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绵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____时代的阶级的限制,贾宝玉____在封建传统思想中左冲右突,____在他的头脑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保留着封建观念的顽固影响。____,贾宝玉的反封建倾向不能不显得软弱和不成熟,常常是愤慨大于行动。____,贾宝玉身上所存在的这些弱点,____没有削弱《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

     

    A

    不过

    还是

    而且

    进而

    /

    仍然

    B

    由于

    /

    并且

    当然

    总之

    终究

    C

    由于

    虽然

    但是

    因此

    不过

    D

    因为

    所以

    于是

    而且

    因此

     

     

    A. A   B. B   C. C   D. D

     

  • 2、下列有关贺词、对联和诗句的使用,全都得体的一项是

    ①杏林之光(赞教师)  

    ②敬颂钧安(祝平辈)  

    ③跬步启风雷一筹大展登云志,雄风惊日月十载自能弄海潮(贺升学)

    ④雪案联吟诗有味,冬窗伴读笔生香(贺冬季结婚)   

    ⑤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勉辞)

    ⑥一联佳句随流水,百合香车动画桥(贺友情)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电影票房有了较大突破,特别是《战狼2》《芳华》等电影的票房都过了10亿。

    B. 古代中国官方往往习惯向民众宣扬讼师之恶,对民间助讼之人进行整体污名化,从而避免更多的诉讼案件被催生出来,以绘就所谓“无讼”的大同图景。

    C. 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将这种创造登峰造极。

    D.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人民日报》上,是随着改革开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放宽后,中国出现的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考场外,一家三口正在等待参加高考的姐姐,鲜花是贤弟精心为她挑选的。

    B. 晚清海派名家的肖像画作品展,任预、任颐的作品都忝列其中并成为精品。

    C. 由于个人手法粗陋还请各位海涵,有不足之处还请麻烦指出并多多谅解。

    D. 今年春节期间,几个学生来我家拜访,我夫人急忙拿出糖果来招待他们。

  •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诞生之时并没有“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声势。________。明初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还把她列入“旁流”,至清末王闿运就称之为“大家”,闻一多更称之为顶峰上的顶峰,诗中的诗。

    ①除了作为一首乐府诗,她幸而得以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而留传后世外,

    ②但“天生丽质难自弃”,《春江花月夜》最终要放射出其夺目的光彩,升腾为一轮皎然独照的明月。

    ③我们在诸多选本里看不到她的倩影。

    ④相反,在唐初至明初这一漫长的时间里,她倒像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绝代佳人。⑤人们渐渐感受到了她的不可迫视的光芒。

    ⑥她同她主人的名字一样,长期沉默在冷清的书角里。

    A.①③⑥④②⑤

    B.④①⑥③②

    C.④①③⑥②⑤

    D.①③④⑥②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潘建伟:对科学葆有原始的好奇

    2016年8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引领世界的一个标志。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但是,我第一次真正记住潘建伟却是缘于他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个故事,“我曾 到阿尔卑斯山大峡谷去游历,一个 80 多岁、满头白发的老太太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 我做量子物理的。老太太问,你做量子物理的哪一方面?我说是量子信息、量子态隐形 传输。万万没想到,老太太说:‘我读过你在《自然》杂志发表的那篇文章。”他感慨, 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仍然处于兴趣驱动自己研读艰涩难懂的科学期刊的阶段,这是一 种天生的好奇心驱使。

    1970 年 3 月,潘建伟出生在浙江东阳。小时候父母重视对他兴趣的培养,从不限制 他做什么,他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高考时,潘建伟本有机会被保送到浙江大学读当 时的热门专业。“如果接受保送,可能就无法继续我的物理梦了。”1987 年,潘建伟考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在大学里,他不太起眼: “当时班上高考状元就有7个,同学们的素质都很高,我从同学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不过,潘建伟仍然和儿时一样钻研 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 “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

    当时,他就对量子叠加态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搞明白量子叠加态的问题,潘建伟开始学习量子力学。他曾经对中科大的老校长朱清时说:只要是什么时候能把为 什么会有量子纠缠搞明白的话,我马上就可以死,没有问题的。1996 年,潘建伟决定出国继续攻读博士,一开始,潘建伟选的导师是一位诺奖得主,年纪比较大了,跟着他读 博士,肯定对未来的就业有帮助。可经过一番比较,潘建伟最终选择的却是这位诺奖得 主的弟子塞林格教授。当时,塞林格教授还只是普通教授,但潘建伟认为他学识渊博, 在新兴学科量子力学方面潜力更大。 “不能为了出国而出国,而是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学回 来。 ”如今,塞林格教授已成为奥地利科学院的院长。

    他第一次见到导师塞林格教授时,这位导师问道: “你的梦想是什么?”潘建伟脱口 而出: “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在导师的引领下,潘建伟开始在量子通讯领域领跑。2001 年,潘建伟在中科大负责组建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 他看到来之不易的实验室,心想: “过去,我们在科研领域常常扮演追随者和模仿者的角色,研究方向的选定、科研项目的设立都先要看看国际上有没有人做过。量子信息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我们必须学会和习惯做领跑者和引领者。 ” 从 2003 年开始,潘建伟及其 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多次创造世界首次。在国外媒体眼里,这个中国学者,简直创造了奇迹。

    谈到获得的众多奖项时潘建伟却说:科学的成就不需要奖来肯定。对潘建伟自己来 说他对物理学的钻研跟这些奖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来自于最初的好奇。他最喜欢的生活 状态是思考问题,在思考到最苦难的时候去林间散步。他有一个怪癖,就是喜欢捡掉落 在地上的树枝来闻,在这种和自然近距离接触的状态下,他仿佛感觉这是人类最初的状 态,和自然没有隔阂,融为一体,这也是物理学的追求。

    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他还喜欢在田野里挖野菜,回家做给妻子和女儿吃。这个中科 院院士在家人眼里是一个野菜大厨,也许,正是保持着这样的初心和对自然的最初的好 奇,潘建伟才得以成为中国最好的量子物理学家。而对你我这样平凡的中国人来说,我 们所缺的不是少学了多少个物理学定理,我们所缺的是在日复一日的应试教育的课堂上 被磨灭掉的对世界最初的好奇。

    (摘编自《中国财经报》 《中国科技网》 )

    相关链接:

    ①“感动中国”对潘建伟的颁奖词: “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 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 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 ②英国《新科学家》杂志: “潘和他的同事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而也使整个 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潘建伟小时候父母重视对他兴趣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这使他在人生的重 要节点常能以兴趣为出发点做出选择。

    B. 潘建伟非常崇拜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坚定了他研究物理的决心,而且爱因斯坦 的散文优美深刻,在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

    C. 潘建伟认为科研不能一味地追随和模仿,面对一个全新的学科时,必须学会和习惯 做领跑者和引路人。

    D. 经过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潘建伟及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多 次创造世界首次,使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墨子号”升空是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引领世界的一个标志,也是潘建伟领跑量子通 讯领域的表现,外国媒体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B. 一位 80 多岁的老太太仍然处于兴趣驱动自己研读艰涩难懂的科学期刊的阶段,对 此潘建伟心生感慨,认为这是一种天生的好奇心驱使。

    C. 潘建伟为了搞明白量子叠加态的问题开始学习量子力学,因为他一直就对量子叠加 态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D. 潘建伟选当时只是普通教授的塞林格做导师,是因为塞林格在量子力学方面潜力更 大,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E. 潘建伟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敢为人先,做前无古人的事业,用他的人生提醒我们 这样的平凡人在现世要始终葆有对世界最初的好奇。

    3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潘建伟在他的生命中一直葆有“原始的好奇” ,这种“原始的 好奇”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和容貌的美丽。

    (2)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用杜宇的典故,表露自己远大抱负不能实现而徒留一份感伤的诗句是:“____”。

    (3)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宋濂把同舍生中“烨然若神人”的富家子弟与自己 “媪袍敝衣”的形象做了对比,而他并不因此而稍有自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况认为借助车马的即使脚走不快,也能“______”,又认为不能游泳的人借助船和桨,可以“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在仔细看了徐公后得出结论“_________”,通过镜子看了自己再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写婚姻状况来衬托周瑜年轻有为、风采突出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花草树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___,松菊犹存”;《蜀相》中,杜甫借“___,隔叶黄鹂空好音”,描写武侯祠春意正浓;《琵琶行》开篇,白居易借“浔阳江头夜送客,___”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声声慢》中,李清照借“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出了花儿凋零满地的景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写杨花给人以飘零之感:“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等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春来“____”,入夏“____”,秋来“风霜高洁”,季节不同,景致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桃花源诗》用“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句表现人们生活的幸福欢乐,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意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

    ⑶.在《离骚》中,屈原表达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句相似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_________”。

    (2)李白在《行路难》中,用系列动词,生动表现自己酒宴时苦闷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官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渔父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楚辞•渔父》)

    ⑷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__。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筋。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沦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描绘了夕阳下的一幅送别图。夕阳斜照,几片红霞,诗人和朋友,手挽着手,饮酒送别。在轻快明丽的景色衬托下,友朋宴别的感情显得深情而明朗。

    B. 颔联中“每年春草芳”承接前句“行人莫叹”,用借代手法,诗意委婉含蓄,代指京中每年都举行科举考试,中举的机会很多,正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

    C. 颈联对仗工整,情意深长。蓝关、湘浦是友人前往南海的必经之地。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

    D. 尾联以更深一层的劝勉作结。“十二楼”即传说中昆仑山的仙人居所,此处借指俗世繁华。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间惆怅留连,不要执着于人世浮华。

    E. 古人送别诗,多是渲染别情的孤楚、悲苦,本诗没有像一般送别诗悲叹、沉浸于别离的凄苦,而是意境鲜明,语气亲切委婉,格调清新明丽,别具一格。

    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茂,字休连,一字茂先,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为列将,克司徒袁粲,以勋历位郡守,封上黄县。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曰:“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性隐不交游。后为台郎,累年不调。亦知齐之将亡,求为边职。久之,为雍州长史。粱武便以王佐许之,事无大小皆询焉。人或谮茂反,帝弗之信。谮者骤言之,遣视其甲矟,则虫网焉,乃诛言者。或云茂与帝不睦,帝诸腹心并劝除之。

    而茂少有骁名,帝又惜其用,曰:“将举大事,便害健将,此非上策。”乃令腹心郑绍叔往候之。遇其卧,因问疾。茂曰:“我病可耳。”绍叔曰:“都下杀害日甚,使君家门涂炭,今欲起义,长史那犹卧?”茂因掷枕起即裤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发雍部,遣茂为前驱。郢、鲁既平,从武帝东下,为军锋。师次秣陵,东昏遣大将王珍国盛兵朱雀门,众号二十万。及战,梁武军引却,茂下马,单刀直前,外甥韦欣庆勇力绝人:执铁缠矟翼茂而进,故大破之。茂勋第一,欣庆力也。群盗之烧神兽门,茂率所领应赴,为盗所射。茂跃马而进,群盗反走。茂以不能式遏奸盗,自表解职,优诏不许。加镇军将军,封望蔡县公。

    茂性宽厚,居官虽无美誉,亦为吏人所安。居处方正,在一室衣冠俨然,虽仆妾莫见其惰容。姿表瑰丽,须眉如画,为众所瞻望。徙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江州刺史。在州不取奉,狱无滞囚。居处被服,同于儒者。于州。武帝甚悼惜之,诏赠太尉,曰忠烈公。

    (节选自《南史·王茂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茂因掷枕起/即裤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B.茂因掷枕起/即裤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C.茂因掷枕起/即裤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D.茂因掷枕起/即裤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中国古代封建爵制“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五等爵位名。

    B.长史,古代历史上官职名,执掌事务不一,但一般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官员死去,也用于妃嫔、皇子、公主、封王的贵族之死。

    D.谥,古人死后后人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带有“懿、灵、炀”等的谥号往往是美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茂聪明好学,备受器重。他深受其祖父王深喜爱,从小就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家族里可以光耀门庭的孩子。

    B.王茂勇猛善战,建立战功。朱雀门之战中他下马挥舞单刀,奋勇向前,在其外甥韦欣庆的护卫下大败王珍国的军队。

    C.王茂仁爱宽厚,安民有法。在其治理下当地吏民日子安稳,他做雍州长史时不取俸禄,监狱里没有滞而未决的囚犯。

    D.王茂举止端庄,严于律己。他深受人们景仰,即使独处一室他也穿戴整齐,以至于身边的仆人和侍妾也未曾见其倦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谮者骤言之,遣视其甲矟,则虫网焉,乃诛言者。

    (2)茂跃马而进,群盗反走。茂以不能式遏奸盗,自表解职,优诏不许。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互联网给书信文化带来了洪水般的冲击,从真实的电子邮件,到现在微信、微博私信等即时通信渠道,越来越言简意赅。

    然而,一档名为《朗读者》的书信朗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书信文化气息。书信朗读节目的成功,除了在内容上先声夺人之外,其形式上的仪式感也非常重要。写信是讲究格式的,怎么写抬头,怎么用敬语,如何使用促进语言,如何收尾落款,包括空格、空行、分段、日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你认为书信文化还会东山再起吗?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标题自拟;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⑥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