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时期的某诸侯国“以牛田”,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观察下图,该诸侯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1943年冬,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宣言
A.表明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宣布了日本法西斯最终走向失败的命运
C.确认中国拥有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D.承认中国有与美英等国完全平等的国际地位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使用的,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是
A.风力 B.煤炭 C.电力 D.石油
4、在解放战争中,被毛泽东称为“像一把尖刀一样扎入敌人胸膛”的军事行动是( )
A.青化砭战役 B.辽沈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千里跃进大别山
5、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伟大的外交家,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他在出席下列那次会议中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A. 万隆会议 B. 中共八大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遵义会议
6、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下列属于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
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④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政权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是指
A. 上海
B. 南昌
C. 遵义
D. 井冈山
8、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 唐朝创新中央官制
D.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9、人类文明交往,有和平交流、暴力冲突两种方式。以下属于和平交流方式的是( )
A. 布匿战争 B. 中俄雅克萨之战
C. 希波战争 D. 马可·波罗来华
10、“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
A. 避免战争、促进发展
B. 发展经济、赶超美国
C. 加强合作、对抗苏联
D. 提高地位、扩大影响
11、丁贤勇教授认为:“近代交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一方面改变着传统城乡经济格局、经济发展模式;另外一方面也影响着、推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这表明近代交通
A. 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B. 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步伐加快
C. 有利于中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D. 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较为广泛
12、“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大不列颠向日本宣战,三天以后,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至此一场全球战争形成了。”这种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德国闪击波兰
B.经济大危机爆发
C.德军突袭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13、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②“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其口号 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它的结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某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A.汤姆乘坐火车去旅行
B.珍妮坐飞机俯瞰伦敦美景
C.约翰驾驶汽车去上班
D.查理打电话问候好朋友
1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16、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就认为世界到了“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阶段。下列事件与此相关的是( )
A.美国日本结成同盟
B.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C.中国日本正式建交
D.日本推行单边外交
17、下列图表内容与“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有关,其中史实和结论对应恰当的是
A.A B.B C.C D.D
18、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 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 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 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 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19、“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们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这段材料出自(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20、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我们)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只欧盟军队、一种统一货币……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盟歌。‘欢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一评论的矛头指向( )
A. 欧洲一体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政治多极化 D. 贸易自由化
21、宋代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______、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22、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的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______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23、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24、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__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____________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25、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为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后,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提升北方军队战斗力。
(4)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干预经济调整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其核心是《 》。
26、1895年,《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构想的提出,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大大强化。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掌管侍卫、缉捕和刑狱。雍正帝设立中枢机构____,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28、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29、隋唐时期发明改进的水利灌溉工具__________以及农田耕作工具__________,都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0、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__________。1914年,_______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________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
31、20世纪前半期,欧洲经历了哪几次大规模战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32、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为巩固国家统一,基本解除了北方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对当时政治局势和民族关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或官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33、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反映,与经济、政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 则民族强。请回答:
(1)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古希腊雕刻艺术在公元前5世纪已 经达到相当高度,请列举一例。古罗马法律影响深远,其中《十二铜表法》具有怎样的地位?
(2)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城市化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在教育改革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社会的现实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下列人物为何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内涵?文化的发 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发展同样也对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全党全国 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4、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孙中山大事年表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主张“仿行西法以筹自强”
1894年11月 成立兴中会,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密谋广州起义
1905年8月 同盟会成立,被推举为总理,提出政治纲领
1905年起 先后组织惠州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但均遭失败
1913-1915年 连续发起了武力讨袁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1917-1918年 联合西南军阀,发动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
1920年 开始接受苏俄的帮助
1924年1月 提出新三民主义,并正式与共产党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24年11月 为和平统一中国,应冯玉祥邀请,抱病北上
1925年 病逝于北京
(1)根据大事年表,指出孙中山先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活动体现了其救国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出同盟会创办的地点
(2)根据大事年表,概括孙中山先生在辞去临时大总统之后的活动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3)根据以上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孙中山先生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