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积累——下面对句中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爷爷在中医诊病方面很有建树,深受街坊们的尊敬。
B. 对极少数政府部门的腐败作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C. 白雪公主慢慢地长大,越来越标致漂亮了。
D. 面对敌人血淋淋的刺刀,刘胡兰从容不迫,视死如归。
2、选出加点实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素湍绿潭 以调素琴
B.沿溯阻绝 绝?多生怪柏
C.清流见底 水清树荣
D.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3、下列对《式微》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章,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刻画了出来。
B.“式微式微,胡不归?”以故意设问的形式,引人注意,启人深思。
C.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
D.《诗经》按所配乐曲性质分成风、雅、颂,《式微》出自《小雅》。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坤士(shēn) 露宿(sù) 风雪载途(zǎi)
B.燥热(zào) 恭敬(gōng) 参与(yǔ) 全神惯注(guàn)
C.漂白(piǎo) 烟蒂(dì) 恪守(kè) 蹑手蹑脚(niè)
D.殆慢(dài) 负荷(hé) 精致(zhì) 纷至沓来(tà)
5、(文化传承)
小江按照不同的写作手法对古诗文进行了整理归类,并做了简要赏析。请你先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再填写(甲)(乙)两处空缺的内容。
写作手法 | 古诗文名句 | 出处 | 鉴赏 |
(甲)_____
| (1)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 李白 《渡荆门送别》 | 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静态景物的变化。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2)__________,(3)__________,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吴均 《与朱元思书》 | 静止的山,有了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 |
多感官摹景 | (4)__________,(5)___________。 | 李贺 《雁门太守行》 | 通过听觉、视觉结合渲染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
(6)__________,(7)___________。 |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 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出了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 |
巧用典故 | (8)__________,(9)___________。 | 杜牧 《赤壁》 | 借赤壁之战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
(10)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李清照 《渔家傲》 | (乙)__________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争渡,争渡,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3)郦道元《三峡》最后的渔人歌谣“_____,_______”,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4)孟子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人和”,但杜牧认为战争中的天时很重要,正如他在《赤壁》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名著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_是_______(国籍)著名记者___________(人名)的不朽经典名著。______________是南京名册上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曾经悬赏______银元以求他的脑袋或是活擒他,________的生命对于南京也有同样的价值。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登上月球种土豆
继2016年美国在NASA空间站中培育出第一株在外太空开放的百日菊之后,中国的土豆和拟南芥两种植物的种子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于2018年登陆月球表面,届时将在月球上开出第一朵土豆花或拟南芥花。
月球上面没有气压,重力只有地球的1/6,它的1天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而接着就是两周的黑夜。那里没有碳,而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元素。寻找在月球上种植植物的方法要,比将人类送上月球更具挑战性。譬如说,月球环境真空,白天温度能达到100多摄氏度,夜晚零下100多摄氏度,加上微重力、太阳辐射强、高能粒子冲击等,给动植物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困难。
根据已知的关于动植物生长的知识,中国科学家创造了一个能在月球上面适应动植物生长,实现生态循环的小空间——“月面微型生态圈”。该项目历时两年多的实验,预计在今年9月完成正式品,将于2018年年底发射。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模拟动植物在地球的生存环境,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高18厘米,直径16厘米,净容积约0.8升,总重量3公斤。罐子虽然不大,内部却大有乾坤,里面零部件达40个,聚集了机械、控制、环境、生物、光学、能源等多学科交叉的研发团队的智慧。这次实验主要目的是想观察植物在月球上的光合作用情况,并为下一步科研活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为了让“罐子”里温度恒定,研究人员给“月面微生态圈”穿上了保温服并安装了根据应用在建筑温控上的优势研制出的新型空调。然后研究人员又利用太阳能电池进行温度控制,保证微型生态圈以及照相机等一些耗电器材的工作。
因为“罐子”里资源有限,动植物占用的空间不能过多,加上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量,昼夜温差大。所选种子必须满足综合体型个子小、耐高温、耐冻、抗辐射和抗干扰等因素。经过上千次的筛选后,最终土豆、拟南芥、蚕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任务榜上的指定名额。除了土豆、拟南芥两种植物的种子和蚕卵,“罐子”里面还放有土壤、养分、空气等动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以及记录动植物生长的微型摄像机和照相机、调节温度的空调、提供能源的电池等。
有了恒温的保障,“罐子”里的温度会保持在-10℃至30℃之间,土豆和拟南芥通过光导管吸收月球表面的自然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生态圈里的“消费者”——蚕卵,然后蚕卵排出二氧化碳和生活垃圾提供给植物种子,循环往复,如此一来,一个小生态圈就初现形态了。预计三个月后,有望在月球顺利开出第一朵花。
从发射准备到飞行登月这之间的两个月里,为了让动植物在指定时空中生长,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相关试验,以保证动植物在旅途中沉睡,到达月球后再被唤醒。据该项目的总指挥谢更新教授介绍,通过“月面微型生态圈”观察低重力、强辐射条件下植物种子的生长全过程,或虫卵孵化、成长发育、破茧成蝶,验证月球环境下种子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
人类对外太空的好奇和探索从未停止,当这两种植物在月球表面开出第一朵花,而土豆就可作为人类太空生存的食物来源,这次实验的价值将更加重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移居月球就不再是梦。
【1】请提取原文中的有关语句,给“月面微型生态圈”下个定义。
【2】动植物在月球上生长将面临哪些挑战?请简要概括。
【3】第⑤段划线句中加点词“又”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4】第②段划线句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分别简析其作用。
9、阅读下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问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頂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可能风雨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