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躲避) 夫子怃然(失望的样子)
晨门曰:“奚自”(哪里)
B.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也(实践)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献出)
古之学者为己(有学识的人)
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然而) 素以为绚兮(绚丽的图画)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父母)
D.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介于百姓与大夫之间的阶层)
不夺不餍(满足)
2、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县。
B. 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C.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D. 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流之远者 信者效其忠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C.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则智者尽其谋
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4、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 )
泸州油纸伞作为一项民间工艺,_________太追求时尚,_________失去了油纸伞本身的文化韵味,_________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元素,_________会拥有更多的消费者,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A.因为 所以 即便 也 B.如果 那么 即使 也
C.如果 就 只有 才 D.因为 所以 不但 而且
5、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君王。
B.“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中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C.“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D.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走出以后
孙犁
南都村虽然说不上什么山光湖色,有出奇的风景可看,却是大平原田园本色。围村一条堤,堤外接连不断已经收割起庄稼的田亩,杨柳树也很多。村西有一条大河绕过,隔河望去,又是一围村庄,一片田亩围坑麻地,倘在夏秋两季也一定有些风光景致。
正是冬天,快要过旧历年了,我在这村子住下。房东老伴两个,待我很好。
房东只有个女儿,今年十八岁。从小娇惯,抗战以来,更当男孩子看待,说一不二。我们不久就熟起来。她交游很广,认识许多女孩子,不但本村,外村也有许多姐妹。同时,她的好处也很多。为人慷慨,对抗日工作热心,敢出头,所以也着实令人赞佩。
不久,她一定要去升学。我写了一封信,介绍她到抗属中学附设的卫生训练班去试试,却录取了。回来,和她母亲说了没三句话,就跑到街上去,找她的伙伴们去了。到夜晚回来,带来一个同她年岁差不多,比起她那细长个子,算个中等身材,比起她那尖长脸,算是圆脸,细眉大眼的女孩子来。说是她一个干妹妹,也要去升学,叫我写介绍信。
那个新来的叫王振中,自己说十七岁,家里愿意叫她出去。这个女孩子说话声音低,但听来很清楚响亮,老是微笑着,还有些害羞。说话和房东姑娘不同,很少流行的新名词,但是道理说的也很明白,叫人相信;只是在说话中间,有时神气一萎,那由勇气和热情激起的脸上的红光便晦暗下来,透出一股阴暗;两个眉尖的外梢,也不断簌簌跳跃,眼睛对人有无限的信赖。她把要说的说完,就要走;我也随便答应,明天再说,可以写个信会考考。
女房东是没事,也要一天找我谈上一个甚至两个钟头的。这回,王振中走了,她就过来,和我讲说了王振中的家:王振中是这村北头赶大车王六儿的女孩子,也是独生女,家里虽然穷,但也因为这孩子从小就仁义懂事,爹娘也娇养惯了的。前几年王六儿死在保定城了,她是从小许给本村在北平开店发家的黄清晨的儿子了,但那婆家并不叫这女孩子应心满意,公公在村里名声最不好,没人愿意招惹,有名的顽固分子。
她说起话来就要离开这个家。
果然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王振中就来了。换了一身黑棉袄棉裤,袄很长大可体,裤脚很瘦,头发修剪的更短了,脖里围一条新毛巾,按着冀中区流行的青年妇女打扮起来,挟了一个包裹。我说:
“信可以写,上学是好事,可是你和你婆家说好了没有?”
她红着脸说:
“这是我情甘乐意,谁也管不了我。我和他们讲好了。你看我才从婆家出来,这鞋还是在那里拿的呢。”
我终于写了封简单的信,叫她去试试。临走,我说用不着带包裹,这是去考啊,不一定能录取。但她没答话,便催着房东的女儿走了,从门前堤上跳过去,走的非常快。
这样,我在南郝村过了旧年。正月间,冀中各地非常热闹,抗属中学驻的村子里,有五千个中学生参加大检阅。早晨,在会场上,我看见王振中穿了黑色棉军装,外罩一件长大的棉背心,背包、挂包、小碗、防毒口罩,一色齐全,和那些小同学一样站在队里。她的脸更红、更圆,已经洗去了那层愁闷的阴暗;两个眉梢也不再那样神经质的跳动,两片嘴唇却微微张开,露着雪白的牙齿,睁着大眼望着台上讲话的程子华同志的脸,那信赖更深了。
那个村庄,正在滹沱河和沙河之间。村边便是一片沙滩,上面一排高大的白杨树,一天早晨我正在杨树林里和一个老乡谈这一带的白菜和红薯的产量,王振中穿了护士的白布罩单和翻卷的白布单帽走过,手里还托了一个药瓶。看见我,大远跑来,敬了礼,问过我怎样到这里来,我的女房东身体好不好,小羊羔长大了没有,才微笑着听我对她的问话:
“听说你婆家从北平把你……叫回来,像有什么打算,来找过你吗?”
“找过。”她又红了脸,但随着就平静流利地谈下去,“他们一家人全来了,男兵女将,直找到队长跟前去,要我回去。起先队长还要我回去看看,等我把事情说明白,说回去了就不会再有王振中了,队长才说你自己解决吧。可不是我自己解决,我已经向县政府告了状,解除婚约。这就一干二净,再说我也还不到结婚年龄……”
临走时,她说今天是看护实习,刚给一个伤员上了药。我问她那是什么药,她用德文告诉我那药的名字。
(选自《中国现代名家名著珍藏本·诗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对田园风光的描写,交代故事环境,烘托美好的风土人情,体现孙犁小说富有诗情画意的一贯特点。
B.前文从房东女儿写起,引出小说主人公,通过比较映衬使主人公形象更为丰满,引导读者加深了对主人公的了解。
C.“脸上的红光便晦暗下”的神情,暗示王振中因包办婚姻带来的不快,“眉尖的外梢,也不断簌簌跳跃”体现了对他人的信赖。
D.“我”既是王振中离开家庭参加抗日工作的促成者,又是她成长过程的见证人,这样安排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2】请简要分析王振中的形象特点。
【3】小说以“走出以后”为题,反映了抗战期间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曰:_________。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2)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__________,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3)众里寻他千百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青玉案﹒元夕》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国殇》塑造了为国捐躯的烈士形象。将士们远赴战场。视死如妇,“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精神至今激励着后人。
②在防控新冠疫情这场“人民战争”中,有后方工作者严防死守,毫不懈息;更有最美逆行者一线救援.拼死作战,正如《出师表》所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虞美人》中,李煜把满腹愁思化作滔滔东流的春水,“_______?_____”,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愁”的绵长深远;《苏幕遮·碧云天》中,范仲淹把缠绵的离愁化作无边无际的小草“______,________ ”。 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愁”的连绵不断。
④《泊秦淮》是首即景感怀之作。“_____, ______” 看似在斥责商女无知,实际上作者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身负天下安危却沉溺于声色的豪绅权贵。
⑤“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引人思考。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如春雨一般“_____,______”,更合青少年成长的精神需求。
9、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虞美人》中表达出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点明诗的主旨是追忆往昔,曲折表达诗人对往事不可追的惆怅苦痛。
(3)《琵琶行》中千古名句_______ ,_______表达了白居易与琵琶女同样命运的感伤,也引发了后人的共鸣。
(4)《琵琶行》中在琵琶声渐近无声时,描写突然发出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
(5)《蜀道难》中表现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 。
(6)《离骚》中以荷花制成华美服饰象征自己美好德行的句子_________ ,_______。
(7)《氓》中描写女子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开篇以夸张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
(3)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日子已经结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抚今追昔的感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邦彦的《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画面简约精巧,惟妙惟肖的刻画凸显了荷在水面上错落有致、亭亭玉立的神态。
(2)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腻描摹出十五之夜、明月映照下桂树影子的可爱姿态。
(3)《韩非子·有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依法治国的作用,认为“奉法”强弱是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气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清明二绝(其二)
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注)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注)了:了结,度过。
A.这首诗中的“百媚生”,语取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以人拟物,更见出杨柳春意。
B.与墙外市井之声的喧闹相反,诗人却自称“病夫”,而且拘谨端坐,拘谨压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尤其一“了”字,更是透出了诗人不甘的心情。
C.这首诗风格自然,运用对比手法,全诗感情凄苦,令人怆然。
D.这首诗从“小”处着笔,写“我”所见所闻所感,体现了一种不同流俗的有道者的精神。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下列对《史记》和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B.匈奴,汉朝时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强大威胁。后为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封狼居胥,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
C.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不容奸诈的守则。
D.持节,节即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唐回答文帝疑问,直言冒犯龙颜。文帝向他询问李齐的情况,他认为李齐不如廉颇和李牧,直言文帝即使得到像廉、李一样的大将,也不能重用,文帝大怒。
B.冯唐谈论将帅,借古制劝谏君王。他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国内大事由帝王决断,因功封爵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归来再奏报朝廷。
C.冯唐性格耿直,论魏尚出于公义。魏尚厚待军吏,威慑东胡,因报功有误被削去爵位;他直言文帝法律严苛,赏轻罚重,文帝采纳了他的劝谏,赦免魏尚。
D.冯唐被推举为官,却年事已高。汉景帝即位,任命他为楚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召贤良之士,大家举荐他,但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2)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15、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人说“能得是一种能力,善舍是一种智慧”……
对于舍与得,你怎么看?根据你的想法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