顽济顽,要巧妙指出。

    B.本文第②段举陶行知批评教育学生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民教育家。

    C.面对他人的错误,我们要辩证、全面地分析,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D.本文告诉我们,要想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人际环境,就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 处且饶人,真正做到理直不必气壮。

    【3】下列对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和名人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总结归纳论点。

    C.文章开头用一个反问句,引出论题“有理时究竟如何待人”,语气较强,能引起读者注意。

    D.文章结尾处归纳了全文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做到这一点及其意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作文

    走进《昆虫记》,你可以想象自己是法布尔的助手,也可以是法布尔做实验的一个器物,还可以化身为书中的一种小昆虫……

    请以“我与法布尔的一天”为题,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拟写提纲。(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