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yá)。(《岳阳楼记》范仲淹)
B. 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C. 余强(qiáng)饮三大白而别(bié)。(《湖心亭看雪》张岱)
D. 低绮(qǐ)户,照无眠(mián)。(《水调歌头》苏轼)
2、下列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如李白的《行路难》;近体诗则非常讲究格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新诗则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多是自由诗,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B.古代住宅旁边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崇祯五年”中的“崇祯”是年号;“欧阳文忠公”中的“文忠”是谥号;“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也可说明、抒情、议论。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周亚夫军细柳》均出自这部史书。
D.“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这个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在中国,“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这些家喻户晓的形象已成为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近日,中国美术馆展出以牛的形象为主体的精品力作。这批作品,既展现艺术家精神,又彰显时代风范。其中,李可染的中国画《树水牛》墨色淋漓,意境深远,最受观众喜爱。近600余件作品激扬向上,充满生气,无不体现艺术家们的匠心独运。
A.“这些”是代词,“深厚”是形容词,“墨色淋漓”“意境深远”都是主谓短语。
B.“近日,中国美术馆展出以牛的形象为主体的精品力作。”此句中,“形象”做主语。
C.“这批作品,既展现艺术家精神,又彰显时代风范。”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无不”删掉。
4、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横线,正确的是哪一组( )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用三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妙论散文、小说和诗歌的不同特点。他说:“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从大地上被弹射到月亮上,那就是诗歌。”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散文的特点是 、小说的特点是 、诗歌的特点是 。
A.语言优美 意境深邃 想象丰富
B.意境深邃 矛盾集中 形式自由
C.形式自由 思想深刻 语言优美
D.形式自由 情节曲折 想象丰富
5、比较阅读《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处处志之 志:做记号
B.男有分,女有归 归:归宿
C.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D.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2】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足为外人道也 天下为公
B.遂与外人间隔 选贤与能
C.大道之行也 忘路之远近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不独子其子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是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憧憬。
B.乙文中“天下为公”是说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人共有的。
C.甲文中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中的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是不想让外人打扰自己的生活。
D.甲文中渔人本已处处志之,标记又全部消失,说明桃花源中的人暗地里破坏了渔人所做的标记。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甲词中,词人在上阕问天“①________”,流露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在下阕问月“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出对月②________的情感。两首诗都从不同的感官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两位作者对月怀人时的无限惆怅。甲词“高处不胜寒”为③________,“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为视觉。乙诗首联“路断行人”“戍鼓雁声”为视觉、④________。
【2】这两首诗词都写到对弟弟的思念,都有对月抒情,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同情感?
7、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试根据下列材料,用成语或短语形式概括“自强不息”的文化内涵。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乾卦》)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③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④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33章)
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2)班级举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会,请从备选的杰出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撰写人物故事推荐语。
备选人物:欧阳修、宋濂、孟子、时代楷模张桂梅、钟南山
示例:范仲淹——幼时丧父,断齑画粥,发奋苦读,立功立言,先忧后乐之风青史永流传。
(3)班级准备组织一次以“自强不息”为话题的演讲活动,请帮班委会提供三个演讲主题。
8、默写填空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3)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________________,流水桥旁。(秦观《行香子》)
(7)当我们在筑梦路上遇到挫折,一定不要放弃,要坚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教育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力培养祖国下一代,可谓②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嫦娥五号是如何完美落月的
①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主动减速、快速调整、迅速接近、精准选点、稳步着陆……整个落月过程,嫦娥五号自主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精细的动作,犹如一位在月球凌空漫步的袅袅仙子。嫦娥五号是如何实现完美着陆的呢?
②为了实现“选址正确,落点准确”,嫦娥五号采用了“粗精接力避障”的方式。通过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的指挥,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先是大推力反向制动快速减速,然后快速调整姿态并对预定落区地形进行拍照识别,避开大的障碍,实现“粗避障”。然后组合体在飞到距离月面100米时悬停,并再次对选定区域进行精确拍照,实现“精避障”。之后再斜向下飘向选定的着陆点,在移动到着陆点正上方之后开始竖直下降,到距离月面较近时关闭发动机,然后利用着陆腿的缓冲实现软着陆。
③落月的关键在于平稳。与嫦娥三号的着陆缓冲设计方案相比,嫦娥五号任务的着陆缓冲能力要求提高了30%,但机构重量指标却减少了5%,这为研制团队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如何做到探测器不翻倒、不陷落,是落月的技术难题之一。为此科研人员设计了着陆缓冲系统——四条缓冲、支撑一体化的“腿”来吸收着陆的冲击载荷,确保稳定着陆。这套缓冲系统保证了四条“腿”收拢简单、展开可靠,解决了着陆缓冲、着陆稳定性等多方面的问题,确保了嫦娥五号稳定可靠地完成与月球的“亲密拥抱”。
④在降落的过程中,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距离月面较近时,主发动机会激起月尘,容易触发月尘污染星敏感器,从而影响上升器后续的月面起飞。为了不让月尘“迷了上升器的漂亮眼睛”,科研人员特别设计了一个保护罩,当探测器距离月面一定的高度时把星敏感器的镜头盖起来,待落月之后月尘散去,再通知星敏感器把保护罩打开。这一睁一闭之间,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已经顺利着陆在月亮之上。这一过程被科研人员亲切地称为“天黑请闭眼”。
⑤落月过程中的所有的讯息,都需通过着陆上升组合体的定向天线——把探测器上的数据传输到地面的发射转换装置来传送遥测数据。定向天线包含了反射面天线辐射器、双轴驱动机构。双轴驱动机构就像人的肩关节、肘关节,驱动反射天线辐射器灵活地转动,确保定向天线始终对准地面。为了使整器减重,此款反射面天线的极致轻量化设计相比同类天线减重40%以上,既轻便又可靠。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嫦娥五号是如何实现完美着陆的。
【2】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使用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双轴驱动机构就像人的肩关节、肘关节,驱动反射天线辐射器灵活地转动,确保定向天线始终对准地面。
【3】下列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阐述嫦娥五号如何实现完美着陆。
B.文章的第①段,把嫦娥五号自主完成了复杂精细的动作比作一位在月球凌空漫步的袅袅仙子,主要是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表现太空的美妙神奇。
C.第③段中划线句“如何做到探测器不翻倒、不陷落,是落月的技术难题之一”的“之一”,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本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材料二:
某市中小学劳动课程内容调查表
课程内容 | 市区 | 郊区 | 合计 | |||
开展的学校数 | 占比 | 开展的学校数 | 占比 | 开展的学校数 | 占比 | |
家政 | 4 | 28.6 | 2 | 13.3 | 6 | 20.7 |
烹饪 | 1 | 7.1 | 4 | 26.7 | 5 | 17.2 |
手工 | 13 | 92.9 | 14 | 93.3 | 27 | 93.1 |
园艺 | 1 | 7.1 | 5 | 33.3 | 6 | 20.7 |
非物质文体遗产 | 5 | 35.7 | 3 | 20.0 | 8 | 27.6 |
其他 | 3 | 21.4 | 0 | 0 | 3 | 10.3 |
材料三:
各级各类中小学要充分理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深刻内涵,改变中小学重学习轻劳动的教育思维,跳出围绕“分数”做文章、围绕“升学”下功夫的怪圈,并建立完善学生的劳动评价制度,将学生的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其本人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中小学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正常教学之中,并注重创新劳动内容和劳动方式,如针对现代生活实际,把一些电器、机械的安全操作方法作为劳动教育内容,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生产企业参观实践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摘自«不可忽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各地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既有成效也存在不足。
B.调查表明:某市市区和郊区的劳动教育内容都是由家政、烹饪等组成,没有差异。
C.从材料二可看出,某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均以手工为主,比较单一。
D.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践,学习电器、机械的安全操作方法,也是劳动教育。
【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
【3】各级各类中小学应如何加强劳动教育?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记忆=脑功能?
游识猷
①大脑的巅峰时刻,应在何时?
②人们总以为自己大脑的巅峰,是在自己记忆力最强的时刻——比如十几二十岁时。我们那时上知古文下背单词,能在一周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学完一学期的课程,还能拿到及格……然而,十几二十岁,也是我们不忍回顾的“黑历史”最多的日子——说真的,如果我们的大脑那时候最棒,为什么它把我们一次次领到沟里去呢?
③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大脑健康中心”的主任,桑德拉·邦德·查普曼就认为,记忆力远不能代表大脑功能。用记忆力来衡量大脑功能,就像用外表来挑选终身伴侣——外表美丑很容易被注意到,记忆力好坏也很容易分辨;外表好当然是优势,记忆力好也能带来许多便利;然而,外表不是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项,而记忆力,也不是大脑最强的能力。
④深思熟虑才是。负责深思熟虑的,是大脑最靠近前额的部分——额叶。科学家们曾以为额叶是大脑最不重要的部分,毕竟因手术或外伤失去额叶的人也能存活,而额叶不成熟的人看上去活得还挺好——就像使十几二十岁的我们。在涉及幸福生活时,额叶远比记忆力更重要。记不住清朝皇帝顺序不是大事,总是忘记待办事项稍有点麻烦,然而,只要额叶运作正常,你就能评估出“该使用辅助记忆的工具了”,然后做出“用本子或软件提醒自己”的明智抉择。
⑤如此重要的额叶,却是大脑中成熟得最晚、衰退得最早的部分。许多人的额叶功能差不多二十来岁才发育成熟,四十岁就开始走下坡路……除非,我们努力锻炼额叶。额叶功能就像骨密度,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骨质可以储备,认知功能也可以储备。在《你的大脑,你的生产力》一书中,查普曼提出,额叶功能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衡量:一使策略性注意力,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专注力。在信息超载的重压下,额叶需要判断哪些信息可以置之不理,哪些值得关注,并迅速调动大脑集中于重点信息。二是综合推理能力。额叶能从繁杂信息中提炼出要点、解决方向,并不断观测应用效果,及时进行修正和反思。三是创新力。运作良好的额叶不会因循守旧,而是会跳脱出固有的观念和做事方式,用不同视角理解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这三种能力,都能通过持续锻炼来获得提升。
⑥现在的研究显示,只要没有罹患大脑疾病,大脑的绝大部分神经元都能健健康康地陪伴你一生,还会因为不断锻炼而愈发高效。比如综合推理能力,就在许多人60岁后才达到高峰期。
⑦大脑的巅峰时刻,不在过去,也非现在,而是将来——但是你得精心照料你的额叶。
(本文摘自《新华日报》2016年7月14日,略有删改)
【1】文中说“记忆力远不能代表大脑功能”,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即使一周内能记住一学期的课程,也不代表大脑的功能很强。
B. 年轻的时候记忆力非常好,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常常犯错。
C. 记忆力的好坏使人容易分辨大脑功能的强弱。
D. 用记忆力来衡量大脑功能,虽然易于判断但无法看清大脑能力的实质。
【2】关于文中对“额叶”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使
A. 额叶负责深思熟虑,能决定大脑最强的能力。
B. 即使失去额叶,人也会生活得很幸福,不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C. 即使记忆力衰退,额叶功能仍然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评估和明智抉择。
D. 额叶成熟得晚却衰退得早,因此需要精心地照料。
【3】关于文中所说“额叶功能可以通过锻炼来提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常对海量信息筛选判断并调动大脑集中于重点信息,可以锻炼专注力。
B. 经常从繁杂信息中提炼要点,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可以锻炼分析综合能力。
C. 经常观察解决问题的效果,并及时修正反思,可以锻炼推理能力。
D.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刻意寻找和别人不同的方案可,可以锻炼创新能力。
12、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以“带着________,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自信,我们积极进取、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坚定了意志和信念,充满了向往与追求……在这个年龄,我们正精彩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我正十五岁”(或十四岁、十六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一,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理想、自信、感动、挫折、伤痛、遗憾、微笑、泪水等);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