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衡水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给出的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脚著谢公屐

    B.水澹澹兮生烟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惟觉时之枕席

  • 2、下列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 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B. 名垂后世——流芳千古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名列前茅——独占鳌头

    D. 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秀色可餐——东施效颦

  •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制定了新的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战略。

    B.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那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C.大别山地区奇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和寻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D.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潦水尽寒潭清 烟光凝暮山紫

    B.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C.青雀黄龙舳 臣壮也,犹不如人

    D.俨骖骖騑上路 不拘于时,学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州(yǎn)             (xǔ)             阳湖(pó)             一丘之(hè)

    B.沙(lì)             (zhòu)       梁山(pō)             目眩(yūn)

    C.调(jì)             (chù)             水蒸(qì)             远流长(yuán)

    D.告(bǔ)             纶(jīng)       (zhuāng)品       盘托出(h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弄堂的瓦解

     

    ①老房子像野兽,有脊柱,有肋骨,有呼吸,但没有心。五斗橱上的“三五”牌座钟坏了很久,成空壳子,也随它去。住在这里的人,像失去了时间

    ②上海市区的老房子,近二十年来拆掉了一大半,剩下的,一部分不能拆,一部分拆不动。前者是花园洋房、气派的石库门,它们坐落于原法租界、公共租界旧址,梧桐掩映,曾是旧上海的一张门面。当年这些地方住着洋行大班、民族资本家独门独院,奥斯汀汽车进进出出。进入新社会后,工人阶级入住,隔成72家房客,巴洛克浮雕阳台上晾山芋干。逢周末和黄金周,外滩、南京东路、陆家嘴人潮滚滚,如沸如撼,此地静谧如礼拜二下午。后者,是棚户区、老街弄、“滚地窿”,其中不乏位于上海最核心的地段的,诸如老城厢、文庙周边。梦花街走进去,光启南路走出来,一路逼仄的小弄堂,污水横流,违章建筑层层叠码半空中挂几条鳗鲞。二层木质小楼,七八辆电瓶车挤在过道,墙上密密麻麻排了十几只电表。此地房租相对便宜。木楼梯下的倾斜空间,2.4平方米,照样挂牌出租,安一张单人床,月租400元。房东大多搬出,每月微信、支付宝收账,租客来自五湖四海,附近卖菜的、卖鞋的、划黄鳝的、修电瓶车的、扫地的、送快递的、饭店打杂的、骑三轮车收旧书旧家具的……

    ③也有留守的本地老人,穿软底布鞋,走路悄无声息,像一只猫。夏天乘乘风凉,冬天孵孵太阳,竹椅木凳,粗茶淡饭,度此余生。上了年纪的,不再一瘸一拐去菜摊,用生硬的普通话讨价还价,每日安心守在家门口,等居委会中午送饭来。十二块一顿的“爱心老人餐”,一大荤一小荤两素一汤。吃掉一半,晚上热热再吃,剩下的第二天早上烧泡饭。也是过。

    ④很难想象,一条马路之隔,是均价过12万的顶级豪宅。房东们的白日梦,是拆迁办来人,对话老早就构思好了——“我又不想搬的喽”“对此地有感情”。一间阁楼,祖孙四代,挂十几只户口。果真来过几拨开发商,一问价格,被吓回去了。哪家老头子等不到拆迁,一脚去了;那哭声就格外响亮

    ⑤如今的港汇、梅泰恒、静安嘉里,当初莫不是密密麻麻的弄堂。打“老虎窗”望出去,黑瓦层层叠叠,直铺天际。外婆昔日的本事,是带我横穿弄堂,左冲右突,搜索两点之间最短的曲线,计算机般精确。我拉着外婆的手,晕头转向,迷失在砖瓦的海洋里。

    ⑥一般对上海人的印象,一是小气,二是优雅。老绅士或者老金枝老玉叶,西装笔挺,旗袍贴身,咖啡吃吃,舞跳跳。但上海滩更多的,是“模子”。所谓“模子”,是对有担当男人的尊称。上海有两种“模子”:一种,马路上打相打(打架);另一种,窝里厢(家里)打沙发。舅舅结婚时,一帮赤膊兄弟来帮忙。他们偷偷开着厂里的卡车,到郊区农场拉来砖头和木料。自己锯木头,打家具,上油漆;自己砌墙,铺地板,搭阁楼。舅舅没钱谢大家,每天完工后烧一桌子菜,再搬来一箱啤酒,一帮男人喝酒吃肉讲段子,那是最快活的日子。

    ⑦后来,没有后来,后来各奔东西。有人北上求学,有人南下去深圳或海口,有人赴日本打工,有人移民澳洲,剩下的,随老房子拆迁,散落到上海各郊县。连绵弄堂一朝瓦解,对,就是这个词——瓦解,一爿黑瓦自高处跌落,顷刻粉碎。

    ⑧圈地,拆迁,盖高楼,房价狂飙突进十年,多少悲喜剧上演。九十年代初,舅舅分到崂山新村的一室户。房子在浦东,十六铺轮渡过江,舅舅不开心,转手10万块卖脱,雄心勃勃,全部砸进股市里。紧接着就是94年大熊市。前段时间,舅舅一个人去了趟崂山路,回来闷了好几天。舅妈说:“气人吧,现在那里算陆家嘴板块了,300万买不回来。”

    ⑨房子太贵了,成为数字概念。上海街头,身家几百万的下岗工人、低保户,满目皆是。想得穿的,房子卖脱,报夕阳红旅游团,回来蹲养老院;想不穿的,照旧勤谨度日,守着这一砖一木,将来留给子孙。房价深刻地影响了上海人的消费观。攥一把退休金或者下岗工资,立在橱窗前,看灯光下的酱鸭和鱿目大烤,扪心自问,省这点儿铜钿,买得起房子伐?又问,花这点儿铜钿,需要卖房子伐?于是默默付钱。

    ⑩忙碌的早点摊前,上海老绅士,在寒风中排队,黑色羽绒服,蓝灰羊绒围巾,银发一丝不乱。排到了,说,老花头,一碗咸浆,咸大饼加油条,谢谢。音色浑厚低沉。角子事先准备好。餐巾纸揩塑料凳,坐下,解围巾,豆浆里舀辣油。吃完,手帕擦嘴,塑料凳归位,走人。四座低语:后弄堂的,交响乐团老先生,卖相灵吧?年纪轻的辰光,花头浓得不得了。现在不太出来了。

    那天饭桌上,舅舅讲起一桩旧事,说闵行区曾经有一条雅致路,上海话读起来像“野猪猡”,民愤太大,于是改名叫开心路。舅舅说:“晓得吧,上海人不要雅致的,只要开心。开心就好了。”

    (有删改)

    【1】阅读第②自然段,用简要的词语概括现今上海弄堂的特点。

    【2】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住在这里的人,像失去了时间。

    (2)哪家老头子等不到拆迁,一脚去了,那哭声就格外响亮。

    【3】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4】结合全文,探究“弄堂的瓦解”的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佩上繁多而芳香的饰品,使身上更加芬芳,表现了作者修身洁行,使品格更趋高贵的思想。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说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劲大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送别时令,渲染了送别的氛围。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诗人以自己用荷叶装饰的衣着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作者指出,应以能者为师,也就是前文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作者对富有的同学“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说》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沙漠上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送别的自然场景,渲染了离别之情。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一个对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却可以万古长青。

    (2)《〈老子〉四章》中,以大树、高台为喻表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答

    [双调]折桂令九日①

    (元)张可久②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③。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③苏轼曾有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和“强整乌纱”的动传达出的是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B.“倦客思家”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写出了自己现在所居官场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采用了写实的手法。

    C.“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句化用了古人诗句,“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在意境上更胜一筹;采用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颇具匠心。

    D.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2】这首曲子一三句中用的“强”“倦”二字极为精到而内蕴深沉,请谈谈你的理解。

    【3】作品末尾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余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墨,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石公曰: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取材于袁宏道《徐文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B.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C.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D. 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杂剧的体裁是一本四折,又可以加 “楔子”。杂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

    B.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以表德”,名是字的阐义。名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有时候,人们也以姓名与字连称为尊重。

    C. 明、清时,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秀才参加再高一级考试通过的,是举人;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后是进士。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D. 疏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年轻时怀疑署名为“天池生”的北杂剧《四声猿》是元人作品。

    B. 我无意间发现一函诗集《阙编》,印刷质量低劣,内容却极精彩。

    C. 总督胡宗宪聘请徐文长做幕客,徐文长统率兵将,威振东南一带。

    D. 石篑认为徐文长诗文的崛起,可以一扫近代文坛庞杂卑陋的习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

    (2)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作文

    请以“我看体育运动”或“我的体育运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7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