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名著中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书中记录了作者通过封锁进入苏区,在当时红区的首都保安采访,去红军前线采访,然后回保安,最终返回白区的全部过程。
C.埃德加·斯诺笔下有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贺龙: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D.同中国充满折中妥协的历史比较,红军战士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红军从整体说来那么无敌,深深地吸引了斯诺。
2、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冷静下来,从容不迫地去面对它。
B.昨日江夏一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兴冲冲跑到银行汇钱,看见银行前一道诈骗横幅后才如梦初醒。
C.各种各样的鲜花开满草坪,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向导是有些乏了,呆呆地望着山坡下的白水,屏息敛声地寂坐着,仿佛是将入定的老僧。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ié) 炽热(chì) 横柯(kē) 殚精竭虑(dàn)
B.国殇(shāng) 俯瞰(kàn) 始龀(chèn) 络驿不绝(yì)
C.鲜腴(yú) 洨河(xiáo) 轩榭(xiè) 杳无消息(yǎo)
D.篡改(chuàn) 汴京(biàn) 沉檀(tán) 振聋发聩(kuì)
4、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
B. 乔布斯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创造了“苹果神话”,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偶像。
C. 酒后驾驶导致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D. 为迎接学校艺术节,建明和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转应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愁绝”为一篇之骨,也是全词之“眼”。细读全词,体会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淮南秋雨夜, 。 ②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翅湿沾微雨, 。 ④ ,草色入帘青。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⑥ ,小桥流水人家。
⑦俱怀逸兴壮思飞, 。 ⑧ ,无案牍之劳形。
⑨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⑩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名著阅读
① A 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② B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以上两段内容均选自________(国籍)的记者___________写的纪实作品《____________》,①段中A处的人物是指___________。②段中B处的人物是指____________。
8、阅读《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一文,回答小题。
①《明史》中记载:一日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家众说纷纭,或曰金榜题名者,或曰功或名就者,或曰富甲天下者,不一而足,却皆未获赞许,唯独大臣万钢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时,朱元璋点头称是,称其见解“甚独”,并说“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②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③敬是会意字,由苟和支两部分组成。苟意为自我告诫、自我反省。支意为敲击。《说文解字》中说:“敬,肃也”,敬字本义为恭敬、端肃。
④畏的甲骨文字形像是鬼以手持杖的样子。《说文解字》说:“畏,恶也,从白,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畏的本义为害怕、畏惧。
⑤敬畏一词最早见于《管子·小匡》:“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自此之后,敬畏便成了一种固定用法,用来指对人和事物心存崇敬尊重。敬畏虽然由敬与畏两种情感组成,却并非二者的简单组合。畏因敬而生,内心敬服,方能有所戒惧,从而约束规范言行。敬中有畏,畏中有敬,二者相融通,方能体现敬畏意识的真谛。
⑥宋人李俊甫所撰《莆阳比事》中记载:北宋林逵居官清白,任职于泉州市舶司时,有人赠其十瓮海蜇。林逵起初以为不过是腌制的海产品,只能当小菜用,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勉强接受。过了一些日子,家人发现十个瓮中竟然全部装着白银。林逵知道后感叹道:“昔人畏四知,予独畏一心”,急忙叫人将白银送还。林逵洞悉送礼者的居心,内省自己的贪心,而幡然醒悟,正是因为其心存敬畏,方能自省自警。
⑦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敬畏意识。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明代张居正曾说:“志成于惧,而荒于怠。”这里的惧并非害怕、戒惧,而是对人生的敬畏。明代吕坤亦有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意思是说,常怀敬畏则不敢放肆妄为,因此能修养德行;若无敬畏则随心所欲,从而招致灾祸及身。
⑧对为官从政者来说,敬畏之心十分重要。明朝清官鲁穆为官正直,被称为“鲁铁面”,初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出巡江北、两淮等地,所到之处,秉公执法,刚正无私。常州有一巨商,犯法当斩,其家人托鲁穆的一个亲戚向他馈金300镒,请求免去其死罪。鲁穆不为所动,斥责说情的亲戚道:“你难道还不了解我吗?如果我真想靠做官发财又何必等到今日呢!”打发走亲戚后,鲁穆按原定刑罚对巨商予以处置。鲁穆所为,是对法律的敬畏,更是对手中权力的敬畏。正因为心存敬畏,因而能公正无私、正道直行。
⑨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只有时刻保持敬畏,方能心不妄动、行不逾矩,让我们用敬畏之琴,弹奏出生命的强音!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改动)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以《明史》中所记载的史料开头,有何妙处?
【3】选文第⑦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选文③④⑤段中引用的典籍内容解释了“敬畏”的含义及来源
C.选文第⑥段《莆阳比事》中记载的故事,论述“敬”与“畏”的关系。
D.选文第⑨段最后一句话运用比喻修辞,发出号召,引起读者的共鸣。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命像东流的春水,一路欢歌,一路奔流。在我们的生命里,有给予力量的父母,有启迪智慧的老师,有温暖相伴的同学,还有引领成长的书籍,鼓舞人生的伟人……他们让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挑战,学会了拼搏和奋斗,学会了珍惜……也因此点亮了我们。
请以“ 点亮了我的青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名和师生姓名;(4)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