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承德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便   俨然

    B.不可久   佛印

    C.高可二黍   潭中鱼可百

    D.村中闻此人   为字共三十

  •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

    A.严禁粗制滥造的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B.他年轻时才华横溢,写文章如行云流水,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C.2017年重庆的夏天天气奇热,流金铄石,连空气似乎都窒息了。

    D.这些不起眼的小街小巷往往藏污纳垢,各类闲散人员流窜其间,增加了不少安全隐患。

  • 3、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赋闲        斟酌        潜滋暗涨        旁逸斜出

    B.序幕        挑衅        重峦叠障        因地制宜

    C.雷同        题跋        巧妙绝伦        无动于衷

    D.销毁        凋谢        摩肩接踵        长途拔涉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野草》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叶圣陶,原名叶绍钩,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C.《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农家望晴(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一带,古属秦。②西风雨:刮西风就下雨。

    1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尝闻”二字开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B. “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

    C. “望”字含义深刻,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

    D.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段,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白发老翁如鹤立”这句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2)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操守应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3)为国家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毛泽东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下说法不属于其中内容的一项是( )

    A.文段中,斯诺觉得毛泽东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

    B.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

    C.毛泽东非常自信,毅然应邀到重庆谈判,坦然赴之,从容应对。

    D.毛泽东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

    2以下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著名的法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B.在埃德加斯诺见到毛泽东之前,他刚见到了红军将领徐海东。

    C.为了更方便在西方国家出版,本书曾改换名称为《西行漫记》。

    D.作者不仅记录了第一手资料,还分析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嗬,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本文写“病人”选了电梯中的四件事,请概括四件事的内容,并写出这4件事的共同点。

    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共同点:

    【3】在第一段中作者对“病人”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作用是什么?

    【4】小说的标题是“病人”,从全文看,①到底谁是病人?②得的是什么病?

    【5】小说以“病人”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席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电一次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充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