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川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
B. 在本次比赛中,他声情并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C. 一连下了好多天的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 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2、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聚齐,从被朝廷招安到最终失败,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B.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
C.《傅雷家书》中曾提到:《毛选》中的《矛盾论》《实践论》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使人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D.《名人传》中传主之一米开朗琪罗从小热爱艺术,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类似于古希腊雕塑家。梦想之路很坎坷,但他坚持不懈,克服了重重困难。
3、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负势竞上 ②横柯上蔽
B. ①一百许里 ②猿则百叫无绝
C. ①春冬之时 ②山川之美
D. ①自三峡七百中 ②自非亭午夜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两则消息报道的都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情。
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主体。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记叙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冠一事。
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航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写的是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春光好
欧阳炯①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②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③嫩绿,花偎雪坞④浓香。谁把金丝⑤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①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②万汇:万物。③苔钱:苔点形圆如钱,故称“苔钱”。④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⑤金丝:指柳条。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2】“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这一句颇为后人称道,试做分析。
6、根据提示,在划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①但愿人长久, 。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③ , ,此事古难全。
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⑤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 ; 。
7、《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作者_____自1936年_____月至_____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_____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____和_____ 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蜜蜂
丰子恺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嘚嘚”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嘚嘚”,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嘚嘚”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钻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
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钻,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嘚嘚”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嘚嘚”,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
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对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对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钻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哪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
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加点的“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
【3】细读第⑥段,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文中的燕子,你穿洞时为什么“把翼稍稍敛住”?请结合语境,描述当时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4】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
【5】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9、作文。
请以“答卷”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