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丽水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关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幅图反映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扩展

    ②这幅图说明跨国公司的影响逐渐加大

    ③这幅图说明中国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

    ④我们应抵制国际名牌来保护本国产业

    ⑤国际名牌来华应遵守WTO的贸易规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 2、对下面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只会对美国的利益起到削弱作用

    B.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C. 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牵制

    D.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 3、近几年,我国上映了《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疯狂动物城》等一系列美国电影。这些经典影片诞生于美国电影业中心( )

    A. 纽约   B. 费城 

    C. 华盛顿   D. 好莱坞

     

  • 4、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 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 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 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 电影《甲午风云》

     

  • 5、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等最贴切的主题是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 6、如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 7、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陆的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元朝时我国( )

    ①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 ②陆路可通往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③海船开始大量使用指南针 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西欧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格局的最直接影响是( )

    A.使美苏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B.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

    C.苏联地位的削弱

    D.第三世界地位提高

  • 9、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铲除资本主义道路的障碍

    B.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

    C.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D.反对殖民扩张

  • 10、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为“新冷战”。下列关于新旧冷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 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 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   D. 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 11、“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科举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 12、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信息化、全球化   B.高速度、低通胀

    C.高速度、低失业率   D.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 13、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发生在2001年的是

    A.

    B.

    C.

    D.

  • 14、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A.时间和目的 B.方式和影响 C.背景和时间 D.方式和人物

  • 15、大型百集史诗电视剧《毛泽东》真实、客观地展现了一段伟人的辉煌人生,下列关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照片,按时间先后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 16、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1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千米。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己成为历史的记忆了。材料说明了

    A. 恐怖主义猖獗

    B. 环境问题严重

    C. 能源短缺

    D. 毒品走私泛滥

  • 17、毛泽东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我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这说明(

    A.南京国民政府阶级属性已改变

    B.国共两党领袖对抗日所见略同

    C.国共双方总结了百团大战经验

    D.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取得了成效

     

  • 18、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19、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加强的事件有哪些(   )

    A. 美国内战   B. 1861年改革   C. 大化改革   D. 法国大革命

     

  • 20、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多次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C.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元前221年_____(姓名)建立秦朝,是我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国家。

  • 22、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__

  • 23、_________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12月,俄罗斯11个原加盟共和国宣告建立_________,苏联解体。

  • 24、______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人太空;______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 25、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自然灾害

     

  • 26、从繁荣到危机:时间、开始国家、规模:________年10月下旬,________股票突然下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________及整个资本土义世界

  • 27、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28、今天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300万年前的________,而中国境内发现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_年。

     

  • 29、欧洲的联合: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成________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________共同体和________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________,简称“________”。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________,大大加快了________的进程。

  • 30、唐太宗时,高僧_____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宋真宗时辽宋议和,辽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此盟约为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   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

    (2)这次改革是效仿哪国的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3)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⑴ 技师瓦特在18世纪80年代的发明——

    ⑵ 飞机的发明者——

    ⑶ 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清洁能源——

    ⑷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 33、二战后,拉美经济曾出现强劲的发展,其原因有哪些?了解一下拉美现在的经济状况如何?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中国则与之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題。

    【西方近代化】

    材料一  15-18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嬗变,这是一个不断变革、充满活力的时代。欧美先进国家在这一世界性历史巨变中居于先导地位,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5—18世纪,影响近代欧洲“人心改变”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 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动因。写出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一项成就。

    【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3) 能够印证材料三中 “进而言教”的史实是什么?据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所呈现的特点?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