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东方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母亲听着女儿动听的歌声,脸上露出和颜悦色的笑容。

    B.言行给人的影响如蜻蜓点水,行动给人的影响才能入木三分

    C.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D.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所谓的收视率、票房而粗制滥造,甚至不惜歪曲历史。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房四宝,笔居首位。在古人的心目中,笔是具有某种意蕴、值得依恋的伴侣,或者说,笔本身就代表着文明,是文化人及其形象、事业的化身。尖、齐、圆、健为笔之四德,可以用来描述文士心怀:尖,___________;齐,___________;圆,___________;健,___________。

    ①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兼收并融的气度   ③敏锐的文心     ④平易的眼界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甫”是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后指人的表字,亦作“父”。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C.李白、杜甫、白居易被誉为“唐代三大诗人”。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杜甫则直面了唐朝没落,写下了“三吏三别”这样的经典。白居易前期作品有兼济天下之心,后期有独善其身之意。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 4、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dot##之                     忘路远近

    B.见渔人,大惊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不足外人道也                                   武陵人捕鱼

    D.岸势犬牙差互                                   境过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狄宗亨

    【唐】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1)请简析本诗首句的主要作用。

    (2)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中表达了哪些“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课文原句填出正确的句子来。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五柳先生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4)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  潼关怀古》

    (6)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表达热泪纵横之态,孤独寂寞之情的句子是  

    (8)行到水穷处, 。《终南别业》

    (9)人生在世不称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0)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做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经典常谈》入选教材名著导读后,李老师在班级里组织阅读竞赛,下面这几道竞赛题目,请你参与其中,结合作品内容,记录各位同学的发言。

    (1)《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作者___________(人名)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提纲挈领,娓娓道来,令人如闻先生謦颏,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

    (2)阅读这部作品后,我更了解了“四书”的内容。“四书”除了我们学习过的《论语》和《孟子》之外,另外两篇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母亲的三句话

    周华诚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五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作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写的是__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写的是__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3品味语言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

    4读了本文后,请仿照下面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

    “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___________________

    5“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悟吗?请简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的热血铸就了一道道巍峨丰碑,英雄的事迹书写了一篇篇壮美华章;英雄的精神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行的强大力量。

    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撰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①注意演讲稿的特征,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书写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