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路线图和描述泉州港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共同印证了泉州港( )
A.海外贸易繁荣
B.文化广泛传播
C.政治外交荣耀
D.航海技术发达
2、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关于对当时世界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 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D. 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3、下列重大战役,发生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 黄海海战 B. 淞沪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淮海战役
4、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评价中的“改死了”指的是( )
A.美苏对峙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冷战开始
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一超多强”
B.两极对峙
C.多极化
D.全球化
6、《作坊中的日本》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对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消化进化”的重要事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并收取赋税
B.这一重大事件最终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
C.倡导“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D.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7、《战狼2》和《厉害了,我的国》的热播,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的撤侨场面和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充分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梦。下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8、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9、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 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开通
C. 昭君出塞 D. 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19年,我们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惠及中国和世界人民,推动中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共和国成立周年献礼。
A. 70
B. 75
C. 80
D. 85
11、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国际工人运动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次尝试
B.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 提出普选权的要求,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D. 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2、2019年是巴黎和会召开100周年。对该会议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B. 决定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C. 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与太平洋的秩序
D.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13、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已多次出现文化发展的迹象。作为文艺复兴的思想主题,人文主义照亮了欧洲启蒙运动的进程。五四新文化同样凸显了人文主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历史概念的多样性
B.历史进程的跨越性
C.历史解释的随意性
D.历史发展的延续性
14、2015年以来,欧洲遭遇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难民危机。欧委会因此呼吁成员国切实采取行动,共同承担安置难民的责任。欧委会呼吁的这些“成员国”所属的组织是( )
15、“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据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的做法是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无偿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允许农奴高价赎买土地 D.牺牲地主阶级利益,维护农民利益
16、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
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7、下图为英国漫画家悉德尼·乔治·施特鲁尼1945年9月3日所绘《新的旗帜》。对该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作者通过漫画告诫日本当政者,不要招惹英美西方强国
B.作者用枪管代替太阳光正是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讽刺
C.中间背着武士刀的士兵正象征着日本帝国主义穷兵黩武
D.众多枪管就是众多力量,它们一起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18、小红假期去南方旅游,在给小雨的邮件中写道:“我来到的这个城市,过去是鸦片战争被开放的港口,现在是经济特区,新中国变化可真大啊”你能帮助小雨猜出这是哪座城市吗?( )
A.深圳 B.广州 C.厦门 D.上海
19、“(这一事件)推翻了‘洪宪帝制’,埋葬了‘窃国大盗’┉┉然而国家政权最终没能发生革命性的转移,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无法根本性改变。”。“这一事件”是指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20、“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一说法今天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A.通讯技术
B.计算机网络
C.高新技术
D.学校教育
21、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2、《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________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________和约及战后安排,这就是巴黎和会
2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____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____,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____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____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4、公元前l046年,__________之战周武王打败商朝军队;公元前260年,__________之战秦国打败赵国军队。
25、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是: 。
(2)1935年,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3)从1968年起,日本开始了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为口号的明治维新。
(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同时为资本主义国家 提供了范例。
(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以 为背景创作了《英雄交响曲》,抒发了人们渴望光明、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26、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________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27、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起义;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8、原因: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 )严重制约了这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诚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29、内战爆发:
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________,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0、1945年成立的________,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的________,是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而建立的。
31、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希腊文明)
(1)谁主政时期,雅典的奴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就是什么?
(古罗马文明)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的成文法是什么?
(4)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的历法被称为么?
(古中国文朋)
(5)东汉时改进造纸工艺的人是谁?被称为“医圣”的名医是谁?
(6)被称为“诗圣”的唐朝诗人是谁?
(7)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32、改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强大的内动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哪一次少数民族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3)世界近代史上,哪两个国家的改革促使这两个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成为这两个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请写出其中一个国家改革的主要内容?
33、你怎样看待美国政府限制农产品生产和销毁农产品的措施?
34、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哪一事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同迷信进行斗争的人是人类的恩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摘自《伏尔泰语录》
(2)依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请举出两例受此观点影响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摘自《共产党宣言》
(3)材料三中的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在其科学理论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什么?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什么?为将中国“引到光明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