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网络效应”“文化品牌”“感悟人生”“自行解散”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相同。
B.“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手。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那是手”。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春望》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春望》借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婆娑(suō) 主宰(zǎi) 潜滋暗长(qiǎn)
B. 虬枝(qiú) 倦怠(dài) 无边无垠(yíng)
C. 锤炼(chuí) 秀颀(qí) 恹恹欲睡(yàn)
D. 毡子(zhān) 倔强(jué) 坦荡如砥(dǐ)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一气呵成。
B. 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汲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C. 温州面临东海,江河纵横,海鲜水产栩栩如生。
D. 近年来,浙江水军名扬天下,孙杨、吴鹏等泳坛名将在国内外赛场上叱咤风云,屡创佳绩。
4、在“爱我山西”语文实践活动中,小琳搜集了一些对联,请你找出山西清代书法家傅山题写的书斋联“竹雨松风琴韵”的下联( )
A. 我怀一片冰心 B. 茶烟梧月书声
C. 诚哉荡涤胸襟 D. 飞鸟闻香化凤
5、请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③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④挑兮达兮,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⑤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小石潭记》中表明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小石潭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小说既有描摹鲜明个人形象的,也多有刻画整个团队的,请从《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团队,仿照示例进行概括和评点。(答题要素:团队组成、相关情节、团队作用)。
示例:《三国演义》中义薄云天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以三人为首的军团东征西讨,不断扩大团队声誉,竖起匡扶汉室的大旗,三顾茅庐又请得孔明出山辅助,联吴抗曹,笼络英才,奠定三国鼎立局势,终在西蜀打下一片江山。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灯
①灯在我国究竟起源何时?历史学家尚难作出确切的回答。因为从考古发掘和传世的殷代、西周乃至春秋时期的遗物中,都没有发现灯、烛的实物。就是早期文字——甲骨文中也没有灯、烛之类的字样。《尔雅·释器》中有“瓦豆谓之灯”。瓦豆是古时候用陶制的一种食器,用以盛肉酱一类物。其形状是:上面有一个圆形浅盘,中间一个细长柄,底下有一个喇叭形的底座。古字“登”即灯。因此,最早的灯恐怕是由瓦豆演变而来的。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灯是战国时期的灯。到战国中晚期,不仅灯的造型已非常优美,而且灯的结构已很完善,制作也很精美,如战国中晚期的银首人俑灯和十五连枝铜灯,可以说是灯中的精品。
②银首人俑灯造型非常优美。在兽纹方形座上站着一个用银做人头的人俑,人俑以黑宝石嵌眼,显得神采奕奕。他张开两臂,右手握住一条螭蛇,蛇的头部上顶,托起高高的灯柱,灯柱顶端是第一盏灯盘,左手上双螭缠绕与两个灯盘相连,三个灯盘在空间位置上错落有致,有很强的艺术性。银首人俑灯的灯杆和灯盘还可拆卸。十五连枝铜灯形体高大,似一株花树。它由大小八节接插而成,高84.5厘米。灯柱的曲枝上有一群攀枝嬉戏的小猴抛食的动作,构成一幅生动的“喂猴图”。无论是人还是猴,造型都非常逼真,栩栩如生。
③西汉是灯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形状的灯,有人俑灯、牛灯、羊尊灯、风灯、朱置灯,并且在制灯工艺上采用错金银、鎏金银等灯饰,使灯的外形十分华丽。西汉对灯的设计十分科学、合理,采用瓦状灯罩调节灯光的亮度和照射角度,并用“烟管”将烛烟导入灯内,使房内保持清洁,如湖南长沙汉墓中出土的牛灯。它的造型作了艺术的夸张,牛的体态肥胖,牛脚短小,牛耳下垂,两角弯向牛背,牛背上有一个洞,洞上置一个带把的圆灯盘,盘上可以放灯罩,灯罩不仅可以挡风,而且可以调节灯光的亮度和照射的角度。灯上有一个穹形的灯盖,上面分出两根“出烟管”进入牛腹中,滤去烟炱,使室内保持清洁。有类似这种结构的灯,还有“长信宫”铜灯、风灯、三足炉灯等。
④三国、两晋,青瓷器开始普遍使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青瓷灯。青瓷灯的形状大多是下面一个圆盘,圆盘中立一灯柱,灯柱上托一灯盘,如南京吴墓中出土的青熊灯。青瓷熊灯高11.5厘米,圆盘中的灯柱塑成着衣的仔熊,两手抱头,蹲在灯盘中,熊的形象极可爱。以后,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真正的瓷灯。瓷灯的装饰很精美,特别是元朝以后,瓷器的装饰受佛教的影响,兴起了莲花纹图案之风,在瓷灯的装饰上广泛采用莲花纹,如三门峡市出土的唐代宝座长颈的瓷灯,造型漂亮,釉色莹明,极其精美。
⑤到了清代,宫灯开始盛行。虽然宫灯早在八世纪就已有流行,但主要作元宵灯节观赏之用。到了清代,宫灯成了居室的陈设,可以美化室内环境。清代的宫灯名目繁多,有鱼灯、落地式宫灯、象牙雕刻壁挂灯……现在,在故宫中,人们还可以见到各种各样悬挂和落地的宫灯。
【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
【2】认真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 灯的特点 |
战国时期 | 造型优美,结构完整,制作精美 |
西汉 | (1) |
三国 两晋 | (2) |
(3) | 出现了真正的瓷灯,装饰精美,造型漂亮,釉色莹明 |
清代 | (4) |
【3】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以下文字是否有必要填加到原文的第③段之后,简述理由。
东汉以后,除了铜灯以外,陶灯也开始出现在东汉墓中。有的陶灯装饰异常华丽,如河南洛阳出土的十三枝陶灯,装饰繁缛华丽。十三枝陶灯高85厘米,分为灯座、灯盘、灯柱三部分。灯座呈喇叭形,上面堆望着人、猴、兔、鹿等动物,灯柱上也用羽人、朱雪、婵、龙等作装饰。
9、9月12日,杭州2022名游泳爱好者以横渡钱塘江的方式,迎接亚运会的到来。横渡钱塘江是杭州水上运动的老牌赛事,每年举行一次,比赛中有强大的救护分队为参赛者保驾护航。初二的游泳爱好者小宁想参加明年的比赛,但明年小宁上初三,妈妈担心会影响学习,更担心小宁的安全。但小宁很想去,你能帮小宁说服妈妈吗?请你以小宁的名义给妈妈写一段话,1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