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课内知识检测: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字摩诘,世称王襄阳。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B.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是高適和岑参,并称“高岑”,《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燕赵边塞之事。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C.随着“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张若虚、刘希夷、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其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别具特色,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D.李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誉。他的诗境界阔大,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白居易曾经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天下由是惜弘文多象昇 觉今是昨非

    B. 州司临门,急星火 望长安日下

    C. 远而无所至极邪 翼若垂天之云

    D. 然后图南,适南冥也 臣少仕伪朝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余一句话

    秋林

    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

    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睛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

    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大不了小伙子下一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也能到。

    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

    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

    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 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气了。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可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 ”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狐狸精似的!”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

    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锅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

    声音很快平息下来,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

    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必要非打个头破血流。

    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瓜,和她计较什么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以对话为主,也存少许议论,中间穿插人物外貌、神情、动作 等描写,突出了不同人物的身份特点。

    B.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前一句是好话,后一句却让人反感,这说明人们既有讲理的一面,也有修养缺失的一面。

    C.小说开头“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能够表现出乘坐公交车时乘客无 聊的心态,为下面的争吵埋下了伏笔。

    D.“我”本是旁观者,而在结尾的时候也成为事件的参与者,读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 情理之中;既幽默有趣,又引人深思。

    2从小说中看,你认为如何避免“多余一句话”造成的尴尬?请简要说明。

    3情节中每当事情要解决时却被“多余一句话”所打破,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夜宿山寺》写“手可摘星辰”,其《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写过类似的情境。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

    (3)姜夔《扬州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反映荒凉衰败。

    (4)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离骚》中,作者批判世俗崇尚投机取巧,任意更改道德准则的诗句是

    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作者通过_ 两句诗,写桃花源中老人孩童的生活状态来表现此中百姓生活的愉快。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通过场景描写来表达对百姓遗忘历史不思进取的现状的痛心的诗句是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阐述了君子和小人的义利观,指出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2)《大学之道》中,指出无论是天子还是平民,都应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认为车的功用产生于车毂的中空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进酒》以古人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消愁的无奈之感。

    (3)《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尖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

  • 8、按课外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3)___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4)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

    (5)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  

    (7)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8)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9)山原旷其盈视, ________________

    (10)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13)________________,报养刘之日短也。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的《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杜甫在《客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客至之后的情形,描绘主人待客之间、家境之贫。

    (3)李密在《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乌鸦反哺为喻,写出了自己希望奉养祖母终老的愿望。

    (4)《登快阁》中实写辽远阔大之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讽喻手法表明诗人罢官闲居山阴之“闲”。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重阳

    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注]①翠微:指山上的小亭。②云峤:耸入云霄的高山。③牛山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而泪流满面:“我怎么舍得这么美好的国都而死呢?”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题为“重阳”,说明作者是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与友人一道登高赏菊,饮酒赋诗。

    B.词作开头两句,前一句交代行踪,后一句侧面描绘了“江涵”“秋影”和“雁飞”三幅画面。

    C.“难逢”道出了作者对人生多忧的感慨,与下文的“年少”“须插”形成因果照应。

    D.作者用“携壶”“菊花”“佳节”“登临”等反复点题,进一步表现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词作结尾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有何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小云石海涯,其父楚国忠忠公,名貫只哥,小云石海涯遂以贯为氏,复以酸斋自号。

    年十二三,膂力绝人。使健儿驱三恶马疾馳,持槊立,而待马至,臍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或挠强射生,逐猛兽,上下峻阪如飞,诸将威服其娇捷。稍长,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吐辞为文,不蹈袭故常,其旨皆出人意表。

    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永州,御军极严猛,行伍肃然。稍暇,辄投壶鸦雅歌, 意所畅适,不为形迹所拘。一日,呼弟忽都海涯语之曰:“吾生宦情素薄,顾祖父之爵不敢不袭,今已数年矣,欲以让弟,弟幸勿辞。”语已,即解所绾黄金虎符佩之。北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仁宗在东宫,闻其以爵位让弟,谓宫臣曰:“将相家子弟其有如是贤者邪?”俄选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宿卫禁中。仁宗践祚,上疏条六事,书凡万余言,未报。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

    会议科举事,多所建明,忽喟然叹曰:“辞尊居卑,昔贤所尚也。今禁林清选,与所让军资孰高?人将议吾后矣。”乃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灶名,易服色。人无有识之者。偶过梁山泺,见渔父织芦花为被,欲易之以绸。渔父疑其为人,阳曰:“君欲吾被,当更赋诗。”遂援笔立成,竟持被去。人间喧传《芦花被诗》。其依隐玩世多类此。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壁其视死生若昼夜,绝不入念虑,攸攸若欲遗世而独立云。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文靖。有文集若干卷《直解孝经》一卷行于世。

    (节选自《元史·小云石海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土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

    B.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

    C.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

    D. 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淡/草隶等书/稍取古人之所长变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从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牍/如获拱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折节,文中指强自克制,改变初衷。也可以指降低自己身份,屈己下人。

    B.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铜铸,虎形,背有铭文,分两半。

    C. 东宫,常指太子所居之宫,可借指太子,与中宫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D. 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生前或死后被赐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云石海涯体力惊人,身手敏捷。十二三岁时,他就能在马背上把槊舞得虎虎生风,拉开强弓射猎,上下陡坡就像在平地上一样。

    B. 小云石海涯出身宦家,善于治军。他的父亲是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他以贯为姓。镇守永州时,他治军非常严厉,军纪严明。

    C. 小云石海涯素有贤德,曾受器重。仁宗曾对官中的大臣赞叹小云石海涯的贤德,选他为自己府中的说书秀才,让他担任宫中警卫。

    D. 小云石海涯能诗善文,看淡生死。姚燧认为小云石海涯所作的诗歌,内容慷慨激昂。他看待生死就像看待昼夜变化,超然自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祖父之爵不敢不袭,今已数年矣,欲以让弟,弟幸勿辞。

    (2)乃称疾辞还江南,卖药于钱塘市中,诡姓名,易服色。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有些人过上了“佛系生活”:凡事不愿较劲,不想折腾,有也行,没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与其说是无欲无求,不如说是吃不到葡萄,我也不说葡萄酸,我不吃就是了”的淡然心态。

    面对佛系生活,有人认为我们应该保有一种生活的旷达与平和,也有人说,云淡风轻固然好,但别忘了世上还有长河落日的雄浑壮丽,年轻人还是要有大担当大作为。

    对于上述看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