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B.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2、下列对游记单元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描绘雨季的壶口瀑布,水势浩大,涛声如雷;枯水季的壶口瀑布,景观丰富多样,且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又写了脚下的石。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作者多次提到自已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其目的是提醒读者,如果没有充分准备不要轻易到危险地域旅行。
C.《登勃朗峰》记述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写上山,用散文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写下山,以小说笔法叙述奇人奇事,富有传奇色彩。
D.《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将自己化身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等。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泄气(xiè) 要塞(sài) 翘首(qiào) 殚精竭虑(dān)
B. 轨迹(guǐ) 咆哮(páo) 溃堤(kuì) 悄然不惊(qiāo)
C. 刹那(chà) 娴熟(xián) 澎湃(bài) 屏息敛声(bǐng)
D. 镌刻(juān) 遗嘱(zhǔ) 颁发(bān) 一丝不苟(gǒu)
4、下文选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他”是( )
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领袖,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他平易近人,坦率英勇。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D.贺龙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诗中形象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独与老翁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5)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7)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7、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作答。
他的手摸到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慢慢地掏出手枪。“谁想到你会有今天?”枪口轻蔑地直视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恶狠狠地责骂着自己:“朋友,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
上述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他”是谁?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自杀?
8、阅读《说不尽的萤火虫》,完成各题。
①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经》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枚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
②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③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鱗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④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⑤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⑥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绛。
⑦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
⑧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选自《新华文摘》2014年13期,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萤火虫在文化建设、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B.城市的亮光也是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的原因之一。
C.作者笔下的萤火虫既是文化的,又是科学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
D.本文通过对“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的原因分析,呼吁人们要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制作出的LED覆盖层,会在几年内运用到LED生产中。
C.萤火虫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D.人们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能够较快地培育出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3】第⑥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
9、你做过家务吗?请以“印象最深的两次家务劳动”为题,就你做家务劳动的经历写一篇作文。
提示:(1)要把做家务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么做的。(2)写清楚做家务劳动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题目:印象最深的两次家务劳动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④不能抄袭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