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此次任务中,研制人员给火箭的一个助推器安装了多个降落伞,在坠落过程中先后展开,成 功控制了助推器坠落时的姿态和方向。
B.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让这个卑微的小人物在垂危之际把他珍贵又略带滑稽的秘密暴露在众 人面前,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C.各地大力推进“互联网+义务植树”,积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让更多的人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D.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更会感到不快乐。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②驼业种树 ③此亦飞之至也 ④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⑤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⑥朝歌夜弦 ⑦宾主尽东南之美 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⑨东犬西吠 ⑩秦人不暇自哀
A.①⑥/②⑧/③/④⑦/⑤⑨/⑩ B.①⑥/②⑧/③⑩/④⑦/⑤⑨
C.①/②⑧/③⑩ /④⑦/⑤⑥⑨ D.①/②⑧/③⑥/④⑦/⑤⑨/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有以也 良:善良
B.何伸雅怀 伸:抒发
C.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面积
D.幽赏未已 幽赏:幽幽地欣赏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函梁君臣之首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③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飞羽觞而醉月⑦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⑧古人秉烛夜游⑨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B.①③④⑦/②⑧/⑤⑨/⑥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5、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B. 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C. 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锱铢必较,一点点差错都难逃他的法眼。他常常教育我们,要干就要干到最好,精益求精。
D. 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历次“三农”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原因,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
②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振兴农村产业。没有产业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产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发展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
③新时期需要有高起点,尤其是要避免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有时出现的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近期,需要在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重组产业链,并适当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逐步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未来,则需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其不但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影响,同时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出应有的作用。
④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宜居,而这些必须依靠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⑤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还是社会管理问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随着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管理方式必然要求发生转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程度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
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平台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才能减少决策的偏误和实施的阻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通过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等,才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摘编自高启杰《乡村振兴需要实质性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了解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并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就能获得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
B.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因为龙头企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强,在农业产业链、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出了应有的作用。
C.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新时期需要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来振兴农村产业。
D.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部门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这势必会使原来的管理方式发生转变。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的发展程度来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先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依据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提出中心论点:乡村振兴战略要获得成功,必须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
B.第三段从纵向展开论述,指明了不同时期的举措,兼顾基础,目标明确。
C.第五段逐层递进地论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为后文论述张本。
D.全文以“创新”为核心,从制度和技术创新以及社会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都采用了因果论证法分析原因和提出了具体措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产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没有产业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可见,振兴农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B.当前振兴农村产业的重点任务是重组产业链和选准特色主导产业,适当调整空间布局,逐步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
C.社会管理创新能有效治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实现乡村宜居。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社会管理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D.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这也体现了社会管理创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荆轲的人受其“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_____ ,____。
⑵《诗经•王风·采葛》里,“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写出主人公对友人的殷切思念,《氓》里也有类似情至之语,表达女子不见心上人的悲伤:______,_______。
⑶《短歌行》中想象贤才归己时欢快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⑷《兰亭集序》中表现作者否定庄子生死观的两句是:____,____。
⑸《赤壁赋》中,客以“______,______”两句慨叹自身的渺小。
⑹《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借用《庄子》典故,表达诗人美景在前,不容辜负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⑺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
⑻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对于怀抱理想之人,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他还说:“_________,________”,对不合于“义”的富贵荣华,他坚决鄙弃。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时维九月,_________。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
(2)___________,即冈峦之体势。
(3)云销雨霁,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4)表现陶渊明回家途中愉悦畅快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陶渊明无意出仕、厌倦官场而隐归的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陶渊明要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和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文中蜩与学鸠嘲笑大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大鹏迁徙南冥时壮观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劝诫后主刘禅行事前要善于向郭攸之等文臣咨询,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初次被热情招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有强烈的自我反思精神,他反思来客对他赞美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中曹刿针对鲁庄公提出的增加祭品,求得神灵保佑的意见进行的批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至死不渝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以桑叶的枯黄凋落来喻指女子年华逝去、容颜憔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乘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写出了燕飞行之高 ;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墨妙亭记
[宋]苏轼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①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 无不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选自私刻《古文观止》)
[注]①孙莘老:名觉,曾任吴兴(湖州)太守,熙宁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古代碑刻法帖。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 登:登上,到达。
B. 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 抚循:抚恤。
C. 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 故事:先例。
D. 使者旁午 旁午:交错频繁。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寡求而不争 蟹六跪而二螯
C. 物之有成必有坏 赐之墙也及肩
D. 皆争出谷以佐官 子路行以告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是点题,交代孙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
B. 文章第二段记述孙莘老在勤政之余,用心搜罗古文碑刻。
C. 文章第三段是议论,主要是批判孙莘老的做法糊涂。
D. 作者认为虽然“物必归于尽”,但“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画龙点睛, 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4】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
(2)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小时候,幸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长大了,简单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根据你的理解,展开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