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是( )
A. 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B.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C.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D. 走到差不多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2、一班同学探究了“家”“国”两字的字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家,居住的地方。字形采用“宀”作形旁,采用省略了“叚”的“猳”作声旁。 |
|
国,诸候受封之地。字形采用“囗”“或”会意。 |
图一 |
| 图二 |
A.“家”和“国”都是会意字。
B.由图一中“家”的字形可知,“家”属于半包围结构。
C.在古代汉语中,“国”既指国家,也可指国都、京城,而现代汉语中则无“国都、京城”这一义项。
D.图二中有一个错别字,“候”应为“侯”。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要塞sài 绯红fēi 畸形qī 一刹那chà
B. 凌空lín 翘首qiào 悄然qiǎo 锐不可当dāng
C. 桅杆wéi 诘责jí 紧绷bēng 镌刻juàn
D. 教诲huì 着陆zhuó 挟着xié 白手起家bái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豪放 奇伟磅礴 夜深星斓 张灯结彩
B.草木盟发 周而复始 风雪载途 消声匿迹
C.冰雪融化 大彻大悟 惊心动魄 装模作样
D.人情事故 草长莺飞 元气淋漓 衰草连天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望中所见,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感情。
C.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D.这首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诗歌尾联写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6、名句填写。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4)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庄子》二则)
(5)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到你家借宿来了,小弟弟,行吗?”他小声地问。“当然行,那还用说!”保尔友好地回答。“你就从窗口爬进来吧。”他粗壮的身体从窗口挤了进来。
他随手关好窗户,但是没有立刻离开那里。他站在窗旁,倾听着窗外有没有动静。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照亮了大路。他仔细观察了路上的情形,然后才转过身来,对保尔说:“咱们会把你母亲吵醒吗?她大概睡了吧?”保尔告诉他,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他这才放心。
【1】上面所选文字出自苏联作家______写的小说《______》,选文中加着重号的“他”是指______。
【2】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上面所选的文字,简述保尔的性格特点。
8、林冲见差拨
①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②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③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④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⑤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⑥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公园的牡丹盛开了,慕名而来的市民们面面相觑,欣赏着这首次亮相州城的胜景。
B.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盗窃犯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却在案发后8小时落网。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得益彰。
D.一些国外媒体诋毁我国在抗击新型肺炎中所作的努力,恶意抹黑中国的行径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2】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被高太尉陷害,所以林冲得到了牢营中“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B.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更重要的是林冲没有钱物相送。
C.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D.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真实情况。
【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城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C.“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一细节描写,写出了林冲这一人物委曲求全的隐忍性格。
D.本文运用古白话,语言含蓄凝练,富有表现力。在刻画差拨形象方面也极富讽刺意味,运用了多种手法刻画了一个令人生厌的形象。
【4】结合差拨对林冲的前后态度变化等分析差拨人物形象。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唐太宗曾说过,“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以上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这段话启示我们,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