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括四海之意   至于颠覆,固宜然

    B.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 匈奴七百余里   以天下之民

    D. 八州而朝同列   至尊而制六合

  • 2、下列各项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先生将何之 B.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C.为之于未有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3、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4、下列各句中,谦辞敬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六晚上我请大家小酌几杯,届时在“陶然居”恭候你们。

    B.幸亏有您的鼎力相助,我才在这次考验中顺利过关。

    C.这只是我的一点愚见,或许有不妥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D.我们家家教很严,当我们犯错时,令尊从不轻易饶恕。

  •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我的一首小诗在校刊《路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C.孩子,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D.“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大敦煌

    从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过武威、张掖、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凡一千一百余公里。一路西域风光,沧桑雄浑,美不胜收,而至敦煌则达到顶点。

    敦煌,一座总面积只有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万的蕞尔小城,就敢取这么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气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尽管现代大多数学者都说,“敦煌”一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但是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人的解释。

    就是这块土地,曾经连接起汉唐盛世与西域文明,手挽着长安城与波斯湾,见证了无尽的繁华与沧桑。在汉代,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唐代,敦煌更是成为一座拥有14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次于首都长安。现在,敦煌虽然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地位,规模也大大缩小,然而,历经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价值独特的敦煌文化所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更是与日俱增。

    到达敦煌,暮色四合。深秋的敦煌格外清朗,夜晚的天空格外高蓝,明月洒下一地清辉。从来没有见过那样晶亮的满天繁星,好像一天的星星都集中到这块天空了。城市不大,但建设有序、干净整洁、规划整齐。汉唐的建筑,街头的飞天雕塑,满墙风动的壁画,让人怀疑是在历史与梦幻之中。

    一夜小雪,鸣沙山披上一层洁白的轻纱,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爽。登上山顶,举目四望,那一道道沙峰如奔涌的波浪,气势磅礴。微风吹来,扑人心怀,爽人心肺,心胸顿觉空明。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黑、白五色,当地人称它“五色神沙山”。登临此山,听山与泉同振共鸣,犹如钟鼓管弦齐奏,令人动魄惊心。《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

    被誉为天下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满目苍凉中有此一景,造化之神奇,令人心醉神迷。月牙泉有版本众多的美丽传说,听导游说,月光下的月牙泉更美丽。最好在农历十五月圆之夜时来,露宿在鸣沙山才可以亲历那梦幻仙境般的意境。来敦煌不能不去瞻仰莫高窟。是的,是瞻仰,不是参观。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不断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洞窟门一打开,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进了历史。你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的画工巧匠们一点一点描绘、上色;可是那些泥塑的残破现状又告诉你时光已逝、光阴变换的事实。那些佛像用着千年不变的平静面对你,微微上扬的嘴角述说着乐观豁达。其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你,还有千年的历史,那些进入盗宝的强盗,那些谦卑的祈福的平民。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走进敦煌研究院大门,一块条石上镌刻着的大字格外醒目,也格外锥心。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的发现,也许莫高窟现在还静静地沉睡在沙漠的怀中;或者,她在合适的时间被合适的人发现,也许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从此敦煌不再平静,从此敦煌在被掠夺、被肢解中走向世界,从此无数的学者为她皓首穷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敦煌学。

    面对敦煌遭遇的重重劫难,中国知识分子拍案而起,他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掀起了一场敦煌大抢救运动。最先站出来的,是著名金石考古专家罗振玉。当他得知一批珍贵的敦煌文物沦落到法国人伯希和之手后,当即报告学部,要求即刻发令保护藏经洞遗书。紧接着,一批著名学者投入到对敦煌遗书的收集、校勘、刊布、研究中去。更有人远涉重洋,到日本、到欧洲,去抄录和研究那些流失的书卷。

    在保护和研究敦煌方面,贡献最大、最令人感动的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他们放弃内地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奔赴偏僻荒凉的大西北,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敦煌保护事业。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敦煌才结束了无人看管的现状,走上了科学保护的道路。敦煌学研究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状况。

    敦煌是中国的敦煌,应该使敦煌学回到中国。这是三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郑重嘱托。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告慰这位老人:敦煌学已经回家了!

    (取材于徐可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1】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不胜收:指从兰州到敦煌,一路上的异域风光让人觉得目不暇接。

    B.心醉神迷:指月牙泉地区的满目苍凉带给人内心一种强烈的不适应。

    C.皓首穷经:指无数学者穷尽自己的一生,潜心研究敦煌的文献文物。

    D.义无反顾:指中国学者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敦煌文化。

    【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人宁愿相信古代学者对“敦煌”一词的解释,反映出他们有一种身为敦煌人特有的骄傲和自豪。

    B.尽管规模与古代相比大为缩小,地位也不如从前那样显赫,但是现在的敦煌仍然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

    C.虽然敦煌莫高窟里的佛像已经残破,但是前往瞻仰的人们依然能够平静面对,这让人顿生豁达之心。

    D.经过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努力,敦煌终于改变了被肢解的命运,敦煌学也回到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

    【3】作品第五段引用了“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一句,请分析其作用。

    【4】作品标题“大敦煌”中的“大”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解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引》中正面描写美妙多变的乐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经验教训的价值又关键在为人所鉴。不吸取经验教训会让人痛惜,正如社牧《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的情形,来嘲笑大鹏图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自己原先的志趣。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一句写出了在浔阳早晚听到鸟兽悲啼,而“_______”一句写出了乡村乐声的难以人耳,从而表现自己贬谪之苦。

    (2)苏轼的《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萧声的魅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挥师北伐、收复中原故土的历史事实,把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成了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鲜明的对比。

    (2)孟子早就有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庭坚《登快阁》中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描写女主人公精巧的女红却编织出寂寞和调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李商隐《锦瑟》中,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朦胧迷离、悲戚哀怨意境的句子是“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羌村三首(其二)

    杜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①757年,诗人为左拾遗时,言事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写下《羌村三首》。②糟床:榨酒的器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叙事,交代了诗人迟暮之年因触怒皇上而被迫还家的窘境和郁郁寡欢的心情。

    B.诗歌形象鲜明,既有仕途受挫,心绪复杂的父亲,又有“绕膝慰留、畏爷复去”的娇儿。

    C.诗歌先抑后扬,结尾“足”“慰”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因禾黍丰收、家酿将熟而愁绪得解。

    D.诗歌沉郁顿挫,于曲折层进的谋篇布局中表现诗人“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的感情。

    【2】请简要分析“萧萧北风劲”在诗中的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茂度,吴郡吴人,张良后也。名与高祖讳同,故称。茂度不乐仕进,郡上计吏,主簿,功曹,州命从事史,并不就。除琅邪王卫军参军,员外散骑侍郎,尚书度支郎,父忧不拜。服阕,为何无忌镇南参军。顷之,出补晋安太守。卢循为寇,覆没江州,茂度及建安太守孙蚪之并受其符书,供其调役。循走,俱坐免官。复以为始兴相,郡经贼寇,廨宇焚烧,民物凋散,百不存一。茂度创立城寺,吊死抚伤,收集离散,民户渐复。在郡一周,征为太尉参军,寻转主簿。高祖西伐刘毅,茂度居守。留州事悉委之。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江陵平,骠骑将军道怜为荆州,茂度仍为咨议参军。还为扬州别驾从事史。高祖北伐关洛,复任留州事。出为使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绥静百越,岭外安之。以疾求还,复为道怜司马。丁继母忧,服阕,除廷尉,转尚书吏部郎。

    元嘉三年,太祖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已平而军始至白帝。茂度与晦素善,议者疑其出军迟留,时茂度弟邵为湘州刺史,起兵应大驾,上以邵诚节,故不加罪,被代还京师。七年,起为廷尉,加奉车都尉,领本州中正。入为五兵尚书,徙太常。以脚疾出为义兴太守,加中二千石。上从容谓茂度曰:“勿复以西蜀介怀。”对曰:“臣若不遭陛下之明,墓木拱矣。”顷之,解职还家。征为都官尚书,加散骑常侍,固辞以疾。就拜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茂度内足于财,自绝人事,经始本县之华山以为居止,优游野泽,如此者七年。十八年,除会稽太守。素有吏能,在郡县,职事甚理。明年,卒官,时年六十七。谥曰恭子。

    (节选自《宋书·张茂度传》)

    [注]①高祖,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庙号高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

    B.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

    C.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

    D.军还迁/中书侍郎出为司马休之平西司马/高祖将讨休之茂度/闻知乘轻船逃下/逢高祖于中路/以为录事参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人一诞生就起名取字,成人后不便直呼其名,往往称其字,以表其德。

    B.服阕,封建时代重视孝道,父母去世,在职官员须回家守制(守孝),守丧期满除去孝服,称为服阕。

    C.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

    D.秩,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古代官员的俸禄并非铁饭碗,而是根据年终考评确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茂度出身名门,早年不乐仕进。张茂度是汉代开国元勋张良的后代,曾经多次被郡府、州府授职,都没有就任。

    B.张茂度治政有方,懂得体恤百姓。张茂度担任始兴相时,建造官舍,哀悼死者,抚恤伤残,使始兴渐渐恢复繁荣。

    C.张茂度被人质疑,但为皇帝信任。张茂度被人怀疑有意出兵迟缓,皇上并没有加罪于他,后来还安慰他不要介怀。

    D.张茂度家财富足,晚年闲居山林。张茂度营建本县的华山作为居所,晚年悠闲自得于山野湖泽之间,直至终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循走,俱坐免官。复以为始兴相,郡经贼寇,廨宇焚烧,民物凋散,百不存一。

    (2)上从容谓茂度曰:勿复以西蜀介怀。对曰:臣若不遭陛下之明,墓木拱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无底气,生无根据。”底气是自信的表现,是内生的巨大力量。底气,不是嗓门高、脾气大、口气粗,更不是狂妄、耍横和傲慢,而是表现为一种骨气、硬气和勇气。有底气的人有数、有谱、有据,有底气的人不忧、不惑、不惧。人固如此,家国亦然。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