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凉山州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小长假,高速公路又迎来了拥堵高峰,让人毫发不爽

    B. 灯光戛然而止,舞台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她空灵的歌声却悠悠传来。

    C. 茱萸湾公园里的小动物们,或爬树,或觅食,活灵活现,可爱极了!

    D. 有评论者认为电影《驴得水》讽刺社会鞭辟入里,剖析人性淋漓尽致,值得一看。

     

  • 2、诗词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首联“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颔联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战争残酷的象征意义。

    C.颈联中描写了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也是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尾联表达了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的思想感情。

  • 3、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一项是(        

    尊敬的老师:

    您好!收到您惠赠给我的大作,心里十分高兴,连夜拜读,如在海滩上拾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您嘱咐我给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敬请原谅。

    A.惠赠

    B.拜读

    C.大作

    D.八斗之才

  •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多”“卧听”“山茶”(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形容词、动词、名词)

    B.“长夜漫漫”“年轻舵手”“放下包袱”(这三个短语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没有语病)

    D.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广泛,让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宽,早已超越了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和汉语教材的“老三样”。(缺主语,删去“随着”或“让”)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踬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无来。”濂稽首。至明年万寿节前数日,上曰:“宋先生其来乎?”盖忘前语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风乎?”使使视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视之家,濂方与乡人会饮赋诗。上闻大怒,命即其家斩之。已而,入宫。上食,孝慈命左右置蔬膳于侧,上问:“后何为食蔬?”曰:“闻宋先生今日赐死,故为蔬食,以资冥福。”上感悟,遽起,命驾前双马驰赦之,曰:“不及罪死。”前使阻风钱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则已绑至市矣,宣诏得免。久之其孙慎获罪复执来京将杀之。后复力救曰:“田舍翁请一先生尚有终始,濂教太子诸王,可无师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选自明代王鏊《王文恪公笔记》,有删减)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 ②万寿节:古代君主的生日。 ③恩数犹洽:依然蒙受皇恩。 ④陟:登。 ⑤踬:跌倒。 ⑥稽首:跪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⑦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 ⑧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阴冥所享之福。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濂稽首_____

    使使视之家_____

    已而,入宫_____

    前使_____

    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划3处)

    久 之 其 孙 慎 获 罪 复 执 来 京 将 杀 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宋先生其来乎?

    ②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致仕。

    4孝慈皇后的劝谏使宋濂两次免死,她两次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

    1下列四首诗与《春思》体裁相近的是(   

    A. 《春望》   B. 《月下独酌》

    C. 《夜雨寄北》   D. 《观沧海》

    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体现出怎样的特点?

    3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各类科研信息息万变,稍zòng即逝。如果还按以前的模式按bù就班,而不增强科研敏感,就有可能与重大科技创新机遇擦肩而过。   。我国微生物专家高福有高度的科研敏感,借助渊博的知识,不久前发布寨卡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2014年,在埃博拉疫情来势汹时临危受命,远赴两非国家塞拉利昂,投入了一场与病毒对抗的鏖战。

    (l)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zòng即逝_________ ②按bù就班_________

    息万变___________   ④来势_________

    (2)为使上下文衔接顺畅,文中划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______

    A.科研敏感离不开社会责任感,而其背后是长期的坚守和科学积淀。

    B.科研敏感离不开长期的坚守和科学积淀,而其背后是社会责任感。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4)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出师表》中     一句表明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

    (8)在《论语十则》里与唐太宗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窗

    何立文

      ⑴家里距学校大约三公里。早上七点,儿子从地下室推出那辆旧自行车,透过后阳台窗玻璃,我目送儿子的白色校服慢慢消失在小区道路的拐角。闭上眼睛,我能想象他弓着背蹬着自行车,出了小区西大门,在竹山路上汇入早起车流中的情景。第一个红绿灯前,儿子单脚着地,一会儿,绿灯亮起,他左拐进入仙来大道,前行四五百米后右拐上五一大道,再往前行驶,拐入北湖路,最后与众多白色校服一起涌入第四中学大门,在停车棚里锁好车子,背着沉重的书包爬上初中部教学楼四楼,开始一天的紧张学习。

      ⑵儿子上学的交通方式,我们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骑自行车最好。一来方便,二来借此锻炼身体。尽管儿子遗传了我胆小谨慎的性格,从不违反交通规则,但频发的交通事故还是让我担忧。碰上一个醉酒的或者情绪失控的司机,正常行走的人都往往遭殃,这种事情还少吗?我曾经把我的担忧告诉妻子,她总笑我杞人忧天,说要是这样,难道你打算天天接送?儿子一天天长大,总有一天离开我们去远方发展,这点独立自理能力都没有,能成吗?妻子虽然说得有理,我还是有点放不下。

      ⑶每天早上,儿子换鞋出门时,我总叮嘱他小心点,注意安全。好在儿子对我的唠叨并没有表示反感,一面答应着,一面噔噔噔下楼去了。有一件事说出来可能会觉得很好笑——儿子刚学会骑车,我教他横穿斑马线时下来推着车走。我的理由是,车来车往的,这样更保险。

      ⑷下雨时,儿子试探着问,爸爸,可以送我一下吗?我正犹豫,妻子看了看外面说,这么点雨,自己披个雨衣骑车去。儿子只好穿上雨靴,噔噔噔下楼去了。透过玻璃,隔了几分钟,才看见儿子推出自行车,原来他在地下室罩好了雨衣再出来的。密密雨丝中,儿子的黄色雨衣一扭一扭地,渐渐消失在小区马路的拐角。我默念着,儿子,你慢点,雨天路滑,车来车往,眼睛灵活点。突然又有点后悔,明明有车子,干吗不送一下呢?买了车子干什么的,不就图个方便吗?妻子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孩子正在长身体,吃这点苦算什么,应该锻炼锻炼。她说得很在理,我上学时家里穷,雨靴都没有,不是光脚步行五公里去学校吗?可不知为什么,想象儿子吃力地蹬车的样子,我还是有点心酸。雨越下越大。一下子就模糊了视线。雨刮器频繁滑动,为我暂时打开一个透明的空间。气温还徘徊在十度以下,我打开空调,暖气回旋在狭小的车厢里。再次想起儿子,我感到十分愧疚。

      ⑸放学时间到了,我一边准备晚饭,一边幻想着儿子收拾书包,下楼,开锁,上车,与同学说笑着出学校大门的情形。抽油烟机的轰鸣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饭菜准备好了,我守在后窗前,静静等待那个熟悉的身影。直到看见儿子从小区马路的缓坡上拐下来,我才长吁一口气,朝客厅里的妻子喊,儿子回来了,开饭。偶尔老师拖堂,迟迟未见儿子回来,我就干脆趴在窗台上张望。邻居小孩陆陆续续回来了,儿子在哪儿呢?这会儿出了学校大门没?自行车没出什么问题吧?好容易看见儿子与他的自行车,便高喊:浩然,浩然,快点回家。这小子倒好,天生一股子沉静,答应着,照例慢腾腾锁好车子,踩扁一个牛奶盒或者踢飞一颗石子,才咚咚咚上楼。

      ⑹有几次,不知为何,儿子回来很晚。

      ⑺我靠在窗台上,路灯下三三两两的人影闪过,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挎着皮包、塞着耳机的少女,头戴安全帽、骑着摩托车的农民工……就是不见儿子和他的自行车。他在哪呢?难道又是老师拖堂?还是他与同学在路上玩耍,忘记了时间?不可能,从进入初中起,儿子变得格外珍惜时间,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他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路上。那么,难道他在路上摔跤了,或是被人碰倒了,受伤了?上星期的一天,他告诉我摔了一跤,说完,他挽起裤脚,给我看那青紫的伤处。我一再叮嘱他要小心,可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不摔一跤吧?那么,他现在是否正一瘸一拐地推着自行车行走在晚归的人群中呢?

      ⑻我在后阳台上来回走着,朝窗玻璃哈气,反复写下儿子的名字。不一会儿,那些字便模糊成一团水渍。时钟滴答滴答地响着,最后,我真想下去看看,说不定真的在路上接着儿子了,还能帮他背书包、推车子。妻子一边拖地一边说,再等等,没事的。又过了几分钟,菜都要凉了,我推开后窗,终于看见儿子。一切正常,儿子稍稍偏一下车头,自行车便轻巧地滑到地下室门前,我紧绷的神经才松弛下来。

      ⑼我借以容身守望儿子的地方,确切说应该是一个不到三平米的小阳台。作为厨房的有效延伸,里面放满了大米、食用油、面条、米粉……可以说充满物质主义的气息。可我喜欢待在这儿。拉开窗帘,有时仰望灰暗的天空,看对面楼里的老头儿倚在阳台上抽烟,更多时候俯视小区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这些人影中辨认那个熟悉的瘦小身影。那是我血脉里回响的强音,从他身上,我总能看见自己遥远、模糊的童年。

      ⑽很多时候,我真的很感激这个后窗。作为房子的一小部分,它朝北微微凸起,伸向天空,仿佛一只精巧的耳朵。借助这只耳朵,我听风观雨,俯瞰地上的树木与花草,在市声中守候儿子的归来,安享世俗生活带给我的作为一个普遍父亲的爱与痛。每个人都有秘密。这个狭小空间里,存储着我太多难以言说的心事,若干年后,必将成为回忆的富矿。耳朵与倾听,恰好构成一对生动的隐喻。夜幕降临,视线所及处,我与儿子的身影重叠、交织。

      ⑾没想到,儿子似乎也洞悉了后窗的秘密。每次出差,我拉着行李箱走上大路时,他总从窗户后面伸出头,叫爸爸。平常日子,并不觉得这个音节有何异样,甚至忽略了它的存在,对儿子的称呼只是回之一个淡淡的“嗯”。然而后窗里的一声爸爸,却成了我在外面无数个孤寂日夜的提神咖啡,耳畔响起时,总能熨平客居的寂寥,温暖周身血液。

      ⑿以前,对父母的牵挂总是不解,觉得自己在外面好好的,父母瞎操什么心呢?为人父了,才明白我们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孩子。光阴流逝,白发苍苍的他们可以视而不见。

      ⒀儿子渐渐长大,再过两年,身高可能就超过我了。外面的世界属于他们,时间的脚步是挡不住的,羽翼丰满的一天他将离开我们,离开这个家,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我能想见那时的模样——一个须发皆白的父亲,安静地站在后窗,暮色苍茫中守候儿子的归来。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人忧天   ②愧   ③水   ④

    2后窗中无数次的凝眸和情溢于中的想象展示无私而厚重的父爱。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最让你感动的两次。

    3作者每天牵挂着孩子的安危,为什么还选择让孩子骑自行车上学呢?

    4成功的人物描写总是能捕捉到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请赏析下面句子的精妙之处。(任选其一即可)

    ①我在后阳台上来回走着,朝窗玻璃哈气,反复写下儿子的名字。不一会儿,那些字便模糊成一团水渍。

    ②我默念着,儿子,你慢点,雨天路滑,车来车往,眼睛灵活点。突然又有点后悔,明明有车子,干吗不送一下呢?买了车子干什么的,不就图个方便吗?

    5一个不到三平米的小阳台,为什么作者说“若干年后,这个狭小空间必将成为回忆的富矿”?

    6我们上学期曾学过一篇描写父爱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和题目是什么?同是描写无私而厚重的父爱的文章,二者描写的角度有何不同?

    7这篇文章道出了天下为人父母者久郁于心而又无以表达于外的心声,也会帮助我们寻觅出生命中那些平实而温馨的记忆,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

  • 10、文房四宝

    ①“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笔、墨、纸、砚为文房所用,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南宋初年,陆游甚至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a)“文房四宝”品类繁多,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②毛笔,据说是秦朝大将军蒙恬创制的。(b)实际上,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这是汉文帝时的产物。毛笔的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健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c)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整;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毛笔产地,唐宋时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笔,为无上佳品。“千金求买市中无。”明清以后,为浙江湖州所产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③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墓》上说:西周“郡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砚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后代的墨确是提烟所成,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熏加黄明和麝香、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时河北易州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为最佳,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徽州,改进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徽墨的特点是:“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施以五彩,精美异常。

    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麻制的纸。东汉蔡伦采用多种材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的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楮、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棉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墨水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⑤砚,西汉时即已使用,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端溪,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d)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洮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取河泥,反复淘洗,过滤,烧制成砚。

    ⑥文房四宝不仅有实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品。

    【1】下列对文中四个划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分类别     (c)下定义     (d)打比方

    B.(b)举例子     (c)作诠释     (d)打比方

    C.(a)分类别     (c)作诠释     (d)引资料

    D.(a)分类别     (b)举例子     (d)引资料

    【2】下列与“文房四宝”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是南宋诗人陆游对“文房四宝”的吟咏。

    B.“文房四宝”品类繁多,史上著称的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至今仍享有盛名。

    C.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一整套汉文帝时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均全。

    D.融汇了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形式的“文房四宝”,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

    【3】下列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选项是(     

    A.宣州所产“紫毫笔”唐宋时期千金难求,“湖笔”成为文房四宝名品则是在明清之后。

    B.歙砚与徽墨同产一地,歙砚细润如玉,扪之若婴儿之肌肤,被誉为“群砚之首”。

    C.宣纸“滑如春冰密如茧”,熟宣因为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D.避乱徽州的奚超父子改进了制墨方法,制成徽墨,使之“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 11、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各题。

    给大都市“降温”

    孙彦

    ①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人口聚居地气温不断上升,新的“火炉”城市不断涌现,能否找到给城市降温的方法已不仅仅关系到生活舒适与否,甚至已经变成了性命攸关的大事。

    ②与此同时,改变城市小气候的科学研究不断发展,一些科学家致力于给城市降温的有趣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③第一种方法可称为“自然控”。这类科学家从最简单的想法入手,借助风、冰、阳光、冷水等自然之力给城市降温,手段和方式极为有趣,却不失为很好的方法。

    ④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尽管有着接近冰点的全年平均气温,却也有着遭受高温和致命空气污染双重折磨的严酷的夏天。从2011年11月起,乌兰巴托的工程师们就开始了一个在城北一块面积为30公顷的土地上成片钻洞,并用水填满——他们称之为“冰盾”项目。工程师们设想,在冬季低温作用下,这些水在地下结成长约2米的大冰柱,到了夏天冰柱吸收热量后缓慢融化,为当地河流提供补给,滋养植物的生长,同时冷却吹向城市的热风。

    ⑤这个极富创意的“冰盾”项目真能驱走热浪吗?蒙古清洁空气基金会乌兰巴托项目协调官表示,该项目自实施后效果非常好,经气象部门测算,采取此措施后当地夏季平均气温降低了3℃左右。政府正打算在更大范围安装这种“自然空调”。她认为,任何一个大陆性气候城市,都能采用这种方法为城市降温。

    ⑥与“自然控”不同,“反射控”科学家沉迷于研究热量的反射与吸收,谋求切断城市升温的热源。

    ⑦早在19世纪早期,英国业余气象学家卢克·霍华德观察到伦敦气温比周围乡村要高2℃。由此他首次发现了城市发展对于当地气候的影响。这种热效应主要来自砖块、石板、水泥等建筑材料。它们白天吸收太阳的热量,夜晚再释放出来,这就是“城市热岛效应”。

    ⑧最近50年,“城市热岛效应”变得更为显著。希腊雅典大学的物理学家马特.桑塔瑞斯表示,现有的控温手段一一空调对于城市高温而言难辞其咎。继续单纯依赖空调不仅助推了“城市热岛效应”,还增加了能源消耗。

    ⑨基于此种认识,桑塔瑞斯认为要扭转城市越来越热的趋势,最为直接的方法是从源头上减少城市吸收的热量。桑塔瑞斯及其团队致力于研发一些特殊的路面和屋顶材料,让它们反射而不是吸收热量。桑塔瑞斯说,因为路面和屋顶占据了城市地表面积的一大半,减少它们储存的热量也就能够显著降低道路和建筑物表面的温度。

    ⑩实验表明,屋顶使用热反射材料的建筑可以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能耗。桑塔瑞斯及其团队最近实现了最大面积反射材料表面的城市试验:他在传统建筑材料中加入能反射红外波段热能的无机矿物颗粒。2010年,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这种改良路面被铺设在了雅典的佛斯霍斯公园。在之后的夏天,该公园的监测数据表明,改良后的路面比普通路面要凉爽约12℃桑塔瑞斯认为,公园的内部温度可因此下降近2℃。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科学家们分别采用了哪些方法来给大都市降温? 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请填写下表,完成归纳。

    降温方法

    基本原理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

    经气象部门测算,采取此措施后当地夏季平均气温降低了3℃左右

    3除上文所用方法,给大都市“降温”还有其他好方法吗?简述你的“金点子”。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就这样,我为自己做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600字左右。(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