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
B. 《答谢中书书》语言精练生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C.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是一篇以老师为写作对象的小说。
D. 新闻,又称消息。狭义的新闻单指消息,广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特写、社论等。
2、下列传统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三章选自《孟子译注》。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宣扬仁政,被称为“至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B.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万事万物皆有阴阳,而出自《愚公移山》“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北面”。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D.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句子的主干是:我感动。)
B.同学们精神饱满地参加这次集体活动。(“精神饱满”主谓词组作状语。)
C.东西 红旗 英雄 保卫 都是名词
D.最后一课 安塞腰鼓 高度评价 都是偏正短语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赞美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
C. 《回忆我的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D.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本文以凝练、深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极具文学价值。
5、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前两联,从神话传说落笔,通过写_______、白云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2】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情感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下面一首诗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相传是李白为了与崔颢的《黄鹤楼》一较高低拟之而作。请你任选其中一联,说说两首诗在景象或情感上的相似之处。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②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③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④,长安⑤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凤凰台: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象征着王朝的兴盛。②吴宫花草:与下一句中的“晋代衣冠”共同指代六朝的繁华。③二水中分: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④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⑤长安:这里指代朝廷和皇帝。
6、根据选文内容依次默写。
蒹葭(节选)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名著《昆虫记》,八(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根据《昆虫记》,填写下面的表格。
昆虫 | 职业 | 特征与习性 | 相关事例 |
螳螂 | 杀手 | 敏捷而残忍 | ① ___________ |
②___ | 提琴家 | 乐观而向上 | 每到宁静的夜晚,便会奉献一场场精彩的演奏会。 |
舍腰蜂 | 泥水匠 | ③___ | 不厌其烦地从事着本职工作:修建住所、储备食物。 |
(2)鲁迅评价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科学巨著《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简述这本书在“有趣、有益”方面的特点。(限60字内)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本文围绕“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文章第②段引用著名学者安子介的话有什么作用?
【3】“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展开合理地想象和联想,说说“泪”这个汉字是如何以形表意的。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此刻你正在面对一场考试。其实,到目前为止,你已面对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考”:有学习上的“考”,比如一道习题、一份试巻;也有生活上的“考”,比如一次争吵、一种困境。别人有意出了道难题,考了你;你无意犯了一个错误,考了别人。有些“考”,考的是知识;有些“考”,考的是品质;有些“考”,考的是感情……
请以“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抄袭,不套作;④文章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等);⑤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