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鲁迅先生的文章爱憎分明,对反动势力深恶痛绝;寓意深刻,讳莫如深。而有些壁上观式的议论,虽也不乏针砭,但因没有切肤之痛,不是发自内心,故而徒有其表,或者是为自己粉饰一个公正的门面,或者成为千篇一律的口头禅,对反动派既无同仇敌忾之愤,又不能收到警诫世人之效。

    A.深恶痛绝

    B.讳莫如深

    C.千篇一律

    D.同仇敌忾

  • 2、按要求选择。

    同等质量下,不同的人工增甜剂的混合物和单一的人工增甜剂的增甜强度一样。当用来使食物变甜时,增甜剂的混合物降低了消费者摄入过量的单一增甜剂的可能性。因此,应该使用混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人工增甜剂,因为混合物更健康,而且有同样的效果。

    如果上述论证成立,必须以下列(   )项假设为前提。

    A. 当混合物中的不同人工增甜剂一起被消化时,不会产生交叉作用以至于对健康有害。

    B. 不同的人工增甜剂一起用于食物,不会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给食物带来更好的味道。

    C. 任何人工增甜剂所给定的日摄入量都是保守数字,即使超过这一数字也不会有危险。

    D. 饮食中用人工增甜剂代替食糖的消费者通常会记录他们每日对不同增甜剂的摄入量。

    E. 过量摄入任何单一的人工增甜剂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不能通过以后减少摄入量来消除。

  • 3、下列句中“易”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 D.行法令,明白易知

  • 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于其身也,则师焉 ②鱼虾而友麋鹿 ③吾得事之④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⑤而后乃今将图 ⑥宦官惧其毁己,皆共之 ⑦俊采驰 ⑧越国以鄙 ⑨驼种树 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A.③④⑤/①②⑦/⑥⑩/⑧

    B.③⑤⑦⑧/①⑩②④/⑥

    C.③⑦/④⑤⑥/①②⑨/⑧⑩

    D.③⑩④/⑤⑥⑦/①②/⑧

  •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泉纯一郎在日本援助非洲会议上唾沫四溅地替参拜清国神社辩解,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个人便拼命地鼓掌,与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却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B.在改革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中年人相遇相识在深圳;十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

    C.王局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暴露而被停职,连连的打击让他如遭六月飞霜一般,但并没有引起他真正的反省。

    D.午时将近,文殊院中僧人们在经历了一上午的劳作和念经参禅后,相继进入饭堂食用一天中的第二顿斋饭,这种钟鸣鼎食的生活使他们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

    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卖些油盐酱醋,同时兼管每天牛奶的发送。

    母亲那一阵子大病初愈,我给她订了一袋牛奶。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其中一位很年轻,刚来不久。她面容清秀,长得纤弱,快言快语。熟了之后,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了。

    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她又听说我爱看书,还写点儿东西在报刊上发表,就对我另眼相看。

    那时候,买麻酱要证,买香油要票,带鱼则只有过春节才有。打香油的时候,都得用一个老式的长把儿小吊勺作为量器,盛满之后,通过漏斗倒进瓶里,手稍微抖喽一下,就会使盛进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每次我去买带鱼,她 会把早挑好的宽一些的带鱼,从台子底下拿给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

    除了书和杂志,我无以相报。好在她爱看书,我就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她曾经悄悄地对我说她不喜欢待在这么个小铺里卖一辈子香油、麻酱和带鱼,告诉我想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

    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她参加了高考,没考上。第二年又去高考,结果差的分比前一年还多。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

    我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和她见面少了,几乎断了音信。六年过后,正是文学复兴的时期,我家有很多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当当,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正好。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我这才注意,她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我把杂志给了她,说:家里还有好多,你这样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会儿我给你送来!她一摆手说:那哪儿行啊!那显得我的心多不诚呀!便跟着我回家抱回好多本杂志,我只好帮她提 着一大摞,护送她回到副食店,对她说:这么沉,你怎么拿回家?她说:一会儿打电话,让孩子他爸来帮我扛回家。这可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宝贝呀!说完,她咯咯又笑了起来。

    那天告别时,她挺着大肚子,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扬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

    晶光闪烁。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陶然亭南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我是专门等您的,我在会议名单上看到您的名字,就一直等着这一天呢!我和您有三十多年没有见了。今晚,我得请您吃饭!我已经定好了房间!您可一定等着我呀!”她热情地说。

    晚餐丰盛又美味,边吃边谈,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在家里,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告别时,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芝麻粒那么大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那一带,二十多年前就都被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选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1 月 30 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提到了副食品商店、麻酱证、香油票等事物,极具时代性,能够唤起一代人对改革开放前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记忆。

    B. 第四段中“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运用细节描写,意在表现冯对“我”较平常顾客尊重和“优待”。

    C. 文章写三十多年后再见,小冯“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是为了说明“我”对过去的小冯印象深刻,故而能看出变化。

    D. 文章多次写到小冯的笑,如“笑吟吟地叫我”“咯咯又笑了起来”“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等,表现了小冯不同情景下的心理特点。

    2文章行文过程中几次写到“钻天杨”,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某报刊开设“中国故事”栏目,要求来稿从不同侧面深入讲述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建设中发生的丰富鲜活、多姿多彩的动人故事,注重文学品质和故事性,见人、见物、见精神。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你是否会选用本文?请谈谈你选用或不选用的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通过两个场景来刻面周瑜的形象,先写“_____________”,以美女烘托英雄;再写“ _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反衬周瑜的谈笑自若。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落得“_____________”的结局。

    (5)辛弃疾《永通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来暗示现实,影射南宋人民已经渐渐淡忘战败的历史和国家的耻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__________________”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现状。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飞鸟猿猱的无计可施,来反衬行人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岳阳楼记》中,作者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会因景而异,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的悲伤心情。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比喻来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谏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祖本纪》中,刘邦称帝后,置酒洛阳南宫,总结他统一全国的成功经验,谈到张良时说,“_______________,吾不如子房”。

    (2)《高祖本纪》中,刘邦作《大风歌》,“_______________,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于欢乐豪迈之中透露出一种巨大的隐忧。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以““_______________;;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等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例子自比,来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品味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和情怀。《湘夫人》中“______________”那是湘君静观流水,迷离恍惚的等待。《菩萨蛮(其二)》中“_____________。”道出了故乡战乱,韦庄身处江南,沉痛无奈的思乡情。

    (2)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而梦则是作家未实现的“实现”。《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______。”恰如李白被放出京,恍然而醒,烟云消散之境。《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于听众的梦幻中写出李凭技艺的诡谲怪异。

    (3)酒与诗自古就有不解之缘。《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诗人纵情大醉,喝出了对富贵的鄙夷之气。《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诗人饮酒自解,歌咏人世忧患。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火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天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送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B.“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使用典故概括了悲秋的感受,同宋玉一般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抒情主人公心头,引起他的共鸣。

    C.“故人何在?烟火茫茫”,承上启下,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D.“立尽斜阳”,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于夕阳残照之中,念远怀人,如呆如痴,完全沉浸在回忆与思念之中。

    【2】“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几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林冲棒打洪教头

    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酒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可。快抬一张桌来。”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采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一来要看林冲本事,二者要林冲赢他,灭那厮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

    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小人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着道:“这个容易。”便叫庄客取十两银来,当时将至。柴进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二位下顾,权把林教头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白银十两相送。”董超、薛霸见了柴进人物轩昂,不敢违他,落得做人情,又得了十两银子,亦不怕他走了。薛霸随即把林冲护身枷开了。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

    洪教头见他却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做,提起棒却待要使。柴进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拔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侧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节,写林冲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柴进庄院,与武师洪教头较量枪棒的故事。

    B.小旋风柴进,为人仗义疏财,广泛结交英雄好汉,较棒一节,表现了他对林冲礼遇有加。

    C.较棒进行到四五个回合,林冲跳出圈外认输,因为他戴着枷处于被动,柴进马上自责“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表明柴进疏于安排。

    D.林、洪二人枪棒的较量,也是人物性格的较量。林冲隐忍退让,处事冷静,洪教头目空一切,咄咄逼人,小说把二人描写得栩栩如生。

    2文本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作者在人物形象刻画和情节设计方面的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又是一年清明,春雨潇潇,吐故纳新,春天成全了清明淡淡的哀伤和丝丝忆念的气息。这一天我们追思故人,寄语新生。

    清明节,央视一套首播了特别节目《相聚中国节·春天的思念》。这期节目,纪念缅怀共和国的幕后英雄的无私奉献,精良的制作,引来许多观众纷纷点赞。

    节目还以“家”为底色,邀请这些人物的亲朋来现场,讲述父辈师长们的故事,从“家”这一脉络中找到了更多全新破题点,以丰富、感人的细节,在温度、深度、广度解读人物,激发大众共情。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在思念中前行”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