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流浪地球》《烈火英雄》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B.“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宗教信仰方面,有的人态度“暧昧”,但我的态度很鲜明,对邪教徒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②电视剧《老有所依》直面“养老困局”,用感人故事探讨了养老问题的不同侧面,被观众评为哀而不伤的作品。
③家风是读懂中国文化密码的一本书,良好家风是无声的教诲,无论岁月如何更迭,从来没有情随事迁的陌生感,始终在人们精神血液中绵延流淌。
④为什么人言可畏?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那是一种铄石流金的力量。
⑤今年春季,该市城区的快餐零售额达3.68亿元,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营销策略,中式快餐销售仍然不温不火。
⑥艰苦创业时往往能够筚路蓝缕、克勤克俭;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就会疏于律己,不再朝乾夕惕,而是用暮气取代朝气。
A. ②⑤ B. ②③ C. ①③ D. ④⑥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31周岁,对于任何一名游泳运动员而言,都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年纪,而菲尔普斯克服了这一切,在里约奥运会上仍拿下了4枚金牌,创造了奥运历史上奖牌和金牌最多的纪录。
②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绘声绘色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
③我跟他认识,也有几年了,但除了见面点头,几句寒暄,就没有别的,因此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④今年暑假,我和几个小伙伴几经艰辛,终于登上了西岳华山绝顶。立于巅峰,放目远眺,天无涯际,我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⑤泛舟在美丽的漓江上,只见江水浩浩荡荡,两岸丛山叠峰,各具神态,令人目不交睫,身在其中,倍感奇趣横生。
⑥及至事过境迁,文化传统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请柬:新居落成,明天搬迁,特于寒舍备下薄酒,恭请您的光临。
B.致歉:获悉母校华诞,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留言: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D.启事:本栏目长期公开征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期待您的支持。
5、下列特殊句式不一致的是( )
A.复驾言兮焉求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既自以心为形役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C.且臣少仕伪朝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D.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齐谐者,志怪者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什么是区块链?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区块链如何创造信任与合作机制,深入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就能够看得更加清楚。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任互联网”的转变;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能够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相互合作的范围。总体而言,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来创造价值,它能保证所有信息数字化并实时共享,从而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使得离散程度高、管理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的多方主体仍能有效
(摘编自李拯《区块链,换道超车的突破口》,《人民日报》2019年11月4日)
材料二: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以来,国际上大型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和实体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投入,区块链的巨大应用价值开始显现。例如,摩根大通基于区块链系统发行与美元等值的JPMCoin,提供给体系内的金融机构使用。6月18日,以Facebook为首的Libra(天秤币)协会发布白皮书,宣布将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数字)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吸引了全球的注意。
我国是这场变革的重要引领者。中国移动支付的体系在普及性和先进性方面全球遥遥领先,极大地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中国学界和业界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中国信通院2019年1月发布的《区块链专利态势白皮书1.0版》显示,目前的区块链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英国、韩国。中国的阿里巴巴、中国联通、腾讯等七家公司均跻身2018全球区块链专利申请人前20名。2018年全球前50个最有影响力的区块链顶尖学者中,30%来自美国,28%来自中国,42%则来自其他国家。尽管如此,我国仍然面临科研资金投入不足、产学研联动不够等问题,也远远还没有形成强大技术壁垒。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已成为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摘编自于佳宁《加快区块链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经济参考报》2019年10月30日)
材料三:
随着技术进步和认识深化,区块链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人们开始探索其综合应用价值,区块链技术开始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如在医疗领域,区块链技术赋能医保平台,初步实现医疗电子发票的可追溯、实时查看、防篡改、防造假。
应该说,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开放透明、难以篡改、开放互联、易于追溯、算法信任等优势,在数字金融、公共服务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一步,我国应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从应用方向看,除在数字金融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应用之外,应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其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积极作用,赋能实体经济,惠及民生领域。从应用形式看,根据可扩展节点范围,区块链分为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和侧链四种应用形态,联盟链或将成为未来区块链应用的主要形式,应逐步解决链上链下数据协同等问题,重点加强对联盟链的研究和开发。同时,要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顶层规划和制度安排,加速底层平台、业务应用等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一方面以此更好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杜绝借机神化、炒作区块链。
(摘编自董希森《发展区块链技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1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区块链的内涵与应用两个层面加以表述,层次清晰;材料二以举例和列数字展现区块链的应用,表明了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与问题。
B.作为分布式共享账本和数据库的区块链能够有效拓展人类相互合作的范围,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形式,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
C.2018年全球前50个最有影响力的区块链顶尖学者中,中国占据28%席位,说明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出来。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区块链能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很大作用,中国虽是引领者,也面临诸多挑战。
【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区块链研究和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声“_____________”。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鲲”“鹏”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征意象,更多地承载着人类超越自身的精神品格。请从你学过的古诗文中填写两句有关“鲲”“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但实际上也是仕途失意时的自慰之辞。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描摹色彩,用语简省,寥寥几字,就将红日初升、霞光四射的情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假如你登上了岳阳楼,你可以引用唐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绘登楼所见的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判断句概括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夸张手法在古代诗词中起着重要作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这一手法描写周瑜卓越战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草木的衰荣常常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结,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
10、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以人仿佛能触摸星辰、内心感到惶恐来写蜀道之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在《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自己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动静对比之美,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树林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博大的胸襟和美好心愿的名句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当游客触景生情、感叹人生短暂时,苏轼用辩证的观点劝慰说:“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李煜在《虞美人》中,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满腔愁绪的一句是“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拔剑抚拭等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表现他对往昔抗金生活的怀念。
(2)荀子在《劝学》中用系列比喻论述学习重在积累,以“________ ,________”两句阐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3)韩愈在《师说》中用有的人在学习上对孩子与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其行为的自相矛盾,其中对孩子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绮罗香•咏春雨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①。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②。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注】①钿车:古代妇女乘坐的华丽车辆。杜陵:汉宣帝陵墓,位于今西安市东南,是唐代郊游胜地之一。这里泛指游乐处。②谢娘,妇女的泛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粉重”两句词人以工丽之笔写出了春雨中的动人情态,一“惊”一“喜”也表达了诗人对春雨滋润大地的惊喜和愉悦之情。
B.下片前三句,化用了唐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写出了春雨中江头野渡,暮色凄清之景。
C.本词上阕写春雨中庭院的景象,最后三句写春雨对人事出行的影响,并由此承上启下,引出下阕对郊野景象的描写。
D.“新绿生”“落红流”,景中暗含“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的哀怨;也蕴含着美好的东西都难以永存的深刻哲理。
【2】宋代文学家姚铉曾说:“赋水不当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也。”本词“咏春雨”恰恰符合这一创作理念,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做到的?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大纯墓表①
闽县郑君讳际熙,字大纯,为人介节而敦谊,勤学而远志,年三十六,终于举人,而士知其生平者,靡弗思焉。君初为诸生,家甚贫,借得人地才丈许,编茅以居,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而妻子食薯蓣,君意顾充然。邻有吴生者,亦介士,死至不能殓。君重其节,独往手殡之。将去,顾见吴生母老惫衣破,即解衣与母。母知君无馀衣,弗忍受也。君置衣室中趋出。
君既中乡试,将试京师,行过苏州。或告之曰:“有闽某举人至此,发狂疾,忽詈②大吏。吏系之,祸不测矣。”君瞿然曰:“吾友也!”即谢同行者,步就其系所,为供医药,饭羹至便溺皆君掖③之。适君有所识贵人至苏州,求为之解,某始得释。君即护之南行,至乍浦,乃遇其家人,君与别去。于是君往来苏州月馀,失会试期,不得与。
君文章高厉越俗,其乡举为乾隆丙子科。同考④知龙溪县阳湖吴某得君文大喜,以冠所得士。及君见吴君,吴君曰:“吾不必见生,见生文,知生必奇士也。然已矣!生文品太峻,终不可与庸愚争福。”君自是三值会试,一以友故不及赴,再绌于有司。君意不自得,遂不试,往主漳州云阳书院,归谒吴君于龙溪,遂于龙溪卒。
君有弟字曰大章,少与君同学,同执家苦,长而同有名。君殁八年,大章登进士为编修。去年,余与大章同纂修《四库全书》。大章日见余,每如欲有言而止。今秋,余疾请假,大章乃凄然曰:“世好文者多矣,莫若吾兄。吾兄鄙夷凡近人,而追慕古人,则忘寝食、弃人事,以求其文之用意。惜乎不见君文,吾兄必爱之也。今吾兄没十四年矣,君又将去,安得君文传之?”余为恻焉。昔吾乡方望溪宗伯与兄百川先生至友爱,百川死而宗伯贵。吾乡前辈皆告余:宗伯与人言,一及百川,未尝不流涕也。今大章何以异是!
大纯学行皆卓然,虽生不遇,表其墓宜可以劝后人。余固不惮为辞,而大章之志,则亦益可悲矣。君无子,其诗文日《浩波集》,大章为镌行之。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刑部郎中桐城姚鼐撰。
(《惜抱轩文集》卷十一)
(注释)①墓表: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碑文。②詈:骂。③掖:扶持。④同考:明清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阅卷的官员。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谢同行者 谢:辞别 B.君置衣室中趋出 趋:疾走
C.君自是三值会试 值:遇上 D.百川死而宗伯贵 贵:看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靡弗思焉 余为恻焉
B.虽奔走营米以奉父母 以求其文之用意
C.长而同有名 每如欲有言而止
D.余固不惮为辞 大章为镌行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 于 举 人 终 于 成 为 举 人
B.世好文者多矣,莫若吾兄 世上喜好文章的人很多,没有谁比得上我的兄长
C.再绌于有司 两次被官吏排除在外
D.君 意 顾 充 然 郑 君 却 觉 得 很 满 足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生文品太峻,终不可与庸愚争福。
②今大章何以异是!
【5】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姚鼐为郑大纯撰写墓表的原因。
【6】郑大纯的学行符合《论语》中“君子”的标准,请从下面两则中任选其一,并结合上文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①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②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15、请概括说明本套语文试卷的考试结构和内容。(一百字左右)。(6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