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的是( )
A.日军进犯卢沟桥
B.德军入侵波兰
C.德军入侵苏联
D.日军偷袭珍珠港
2、有一本书记述道:1917年俄国 ,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 从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冲击下被缓缓打开 。这个历史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巴黎公社革命
C.彼得格勒起义
D.斯大林格勒战役
3、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清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建立了 ( )
A. 欧洲经济共同体 B. 凡尔赛体系 C. 欧洲共同体 D. 欧洲联盟
4、假期小华和父母到某地区旅行,发现那里不同国籍的人都拥有同样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他所到的地区应属于
A. 欧洲
B. 美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5、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在 ( )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 甲午中日战争后
6、在某朝代的疆域中,山东、河北地区属于“中书省”管辖。这一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7、2018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广东珠海进行考察。珠海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除珠海外,还有( )
①深圳 ②广州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反映在北宋时( )
A.政府开始统一铸造钱币
B.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9、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B.信息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教育方式
C.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D.技术革命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10、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这一论断是评价(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B. 英国圈地运动的作用
C. 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D. 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
11、南宋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货物到泉州销售,他办理贸易手续的机构应是( )
A.中书省
B.市舶司
C.宣政院
D.十三行
1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
A.电磁学的日臻完善
B.蒸汽机发明和使用
C.电力内燃机的应用
D.石油化工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13、一位政治家曾评价说:“他教了我们许多的事:无所畏惧、严守纪律、为了远大的理想勇于自我牺牲等。是他使我们得有今天,并使印度从深渊中拔起。”材料中的“他”是
A.丘吉尔 B.甘地 C.纳赛尔 D.曼德拉
14、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这一次”指的是
A. 西安事变
B. 重庆谈判
C. 挺进大别山
D. 和平解放北平
15、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16、假若葡萄牙著名球星C罗在2018年“南美解放者杯”期间受邀访问,他与下列哪国球员交流时无须翻译而直接对话( )
A. 巴西 B. 厄瓜多尔 C. 阿根廷 D. 委内瑞拉
17、“它致力于通过多边贸易,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盟
18、历史学家茅海建在评价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时说:“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主要是指( )
A.民族危机不断加重
B.学习西方近代文明
C.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社会性质逐步改变
19、《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
A. 郡县制 B. 中央集权制度
C. 郡国并行制 D. 君主专制
20、创建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之一,尤其以土地革命时期和全面抗战时期最为成功。请问这两个时期,中共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分别是:
A. 井冈山与晋察冀
B. 井冈山与晋绥
C. 湘赣与晋冀豫
D. 井冈山与延安
21、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 》被誉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4)《 》的发表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2、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________的趋势加强
23、农业集体化
(1)原因:1928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________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
(2)手段: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________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没,加快组建________,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24、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1961年,________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6、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悠久性,又有其独特性。
(1)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写成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隋唐时期确立完善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罗贯中编著的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7、1848年《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3月,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__________。
28、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1)伟大的思想家 创办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彰显了教育公平理念。
(2)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整理了从战国到五代、前后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
(3)乐晋时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 是盛唐转衰时期的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称作“诗史”。
29、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地区: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________,南到________的广大地区
30、生态与人口问题
生态问题 (啲变化) | ____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被破坏;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 |
人口问题 | 世界 人口日 | 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____,以提高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
影响 |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人口过快增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 |
应对 | 生态与人口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
31、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在政治制度、技术发明、发展道路等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请回答: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有何重大 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这里的“喜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如何理解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什么重大发明为新式交通工具诞生创造了条件?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共8分)
材料一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二 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它却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2分)
(2)材料2所说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
(3)材料3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为了实现材料3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至少答两点)?(2分)
33、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为世界和平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弱国无外交。
(1)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请写出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
(2)中国哪项正当权益被侵占而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的?
(3)二战后期的哪次会议,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但是却是在侵犯中国主权的基础上?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开始建立中国民族统一的国家,它的一切制度和设施,都在中央集权这一总目标上面。因为(中央)集权的成功,出现了统一的大帝国……疆土扩大了,人口增加了……它的统一事业,替盛大的汉朝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民主派根据(北美)殖民地时代的经验,生怕中央权力太大,会压制人民的自由……其他势力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一是南方种植园主,南方代表害怕中央权カ太大,会为北方商人所利用。第二是小州代表,他们害怕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会使大州有可能通过中央政府来压迫小州。
——摘编自吴于厪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保各级各方面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序协同,保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令统一、运行顺畅、执行高效、充满活力。
——摘编自陈希《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求是》2019年22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制度和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归纳“统一事业”在当时的现实意义及后世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民主派”所属的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基于调和材料二所述矛盾而制定的宪法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中国“保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令统一”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项新中国在政治建设上的成就。
(4)结合上述材料的主题,写出两条“治国理政”合理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