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恩来为了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 C.互不侵犯 D.平等互利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主要是指
A. 建成了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建立
D. 成功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3、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
A. 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B. 反对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C. 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D.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4、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历史上,哪一关键因素最终断送了李自成的“皇帝梦”?( )
A.崇祯皇帝自缢
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强烈
5、下面是小高归纳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战争中都使用了新式武器
②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③战争对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④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秘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 现实主义
B. 人文主义
C. 浪漫主义
D. 蒙昧主义
7、QQ与微信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平台主要得益于 ( )
A. 蒸汽时代的到来 B. 电气时代的到来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报刊事业的发展
8、探索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美妙境界。请寻出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A. 推翻了旧政权 B.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改革前都面临着民族危机 D. 由资产阶级领导
9、专制主义政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之手;二是排斥任何形式的监督。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有
①西周的分封制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③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得信息
①废止科举考试
②创立中国同盟会
③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④拍摄第一步电影《定军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在 ( )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12、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如利用GitHub等网站开发出“Wuhan2020”等信息平台,使民间协作行为更加智能化。其所需的关键性技术是( )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航空航天技术
D.原子能技术
13、苏联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采取了下列哪些具体措施
①建立经互会
②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
③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接受马歇尔计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战争是残酷的,20世纪上半期,我们人类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相隔了
A. 12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1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的是( )
A.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6、以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平型关大捷是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 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C. 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
D.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胃
17、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 把土地和人口分给亲属、功臣等 B. 炫耀周天子的权力
C. 巩固西周的统治 D. 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18、雅尔塔会议中决定成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是
A.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B. 世界贸易组织
C. 联合国
D. 欧洲联盟
19、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 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产生这一变化的内在根源是
A.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明显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20、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同____紧密结合。
22、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⑴______________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⑵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改革。
⑶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
23、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推行汉化政策,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趋势。6世纪末,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4、重点:发展________。
25、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________局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________,摆脱________和________的控制,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政策,发起了________运动。____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____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冷战结束后,建立____,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____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___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________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________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________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________和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内容,
(1)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差异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2)汉代开通沟通东西方的最早陆上要道——
(3)隋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交通而开凿的工程——
(4)唐朝见证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文化交流的壮举——
27、“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_______;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她是_____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是----
29、宋代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______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30、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______的发展,促进了_____的迅速增长。
31、举出古希腊两个最著名的城邦的名称。
32、“抗争”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世纪30年代,欧洲工人队伍成长壮大起来.英国工人阶级为反对剥削压迫,争取生存权利掀起了什么运动?
(2)无产阶级在斗争中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170年前一部伟大的著作横空出世,它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这部伟大的著作是什么?
(3)99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宣告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血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青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99年前五四运动的“抗争”对象是谁?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4)根据在教材中贯彻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3、创新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力。
(1)是里程碑碑式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力的飞行器。
(3)使美国从大危机中复苏,并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
3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轨迹不尽相同,但各国经济发
展背后的规律值得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寻访美国经济成长之路】
(1)面对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那场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了什么政策,使经济复苏走向成功之路?
(2)二战后美国成为了“经济巨无霸”,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三足鼎立】
(3)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20世纪70年代,这种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除美国外的另外“两足”是指哪“两足”?
(4)有人这样总结其中“一足”崛起的原因:“外力扶持促进经济恢复”,“经济发展推动相互合作”,请你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经验总结】
(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能从中汲取哪些宝贵的经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