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绵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王方还柱走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2、根据“以”字用法对下列句子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盛水浆 ②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③客得之,以说吴王 ④剖之以为瓢 ⑤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⑥何不虑以为大樽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⑥/⑤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②③⑤/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达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2018—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1.70%,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特点明显。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为5000~10000美元时,自然进入老龄化社会,如美国1950年60岁以上人口占12.5%,人均GDP为10645美元;日本1970年60岁以上人口占10.6%,人均GDP为11579美元;而200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10.1%,人均GDP仅为3976美元。

    (摘编自《2019—202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和2014年1月10日《人民日报》相关信息)

    材料二:

    (摘编自《2017年中国养老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查分析》,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在中国,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女性普遍参加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子女养老的需求大大降低,这都会影响生育观念。与2017年相比,2018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仅为10.94‰,下降1.49‰,各省新生儿出生率也均呈下降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老年人口占比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有着更好的生活和养老条件,社会医疗条件也在逐步改善,国民健康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77岁上升到2015年的76.34岁。应该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呢?

    (1)科学调整我国的人口结构

    有人认为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所以应该提高生育率,增加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应对人口老龄化,但生育率和生育结构该不该调整,怎样调整,这都是要慎重考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总而言之,我国生育结构的调整必须兼顾年龄结构的优化。

    (2)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险制度

    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对于城镇老年人口,需要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而对于农村老年人口,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方法。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改善特困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3)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我国目前的主要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婚配阶段,这些独生子女一方面要承受社会的残酷竞争,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四二一”结构下的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这种压力难以承受。所以,政府要积极引导由家庭式养老向社会式养老的过渡。

    【1】下列关于“老龄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合材料一的数据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B.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

    C.由材料二可知,65岁及以上人口增速随着总人口的增长而增长。

    D.提高生育率可缓解人口老龄化,但必须考虑年龄结构的优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我国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60岁以上人口占比及人均GDP的对比数据可以推断出,我国老龄化社会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

    B.针对老年人具有的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对于城镇和乡村不同的老年群体要因地制宜,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制度。

    C.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的收入难以应付“四二一”结构下的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实际支出,所以政府要引导家庭式养老向社会式养老的过渡。

    D.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须科学调整人口结构,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引导由家庭式养老向社会式养老过渡,三管齐下,综合考量。

    【3】请简要概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是必然趋势”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对“大丈夫”是如何要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学习需要用心专一;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万古寂寞之愁,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2)屈原在《离骚》中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在《过秦论》中将陈涉与秦王朝对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陈涉起义时装备简陋,但却影响巨大,豪俊并起,以致强秦亡于一朝。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大鹏南飞,振翅击水,直上云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在《虞美人》中追忆过去,猜测宫中建筑和宫女们现在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螅蛄”为例来说明“小年”--词的两句是“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出来的两句是“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 ”用比喻、奇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运》中,指出大同社会需要任用人才、和睦共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的初衷是:“______________,最终独成一家之言。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 ”,两句,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且夫孝始于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太史公自序》)

    (2)太史公曰:《诗》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孔子世家》)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服度则六亲固。,(《管仲列传》)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

    (5)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 ”。(《李将军列传》)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

    B. 此诗前六句全为描写夜晚景物,把月亮升起后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在目。

    C. 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空间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

    D.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这两句的出现使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它们无一不寄寓着诗人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

    E. 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但这首诗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形成了迥乎不同的风格特色。

    2请简析题目中“倦”的含义以及诗歌藉此表达的诗人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慰祖,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悉火焚之。

    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

    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异韩伯休①,何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 慰祖曰:“岂是我心乎?”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

    【注】①韩伯休,东汉人,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B. 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C. 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D. 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谥号,古代帝王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谥号主要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拟定,有专门的的《谥法》为依据。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王安石为王文公。

    B. 揖,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之一。古人作揖,根据对象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的,推手时稍微向下,叫土揖;对异姓,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高举。

    C. 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D. 江表,代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长江以南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还可用江东、江左、江南等代指长江以南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因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

    B. 崔慰祖家庭殷实富裕,仗义疏财。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分给了自己的族人;别人借欠父亲的钱款,他不但不索回,还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部烧掉。

    C. 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

    D. 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中科院工学博士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内容在网络平台走红,文中写道: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班级举行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写一篇发言稿,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