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次考试实在太糟糕,自从试卷发下来起,他就开始郁郁寡欢,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B.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说粗话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D.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望,他所说的话无可置疑。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唐朝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唐宋八大家”,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3、下列文段中四处画线句语病分析及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端午节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影响广泛、非常受人们重视的,仅叫法就有二十多种,如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2009年9月,我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时至今日人们仍在讨论该如何保护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学者认为,②传统文化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的原因,与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关。在丰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方面,民间机构和煤体应通过精心举办各类活动,精心制作各类节目,让大家都来关注传统文化习俗。
还有学者认为,③在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中融入端午元素可以产生积极的多种影响;④可以向外国游客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国内游客在各地都能感受到端午文化习俗的魅力。而这一工作由政府部门牵头,投入会更有保障,文化精髓不易被误解或歪曲,因而更容易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A.第①句语病类型是句子结构不整,可以在句子结尾加上“的节日”
B.第②句语病类型是句式杂糅,可以去掉句中“的原因”。
C.第③句语病类型是语序不当,可以将“多种”和“积极”调换位置。
D.第④句语病类型是用词不当,可以将“展现”改为“表现”。
4、(题文)对下面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菩萨蛮·小山①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②,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②罗襦:丝绸短袄。
A. 这是一首描写深闺美女懒起梳妆的词作,“鬓云”“香腮雪”写出了女子的美丽。
B. 懒、迟、弄三字相互照应,刻画人物神态动作,暗示人物心情,巧妙地传达出闺中女子娇懒、惆怅、百无聊赖之情。
C. 词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表现女子喜悦的心情。
D.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并成功运用了反衬手法。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人着一“____________”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辉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
【2】请自选角度鉴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诗文默写。
(1)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渴盼亲人音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7、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
我提这些话,不是要为我过去的做法biàn护,而是要趁你成功的时候特别让你提高警惕。绝对不让自满和骄做的情绪抬头。我知道这也用不着多嘱咐,今日之下,你已经过了这一骄傲自满的关。
【乙】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sh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他本人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朱赫来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毡( )靴 biàn( )护 吞shì( )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提高警惕”相同的一项是( )
A.光辉历程
B.改革开放
C.面向未来
D.老师讲课
(3)【甲选段中的“你”指___________(填人名)。傅雷教育儿子要努力做一个“_______的艺术家”。
(4)【乙选段中的的两个人物(“他”和朱赫来)关系密切,请结合原著简要概括朱赫来对“他”的影响。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黄蜂筑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黄蜂的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昼与夜,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小家伙! 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 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 你的屁股 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黄蜂尾上针么,至今记得童年捅鸟蜂窝时,几只毛茸算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
至今鼻子还大着。
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如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客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但是,何苦呢? 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我说。
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明日立冬。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
【1】文中有两处详细的细节描写,写了黄蜂垂死时的哪两个“举动”?
【2】在作者笔下,黄蜂像人一样充满着感情。作者眼中的黄蜂是什么样的呢?请在文中找出至少八个词语。
【3】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4】“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体现了黄蜂对待生命和死亡分别是什么态度?
9、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