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之作,该诗表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怀。
B.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谢中书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苏轼写的一篇描述承天寺月夜美景的散文。
D.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时写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2、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涉猎(shè) 迁徙(xǐ) 油光可鉴(jiàn)
B. 管束(shù) 搓捻(cuō) 震悚(sǒnɡ) 花团锦簇(cù)
C. 黝黑(yǒu) 契约(qì) 睥睨(pì) 仙露琼浆(qiónɡ)
D. 侏儒(rú) 执拗(niù) 炽热(zhì) 诚惶诚恐(huáng)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即使按乐观估计,到2020年如能将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降至60%已经相当不
易。
② 正因如此,除以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外,尤须采用更为直接的方法,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③ 此外,英国当年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我国却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需求压力下,能源消费总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
④ 中国治理雾霾面临的环境空间和选择空间却相当不同。
⑤ 我国最大的困局是很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A. ②④①⑤③ 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⑤①③② D. ④③②①⑤
4、下列各组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酸,属于近体诗范畴。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B.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等;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
C.《藤野先生》是一篇传记文章,它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突出地记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D.“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此句子的主干是:拱桥是创造。
5、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请你从颔联和颈联两联诗句中任选一联,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6、诗词默写。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古诗常以水波寄情。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写出临别时水之依依不舍;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道出登楼时烟波里无尽的乡愁。
(4)《雁门太守行》中运用鲜明色彩描绘惨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无奈和欣慰交织,蕴含着一种豁达的生活哲理。
7、填空:《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_。
8、 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你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
【2】甲、乙两段景物描写的内容各是什么?
【3】甲、乙两段都写了船速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一处是侧面描写?请找出有关语句并抄写下来。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4】这两段景物描写都调动了人体的感觉器官,请分别找出来,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好处:
9、“情触大地,师法自然”的项目化学习旅程已接近尾声。活动中,我们欣赏了自然的美好、博大,感受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学习,体悟了人类和自然的精神交融,现在你已进入“书写自然”环节。请自拟题目,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可以讲述你的经历,抒发你的感想,也可以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⑵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