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 珍妮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改良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信息时代的到来
2、下列战役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3、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B.信息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教育方式
C.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D.技术革命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4、德国学者莱布尼兹在《中国近况》一书序言中写道:“公元前后数百年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分布在我们(欧亚)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中国。”请问,“分布在欧洲大陆”的那个国家是
A.希腊
B.奥斯曼土耳其
C.法兰克王国
D.罗马
5、1854 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 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对华通商扩展有限”的根本原因是( )
A.通商口岸太少 B.关税税率太高 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D.英国商品不适合中国
6、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
A.两极格局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多极化格局
7、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
A. 但丁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培根
8、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五百人会议 B. 雅典公民大会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9、“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如图以浓烈艳丽、和谐优雅的色彩,描绘光、色下植物发生的微妙变化,这幅作品是
A.梵高创作的《向日葵》 B.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
C.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 D.贝多芬谱写的《英雄交响曲》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短短40年间,从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促使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植
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③重视科技和人才培养
④实行民主化改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丝绸之路开辟时在位的皇帝是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12、我国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 )
①鞍山钢铁公司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大庆油田。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13、埃利松伯爵的《翻译官手记》是关于1860年征战的一本著作:“他们全部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互相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来,诅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向四面八方跑去。”根据节选内容可以判断出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在一战的冲击下,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领导者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15、目前,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是
A.北约和华约 B.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联盟和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和亚太经合组织
16、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 改革开放
B.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 新经济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7、2019年1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共同纪念某一历史事件40周年,该事件是( )
A. 基辛格秘密访华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尼克松总统访华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8、一位美国记着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其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伟大的传奇。”这个伟大的“传奇”指的是( )
A.一次“开天辟地”的会议 B.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变
C.从瑞金到吴起镇的征程 D.从衰败到振兴的胜利
19、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曾说:“我的目的是发动那种力量(非暴力)来对付英国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以及增长中的无组织暴力。”这里的“无组织暴力”是指( )
A. 封建势力压迫 B. 学生爱国运动
C. 群众革命运动 D. 工人罢工运动
20、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以哪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 )。
A. 苏联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21、春秋的首位霸主是________,战国时秦国实行的一次重要改革是________。
22、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经常单枪匹马,身先士卒,砍杀敌人,直到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章西女王牺牲时年仅23岁)。
2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1年6月,________的胜利,粉碎了德军________的神话。
24、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25、中国的文字以________为起点不断演变,经历了由实用文字到艺术书法的转化,东晋_______被誉为“书圣”。
26、人类历史上,一些人遗臭万年,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他提出的著一些人流芳百世。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人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_
(3)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英雄:____________
(4)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者:_____________
27、巩固新生政权:对内:建立新型的____________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对外: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迁都到________。
28、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地区: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的广大地区
29、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30、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自然灾害
3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走向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开放繁荣的社会景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景象在手工业方面有何表现?
(2)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19世纪40年代,首次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2、某班举办感悟长征、见证“新长征”的主题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回顾长征)
(1)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肯定了谁的军事主张?
(2)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什么?红不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见证“新长征”)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中国发展中上的“新长征”。请写出洗雪百年国耻和特区经济腾飞的史实各一例。
(感悟长征)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33、改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强大的内动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哪一次少数民族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3)世界近代史上,哪两个国家的改革促使这两个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成为这两个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请写出其中一个国家改革的主要内容?
34、全球性挑战
请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分别写出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的名称。
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起始于哪一重大的事件?
(2)图1: ;
图2: ;
图3: ;
图4: 。
(3)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