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加点字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亦将有感于斯文 B.凌万顷之茫然

    C.挟飞仙以遨游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邂逅集》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罗齐备。

    B.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C.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特别是正在实施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

    D.专家说,这部外国影片排片场次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该片通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专线放映,没有通过常规发行路线。

  •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胡适之先生一生将“自由、平等、民主”作为自己奋斗的社会理想,令人折服。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先生的政治思想。尽管他的主张在今天有许多值得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型国家,决不能以意识形态作为对历史人物的依据。

    A.一蹶不振 商榷 评头品足

    B.付诸东流 商定 评头品足

    C.付诸东流 商榷 盖棺定论

    D.一蹶不振 商定 盖棺定论

  •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许褚斩杀了在官渡之战中帮助曹操取胜的许攸,曹操严厉责怪许褚,并令人厚葬许攸,说明他对失去贤才谋士的极度痛惜。

    B.《呐喊》中收入了包括鲁迅先生《药》《阿Q正传》《社戏》《故乡》《孔乙己》《一件小事》等15部小说。

    C.《茶馆》中,改良后的裕泰茶馆准备第二天开张。李二抱怨人手太少,王淑芬说“早晚不是累死,就是被炮轰死”,这透露出他们对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D.《欧也妮•葛朗台》中,索漠小城里势均力敌的克罗旭和德•格拉桑两个家族对欧也妮展开了争夺,他们都看中了她的单纯与风韵,倾心于她天使般的品格。

    E.《老人与海》中,作者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丰富的联想,表现了老人在茫茫大海上捕鱼时内心的自豪感和孤独感,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无,悲不几时   知:知觉   吾与之共越国之事 知:管理

    B. 年四岁,舅夺母志   行:经历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 行:将要

    C. 秦军去,遂救邯郸,存赵。 解:撤退 今有一言,可以燕国之患 解:消除

    D. 内立法度,务耕织,守战之具 修:修整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能 修:修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文化传统而言,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

    B. 当今社会,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是维护传统礼仪,力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C. 一批饱学之士总是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浩如烟海、门类繁杂的中国文化的工作。

    D. 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B. 文章前两段分别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

    C. 文章结尾处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文化的相关问题,这样写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发读者思考,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D. 文章第二段对比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包含了对二者的褒贬评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中,“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一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这与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B. 之所以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一个成功范例,关键是因为汉语白话文学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

    C. 晚清至20世纪,中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的事实,增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关键问题的复杂程度。

    D. 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才能深刻理解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同时也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作者针对“有所待”的在宇宙中自由翱翔,用两句话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能无惑 ?”一致。

  • 8、补写出空缺的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慨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行健,________

    (5)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6)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美貌被其他歌伎妒忌的一句是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 中通过描写宫女头发,从而表现宫女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自古猛禽不与凡鸟同群,表现了屈原决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保持高洁品格的心志。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宫车隆隆驰过而不如所往,同时写出了宫女们的倾听之态,暗示了她们的心理。

    (3)雁春天北飞,秋天南飞,候时去来,故称归雁。它常被古代的诗人用在诗词中以寄托包括思乡之情在内的多种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雎》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先秦时期的婚姻观。

    (2)《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三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____________”论证了人必须经历过挫折和困苦才能有所作为的观点。

    (2)《邹忌齐王纳谏》中,齐王为鼓励臣民谏言,设立了上、中、下三等赏赐。其中,____________受下等赏赐。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天台僧

    贾岛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

    (注)华顶:浙江天台山主峰名。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诗人梦到天台僧一路远行回到天台山,照应了题目中的“送”,情真意切。

    B.第二句追忆了天台僧当时自岳阳乘船赶来的情景,与首句离别形成对比,更显伤感。

    C.颔联通过写天台僧的饮食和参禅,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严格自律、坚持修行的僧人形象。

    D.尾联写天台僧心无别念,唯保留了诗章之好,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僧心性淡泊的肯定。

    2本诗的第三联和“杨柳岸,晓风残月”均为写景之句,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其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

    [宋]曾巩

    ①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当善其驱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布策而已,又当知其用而各尽其法。而五礼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矣。噫!何其烦且劳如是!然古之学者必能此,亦可谓难□。

    ②然习其射御于礼,习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武备固修矣。其于家有塾,于党有庠,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教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度,几杖有铭,盘杆有戒。在舆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颂》之乐。而非其故,琴瑟未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动于四体,达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

    ③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乐》”。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颂》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今学士大夫之于持其身、养其性,凡有待于外者皆不能具,得之于内者又皆略其事,可谓简且易矣。然所以求其放心,伐其邪气,而成文武之材,就道德之实者,岂不难哉!此予所以惧不至于君子而入于小人也。

    ④夫有待于外者,余既力不足,而于琴窃有志焉久矣,然患其莫余授也。治平三年夏,得洪君于京师,始合同舍之士,听其琴于相国寺之维摩院。洪君之于琴,非特能其音,又能其意者也。予将就学焉,故道予之所慕于古者,庶乎其有以自发也。同舍之士,丁宝臣元珍、郑穆闳中、孙觉莘老、林希子中,而予曾巩子固也。洪君名规,字方叔,以文学吏事称于世云。

    (选自《曾巩集》,有删改)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哉

    B.矣

    C.焉

    D.也

    【2】简要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先贤学者学习实践“五礼”和“六乐”,待人处事,一言一行,其礼仪规范皆发自内心,礼仪修养细致入微。

    B.孔子认为乐可以用来矫正一个人偏狭的性情然后使他们进入中正的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最终成就在于乐。

    C.作者通过“古之学者”与“今学士大夫”的对比,强调欲成为君子需倚靠礼乐来形成礼仪规范,兼修内心,养成高尚品德。

    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议论、抒情相结合,作者纵论古今,富有学者气息,对礼乐的态度也可见作者恭谨、严肃的一面。

    【4】“噫!古之学者,其役之于内外以持其心、养其性者,至于如此,此君子所以爱,日而自强不息,以求至乎极也。然其习之有素,闲之有具如此,则求其放心,伐其邪气,而成文武之材,就道德之实者,可谓易矣。”为选文中删去的一段,请问该段文字放在哪两段之间更合适?( )

    A.①②段之间

    B.②③段之间

    C.③④段之间

    D.④段之后

    【5】概括本文写作意图。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代表“中国速度”的复兴号高铁动车,其质量控制之道,源自春秋经典《礼记》中的“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彰显“东方之冠,鼎盛中华”气质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采用了千年敦煌壁画中的斗拱元素;执政党的理论学习要具有三种境界,源自清代学者王国维的“境界说”……

      阅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