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
B.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有人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材料中的“今天”是指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罗斯福新政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从南京到南京”,还有人说中国新民民主主义革命“从北京到北京”。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南京”和前一个“北京”分别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 七七事变 B.《南京条约》的签订 、 五四运动
C.解放军占领南京 、五四运动 D.鸦片战争 、 平津战役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上述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加强了国家干预和指导
C.强化了科技创新
D.大力发展高新产业
5、下列人物中,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做出过杰出贡献,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6、“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7、朝鲜决定于2013年3月11日起不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的效力。朝鲜声称将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可在任何时间向任何对象实施精确打击。这里"《朝鲜停战协定》"是哪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解放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8、地震是难以抗拒的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地震的预测和报告。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谁发明的( )
A.僧一行 B.郭守敬
C.张衡 D.徐光启
9、1940 年的这场战役,仅前三个半月就进行大小战斗 1824 次,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据点,先后有 105 个团参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这次战役
A.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 B.标志着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开始
C.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0、下面哪一项能反映表格中五个历史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①1924-1929年经济繁荣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⑤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A. ①一②—③一④一⑤
B. ②一④一③一①一⑤
C. ④一②一④一③一⑤
D. ②一④一①一⑧一⑤
11、明代思想家李贽赞誉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①创立中央集权制
②车同轨,书同文
③统一度量衡
④焚书坑儒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1971年世界政坛发生了两件大事,都跟中国有关,一件是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另一件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基辛格访华取得了巨大成功。后一件事对中国的重大影响是
A. 促成了尼克松访华,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
B. 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推动发展中国家崛起
C. 标志着中美之间已经消除分歧,关系走向正常化
D. 有利于美国扭转70年代冷战中与苏联竞争下的不利地位
13、下列表述符合《权利法案》内容的是( )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C. 倡导“君权神授” D. 限制国王权力
14、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侯皆有儒将之气象。”出现“儒将之气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B.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 “四书五经”成为考试内容
15、19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据此可知,明治政府
A.改造日本的教育方式
B.废藩置县
C.实行征兵制
D.允许土地买卖
16、万隆会议的成功,中国功不可没,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这主要缘于周恩来提出了
A.与邻为善方针 B.互不侵犯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平等互利原则
17、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幕府统治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朝廷公卿发动了
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复古运动
18、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四百人议事会
B.主席团
C.公民大会
D.元老院
19、孟子将人伦关系总结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雍正帝将“君臣有义”挪移到“父子有亲”之前,进而完成了“移孝作忠”思想体系的建构。雍正帝此举旨在( )
A.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
B.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C.巩固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
D.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20、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5天后,纽约股票市场陷入崩溃。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减少三分之二,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A. 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B. 解决经济危机的具体方案
C. 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
D. 解除经济危机后的社会状况
21、____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____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____、电车、____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
2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经过:
(1)在南美洲北部地区领导人及事迹:________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参加起义部队。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________山脉,大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________、委内瑞拉和________等地。成立了________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
(2)在南美洲南部地区领导人及事迹:________先后领导了________、________、秘鲁的独立战争。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________。
23、中国军队在__________战役中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24、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180年前发生的________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60年前的某一天,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________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25年前,《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20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5、巴黎人民攻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
26、中华“和合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
(1)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 事变的和平解决。
(2)1942年1月1日,《 》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
(3)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7、德国天才的作曲家——_______,《__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 1804 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_______和_______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渴望。
28、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小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_______”。
29、宋代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______业兴起,__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30、宋代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31、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制定了重大的方针和政策,引领了中国发展方向,领导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此次会议召开诞生地点在哪里?有什么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一伟大的决策?这一决策最先从农村开始,具体是怎样做的?
(3)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哪次?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何感想?
3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在上述图片资料反映的发明创造中,哪些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图四的发明者是谁?
(3)上述图片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新时代?
33、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34、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在什么时候?
(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
(3)“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