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滁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形容不值得作为准则。这个成语是

    A. 不值一提 B. 不足为凭 C. 不足为训 D. 不以为忤

  • 2、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用亡郑以陪邻 B.不阙秦,将取之

    C.不入虎穴,得虎子 D.朝济而夕设版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充分实现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价值,我们就应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永远与人民在一起,永远拥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B. 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C. 神仙鬼怪当然是不经之谈,但从中可见诗之在唐,词之在宋也十分普及。

    D. 2019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难以望其项背

  •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希望贵公司提供更高效的在线办公软件,特来电垂询。

    B.今日高朋在座,满室生辉,感谢各位光临家父寿筵!

    C.拜读完大作,深感佩服,斗胆稍作斧正,请多包涵!

    D.今日叨扰老师多,请您留步,足下改日再来求教。

  • 5、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焉  盘盘,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

    B.而  骊山北构西折  气候不齐

    C.夫  独之心日益骄固  嗟,使六国各爱其人

    D.于  多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316日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谆谆嘱托,激励着广大青年勇挑重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园子村包村扶贫干部肖华龙一直关注着疫情防控的动态。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同龄人的感人事迹,也激励着这位大学毕业后便投身脱贫攻坚的年轻人。谈起工作,肖华龙充满干劲,“现在的工作重心是帮助村民巩固脱贫成效,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能落后!”

    23岁的黄子高去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西藏拉萨中学支教。自学校线上教学开展以来,黄子高每天都要花费数小时进行备课,力争为雪域高原的孩子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虽不能去前线抗疫,但我可以在教书育人中贡献力量。我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奋战在抗疫一线和各条战线的青年一起,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他说。

    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战“疫”一线前辈们的故事,已经成为这段日子里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赵虹乔的习惯。“他们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己任,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是我学习的楷模。”赵虹乔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过硬本领,时刻准备着,将青春的光彩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摘编自《彰显蓬勃力量交出合格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激励广大青年勇挑重担,继续奋斗》)

    材料二:

    “撒娇”“卖萌”“宝宝”“小确幸”……类似这些词语是部分90后、00后身上的标签,很多人也在担心这些年轻人能否扛起未来的重担。就在今天这场看不到敌人、看不到硝烟,但却要直面生死的战场之上,这些青年人展现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围绕“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青年是爱国担当的生力军”“让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等话题,冯秀军为观众们讲述了战“疫”里的最美青春。

    课堂上,一幅幅战“疫”图片和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展现出当下青年人的青春“蝶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一代代青年的爱国奋斗历程。冯秀军强调,“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承之中,青年,就是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父辈终会老去,青年必须接过前人肩头的担子和责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也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每一代青年担当责任的样子,成就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当下和未来。”

    (摘编自2020310日人民网报道《全国大学生同时在线!现象级“思政大课”云端开讲》)

    材料三:

    正如当时的万千学子一样,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少年蔡其矫并未执着于个体的特质,即便步入上海暨南大学深造,也未流连于十里洋场、花前月下,而是以救亡图存、共赴国难为己任。卢沟桥的枪声响起后,父亲蔡钟泗带着全家避居印尼。可是,蔡其矫不甘偷安异域,1938年春节,他不顾父亲反对,假到昆明西南联大深造之名,毅然乘船回国。他在新加坡中转时,经人买到英文版的《西行漫记》,并一路翻阅,及至仰光,革命浪漫主义的热情已延烧整个胸腔。此时,曾相约回国救亡的同学王孙静,同样苦于家长阻挠不能离家。见到蔡其矫后,王孙静便把行李放在蔡其矫箱中,以送其上船为由,与家人不辞而别。 他们都是华侨子弟,他们都为国难慷慨赴死,他们的目的地,都是延安。

    (摘编自20181225日《福建日报》文章《春天永不归去,海浪从未止息——诗人蔡其矫百年诞辰回望》)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一线疫情防控最为重要,脱贫攻坚则是次要任务。

    B.此次疫情,对西藏学校的教学有一定影响,但可以克服。

    C.90后、00后青年,以各自不同的行动表明他们并不脆弱。

    D.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热血青年定能勇挑重担,担当责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的广大青年勇挑重担,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B.在当今中国,青年一代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

    C.由于满怀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广大华侨子弟在祖国生死存亡之际,千方百计回国,慷慨赴死。

    D.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有许多中国青年为了国家民族而奋斗,他们都是可敬的。

    3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要把祖国的希望变为现实,青年人应该怎样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疑问语气指出了秦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文化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释)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2诗人是用那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请就其中的两点进行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论曰:崔瑗之称平子曰“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斯致可得而言欤?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故知思引渊微,人之上术。记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量斯思也,岂夫艺而已哉?何德之损乎!

    (选自《后汉书·张衡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

    B.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

    C.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

    D.推其围范两仪/天地无所蕴其灵/运情机物有生/不能参其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学:古代设立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对于太学的称谓各有不同,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

    B.六艺:在本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与《师说》中谈及的“六艺”所指代的内容并非一样。

    C.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和公府、州郡征召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通晓“五经”“六艺”,虽然才情高雅,却不恃才傲物,为人平和从容,不喜结交世俗之人。

    B.张衡在顺帝初年两次升迁后做了太史令。张衡不趋附于当时的达官显贵之人,所担任的职务,多年得不到升迁。

    C.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制作精良,通过内部的机关的巧妙设置,可以在地震时,探知地震的方向。对陇西地震的准确测量让人们叹服于地动仪的精妙。

    D.张衡在政治上很有才干,《思玄赋》一文足以展现他的心思细密,而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则表现出了他的政治智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不少于700字。

    受新冠疫情影响,三个多月来我们不得不居家学习生活。疫情可以阻拦我们的脚步,却阻隔不了我们的心灵,请以“居家寻   (如:乐/友/爱/梦/诗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并将题目完整地抄写在答题纸上。②可以写实,也可以想象。③事件过程要有一定的波折或冲突。④能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体现人物主要的品质追求等。 ⑤作文中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