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铁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谷(sǎ)       辈(háng)       (yàng)       (chuàng)

    B.郝(shǒu)意(qè)        渡(qú)        (jǒng)

    C.阴(lí)       盖(fù)          (qìng)       (suǐ)

    D.撺(duó)     杂(rǒng)       (mè)        奋(kāng)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鸟兽、车马无不惟妙惟肖

    B.绚丽神秘的敦煌壁画和彩塑、施工技术巧妙绝伦的赵州桥……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无一不是工匠精神的化身。

    C.学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夯实基础,强化技能,因地制宜,分段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

    D.院子里的各种树木俯仰生姿,别有一番情趣。

  • 3、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 锐不可挡 抑扬顿挫 待人接物

    B.懊丧 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C.凛冽 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粗制滥造

    D.管辖 锲而不舍 振耳欲聋 丰功伟绩

  •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B.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恢宏的艺术宫殿。

    C.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D.上海市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中的“五津”是指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诗人在长安是无法望见“五津”的,诗中却说“风烟望五津”,请谈谈你的理解。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分别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来表现自己安贫乐道、不慕虚荣的磊落胸怀的语句是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  

    (5)贺铸的《青玉案》中写到一川烟草, ,梅子黄时雨。

    (6)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成昊同学在阅读中,特别关注这些领袖们的读书生活,他摘录了下面两段话,请阅读后完成问题。

    (摘抄一)我很小的时候,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十三岁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有一次,我读了一本叫作《 》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激起我想恢复学业的愿望。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使我向往,我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

    (摘抄二)他年轻的时候读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开始对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思考。他还读了梁启超、康有为的著作。有一个时期,陈独秀的《新青年》使他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布哈林的《共产主义入门》使他觉得是“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实际合理形式的社会和政府的一本书。”

    (摘抄一)中画线部分提到的这本书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两份摘抄中提到的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完成下面小题。

    昆明的雨

    汪曾祺

      (1)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2)“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3)我想念昆明的雨。

      (4)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5)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6)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7)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9)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10)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11)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12)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13)我想念昆明的雨。

    1作者笔下昆明的雨有哪些特点?作者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哪些与“昆明的雨”有关的内容?

    2品味语言。

    (1)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结合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从修辞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段和第(12)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4《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读了《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文章,我们肯定有许多的感触,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尽量少引述原文,重点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③围绕自己的“感触”联系生活实际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