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两人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交流,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2、世界文化科技巨匠,必有杰出的成就。下列关联不正确的是( )
A.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物种起源》 D.爱因斯坦——电磁感应原理
3、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曾说,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_______;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卢作孚。划横线处最有可能是
A. 方举赞
B. 张謇
C. 荣德生
D. 刘鸿生
4、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世界经济。回顾自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以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这表明世贸组织( )
①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②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③彻底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纠纷④世贸组织是为发达国家服务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有学者评论某次改变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6、梵蒂冈是一个城中小国,小到只有不到千人的人口,小到只有一个教堂,小到只有罗马一个广场大小的国土面积,但它的精神最大,统治着10亿上帝子民的精神信仰。它就是今天的罗马教皇国的所在地,请问罗马教皇国形成的基础是
A.丕平献土
B.查理·马特改革
C.大化改新
D.查理加冕
7、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表述有误的是
A.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8、历史线索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下列几幅图片揭示的历史发展线索是
A.欧洲的思想解放
B.欧洲的社会转型
C.欧洲的革命运动
D.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9、193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提出下列施政主张,说明他准备
*稳定金融,限制股票、证券发行 *约束、控制经济寡头
*监管公共事业的控股公司 *援助铁路运输业
A.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通过扩军备战促进经济复苏
C.运用政府权力干预经济发展
D.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10、下表是2001-2010年比1987-2000年贸易增长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进出口总额增长 | 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 |
3.8倍 | 21.6﹪ |
A.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
B.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一位扬州籍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下列词人中,词风委婉含蓄,和他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苏轼
B.岳飞
C.辛弃疾
D.李清照
12、某校举办科技图片展,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根本原因
C.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贏得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D.中国参加“一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14、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由于清政府自恃“天朝大国”实行闭关锁国,使其在近代与西线方列强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那第一个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是哪一国家( )
A.沙俄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15、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97.5%; 1900年,英国初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增加到约600万,比1870年增加了5倍。以上数据说明( )
A. 工业化推动了教育大众化 B.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己经开始普及义务教育
C. 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产业工人 D. 初等教育已经在世界各国普及
16、近代史上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首批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
A. 广州 B. 深圳 C. 厦门 D. 上海
17、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 中美建交 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中国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8、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引领者”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名称是( )
A.苏维埃 B.苏维埃公社
C.人民委员会 D.革命政府
19、“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材料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主要体现为
A. 人文主义
B. 君权神授
C. 效忠封君
D. 顺应自然
2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 )
A.莫斯科战役
B.中途岛战役
C.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
21、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2、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53年,________上台,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________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发动________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________;取消农产品的________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________体制,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3、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的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1962年的________说明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
24、城市见证历史变迁,读下图,填出相应的序号。
(1)汉代“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是 。
(2)隋朝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3)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 成立。
(4) 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25、填空题。
(1)汉武帝派 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状元实业家 提出 “实业救国”主张,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 》,宣传革命思想;拿破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发了《 》。
(3)1861年俄国通过 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里人转折点: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6、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7、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
28、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
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
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29、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_(人物)开创了封建帝制,20世纪初,___________(事件)的胜利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0、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悠久性,又有其独特性。
(1)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写成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隋唐时期确立完善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罗贯中编著的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31、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探究大国崛起的原因、方式、影响,有助于认识大国发展规律。阅读《英国、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比重变化表》,回答问题:
国家或地区 | 1860年 | 1913年 | 1950年 | 2000年 |
英国 | 34℅ | 14℅ | 11℅ | 3℅ |
美国 | 19℅ | 36℅ | 55℅ | 27℅ |
发展中国家 | —— | 3℅ | 9℅ | 21℅ |
—— 数据整理自《大国的兴衰》
(1)186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量的34%,高居第一。试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2)20世纪以来,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政治经济霸主。结合1860~1950年的美国史实,分析其主要原因。
(3)20世纪后期,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比重持续上升,请问这对国际政治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32、列夫·托尔斯泰、凡·高、贝多芬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33、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有哪些?
34、英、美、日、俄都是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国家,探究、总结它们的崛起历程和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以后,世界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曾经位于文明边缘的民族,突然发现自己处于世界文明变化的中心,因而更加发奋图强”。18世纪后半期,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国”被英国建立起来,英国殖民地遍及全球。帝国本身制度的领先与工业霸权一起,共同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3年末给罗斯福的信中曾说:“如果你在现行制度范国内试验成功,各国将进行新的更雄心勃勃的实践,而我们也可以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
(2)材料二中罗斯福的“试验”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新的经济时代”指什么?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抓住各种有利的外部机遇……同时,注重激发自身内部潜力,如战后日本的教育经费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到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材料三所指的二战后日本崛起的主要内因是什么,并说明日本取得了怎样的经济地位?
材料四 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4)为解决材料四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年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写出一例“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的战役。
(5)上述四国崛起的经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