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的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转注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前端抓拍机上传的抓拍人脸图片对在逃人员进行实时比对,并及时通知现场安保人员,让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②4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叱咤风云的奋斗赞歌。
③特朗普的一番话,把博闻强记的主持人都绕晕了,他前一天还大谈贸易战,但一天后又公开否认这是贸易战,说只是一次小冲突。
④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合了山水、楼台、亭阁等建筑和花草树木这些必不可少的自然美景元素,水木清华,格调雅致,无疑是一个充满美学气息的艺术品。
⑤尽管各国的植树节没有统一规定的日期,但许多人自发走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栽种一片新绿;就连各国政要也都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呼吁大家保护绿色家园。
⑥八项规定虽然只有600余字,却微言大义、短小精悍、直指要害,体现了我们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精准的问题意识,通过“小切口”实现了“大风气”的转变。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千万) 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囤积)
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养育)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停留)
B.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恩惠) 疆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忧患)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怠慢) 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迎合)
C.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许配,允嫁) 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一跃而上)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期许) 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聘问)
D.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取胜)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分条陈述)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登上) 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废弃)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民歌,自《周南》至《豳风》,共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
B. “齐宣王”,春秋时齐国国君,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春秋五霸”。
C. “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D. “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为“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称国家。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皭然(jiào) 汶汶(wén) 啜其醨(lí) 博闻强志(qiánɡ)
B.温蠖(huò) 诡辩(ɡuǐ) 帝喾(ɡù) 眷顾楚国(juàn)
C.憔悴(cuì) 惨怛(dá) 枯槁(ɡǎo) 靡不毕见(xiàn)
D.濯淖(nào) 屈匄(ɡài) 属草稿(zhǔ) 谗谄(xiàn)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3分)( )
A. 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说是活脱相似。
B. 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 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 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 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 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 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 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 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也认可这一观点。
C. 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 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以“________,________”,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的比喻,形象地说明道理。
(2)《蜀道难》中,李白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先民们开通蜀道的历史。
(3)琴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之一,“琴”字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景物描写边塞悲凉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的《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7)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比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9)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大话西游》中这段台词已成为经典,然而早在唐时,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这种追悔莫及的心情。
(2)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和自身命运的坎坷,极其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恸。
(3) 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一句直接表现诗人和朋友在告别时被远处传来的琵琶声深深吸引的情景。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文中就以其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历来为人称道,但也有古人对此持有异议。苏洵在《六国论》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评价此事。
(3)《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此典以明志。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一个人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穿越时空,写从此时想象到彼时,又从彼时回忆起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哀江头①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释:①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抓获。第二年春,杜甫脱逃,沿长安曾经的风景胜地“曲江”潜行,因事感怀,创作此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一、二句“吞声”“潜行”二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心中悲愤压抑、愁肠百结、有苦难言的无奈情感。
B.诗歌五、六句写诗人回想起当年霓彩旗帜飘扬、御驾游苑时车驾豪华奢侈、珠光宝气映得花木也五光十色绚丽无比、苑中的花草树木朝气蓬勃、万物生辉的情景。
C.诗歌七、八句用班婕妤不愿与君王同辇的典故,与杨贵妃形成比照,直抒胸臆,批判唐明皇与杨贵妃二人纵情声色误国,致使国家趋于衰亡。
D.诗歌九至十二句写才人们仰射高空,正好射中比翼双飞的鸟。可惜,这精湛的技艺不是用来维护天下的太平和国家的统一,而仅仅是为了博得杨贵妃的粲然“一笑”。
【2】“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下列诗句运用此手法的一项是( )
A.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燕歌行》)
B.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C.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客至》)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3】诗歌最后两句:“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讳晔,字日华。于检校工部尚书讳托之曾孙,武昌县令讳郴之孙,赠太仆少卿讳偃之第三子,于修为叔父。修不幸幼孤,依于叔父而长焉。欧阳氏世家江南,伪唐李氏时为庐陵大族。公咸平三年举进士甲科,历南雄州判官,随、阆二州推官,江陵府掌书记,拜太子中允、太常丞博士、尚书屯田、都官二员外郎,享年七十有九,终于家。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公)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然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手,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公娶范氏,封福昌县君。子男四人,长曰宗颜,次曰宗闵,其二早亡。女一人,适张氏,亦早亡。铭曰:
公之明足以决于事,爱足以恩于人,仁足以施其族,清足以洁其身。
(选自欧阳修《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B.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C.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宜/而赈民/则吾不衡妆
D.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不言、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用以表达尊重和敬仰。古代人经常“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B.县君,中国古代给予女性的封号。晋朝时已经使用这种封号,唐朝封五品官的母亲、妻子为县君,宋元沿置。
C.适,本义是往、至,女子到夫家意即女子出嫁,如《孔雀东南飞》“始适还家门”。“适”与“嫁”有等级区别。
D.铭,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文体,“志”用韵文概括全篇,“铭”用散文撰写。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晔出身不凡,仁爱亲人。他祖上是当地大族,世代为官,他本人也历任多种官职,抚养欧阳修长大,叔侄情深。
B.欧阳晔廉洁自持,重视道义。在他还是平民时,对于不符合道义的馈赠就不会接受;做官之后更是对贿赂果断拒绝。
C.欧阳晔为官正直,不畏豪贵。陈尧咨直接让转运使赶走欧阳晔,是因为只有欧阳晔不同意用他铸造的钱币代替官银。
D.欧阳晔决事智慧,受民爱戴。他颇有政能,长于决断,能据日常习惯找出疑难案件真凶,深受百姓爱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2)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
【5】作为推官,面对寺僧行贿,欧阳晔为何是“笑曰”?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亲爱的考生,当你们奋笔疾书,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奋然前行的日子里,也是在今天,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如期而至。
材料一:央广网北京6月18日消息(记者潘毅)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18日)是端午节,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划龙舟、吃粽子、浴兰汤是端午节最鲜明的标志。在2009年9月,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五年前的端午节,恰逢神舟十号飞船在轨运行期间。飞船发射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示有关方面,一定要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粽子,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端午节。
材料二:新华网武汉6月23日电(吴文华)6月14日晚,“中国端午•诗意宜昌”端午诗会在湖北宜昌成功举行。吉狄马加、叶延滨、瞿弦和、徐涛等数十位诗人、朗诵家以诗的名义在宜昌集结,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诗歌盛宴。
材料三:一位名叫“大同社会smile”的网友留言:一过端午节,就不由得想起伟大诗人屈原,更感动他的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端午节”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