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在于( )
A.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B.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C.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
D.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举世闻名,其中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是
①印刷术
②造纸术
③指南针
④火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3、下图是被称为“梦幻工厂”的影城,它是( )
A. 好莱坞 B. 宝莱坞
C. 纽约 D. 洛杉矶
4、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
A.两极格局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多极化格局
5、秦始皇统治的十年间,他到最重要的地区巡游不下五次,最后一次持续了约10个月,体现了他对新版图的自豪感,也说明了他的勤政。他在巡游时乘坐的“车”在官方文件中的写法是( )
A B C D
6、近年来,英国违背美国意志加入亚投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对世界的贡献率超过美、欧、日,成为引人注目的国际力量。这都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C.欧洲一体化进程终止
D.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7、从世界历史看,国家强盛往往同法治相伴而生。3700多年前,统一全国法令,制定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并将法典条文刻于石柱,推动国家进入全盛时代的是
A.图特摩斯三世 B.汉谟拉比 C.亚历山大二世 D.查士丁尼一世
8、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的考虑是( )
A. 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 波兰的存在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 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D. 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9、下列对巴黎和会相关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B. 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委任统治”
D. 中国政府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0、苏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大清洗运动
11、对以下大事年表的正确解读是
A.两极格局民期对峙
B.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
C.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经济全球化联系加强
1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
A. 英国宪章运动 B. 俄国十月革命
C. 美国南北战争 D. 法国大革命
13、“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B. 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 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D.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14、《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神曲》的作者是
A. 但丁
B. 拉斐尔
C. 莎士比亚
D. 米开朗琪罗
15、“邓小平南方视察几乎产生了神话般的意义,他的谈话成了中国后来20年政治经济政策的蓝本。”以南方谈话为蓝本,我国做出的经济决策是
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C. 决定设置经济特区
D.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1921——192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签署了 ( )
A. 《四国条约》 B. 《五国公约》 C. 《凡尔赛和约》 D. 《九国公约》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第一个王朝”:“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8、“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材料中的“大战”是指凡尔登战役
B. 这场“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C. 战争是人类处理矛盾不可避免的手段
D. 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19、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 B. 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 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 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20、“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它”指的是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上海合作组织
21、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科举制强调以______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22、填空题
安徽是中国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
(1)程长庚是一位集艺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戏曲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___”
(2)明末清初,以徽州为中心集结了一大批画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___________”.
(3)风阳花鼓戏曲调鲜明、舞姿优美,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3、开普敦国际爵士音乐节在南非举行,这种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的音乐最早诞生于(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4、______年,秦朝建立,______年,明朝迁都北京。
25、公元八世纪到公元十七世纪,在亚洲中西部和北非地区曾经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帝国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6、受历史、__________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_________平等的权利。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_________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________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27、1936年,日本 _____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______策源地形成。
28、如果在百度引擎中输入关于渡江战役的“1949、湖口、江阴及 解放”的关键词,“ ”处应该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29、英国崛起的条件有地理条件优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商主义政策支持。
30、1919年________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6年,_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他的著作反映了顺应自然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道德经》是他的代表作,他是谁?在教学中提出因材施教的我国古代教育家是谁?
(2)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是什么?哪一部法律成为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3)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试分析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文化繁荣原因。
32、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
33、创新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力。
(1)是里程碑碑式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力的飞行器。
(3)使美国从大危机中复苏,并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
34、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幸(到达)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六十失台海,七十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收缩),每逢万寿必无疆。”
——1904年报人林白水讽刺慈禧太后70寿辰所作对联
材料二
材料三 “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香港媒体报道
材料四 “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
——新华社《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1)材料一中反问慈禧“何日幸圆明园”是因为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什么事件?此后,清政府开展了什么自救运动试图抵御外来侵略?“六十失台海”与哪场战争的失败有关?
(2)材料二中的地图分别反映出哪两次军事行动?这两幅图体现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哪一重要原因?
(3)材料三中的“天才创造”是指哪一构想的成功实现?这一构想的根本前提是什么?
(4)材料四中提及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日期是?请再举一例我国在同一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5)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能够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原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