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历史人物及其成就中,不属于英国的有几个:
①文学家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②发明家瓦特对蒸汽机做了一系列改进
③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④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研究了《人口原理》
⑤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元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面日记的写作背景是
A. 《南京条约》签订
B. 《北京条约》签订
C. 《马关条约》签订
D. 《辛丑条约》签订
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结构图,图中①处应该填写的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北约 D.华约
4、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改革是
A.楚国吴起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齐国管仲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5、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A. 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 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 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
D. 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6、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扬州建城始于公元前486年开邗沟,筑邗城,当时主持的是
A. 秦孝公 B. 秦始皇 C. 越王勾践 D. 吴王夫差
7、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如出现了百家争鸣、各国变法或改革。以下属于战国时期的有:( )
①商鞅变法 ②城濮之战 ③《论语》 ④长平之战 ⑤禅让制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⑤
8、1938 年,日本在制定武汉作战计划时,原准备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一路沿平汉线南下,与日军第十一军夹击武汉,后考虑到华北地区八路军频繁出击而导致“治安不良”,难以抽出兵力放弃了这一计划,这说明( )
A.日军全面侵华初期计划不够严密 B.敌后战场由此成为日军进军重点
C.世界战局变动,影响日军侵华方针 D.中共抗战给予正面战场战略支持
9、当今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有:
①联合国
②国际联盟
③欧洲联盟
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0、有历史学家把隋朝比喻成一颗流星,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的“光芒”包括
①实现了统一
②开通了大运河
③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④开创了科举制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1、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从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从甲骨已被识别的1500个以上的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等六书的造字方法,很多字都是汉字的雏形。这说明甲骨文
A.是仓顿发明的,记录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B.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
C.对研究夏朝历史有着重要价值
D.是人们当时主要用来记录家务事的文字
12、毕加索反德国法西斯暴行的绘画作品是
A. 《蒙娜丽莎》 B. 《最后的晚餐》
C. 《向日葵》 D. 《格尔尼卡》
13、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发展
C.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D. 开启了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1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符合上述内容的单元特征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15、某历史纪录片记录了生活于右图房屋中原始聚落居民的生活状况,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
A.住着干栏式房屋 B.生活在黄河流域
C.种植粮食作物水稻 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16、下面关于“好莱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与奥斯卡金像奖有关
B. 以传播教育为目的
C. 已发展成为世界电影之都
D. 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
17、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清代的极权政治》、《从南书房到军机处》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 论分封制的功于过
B. 八股文的危害之我见
C. 浅谈科举制
D. 浅析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8、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战役。以下典故与这一战役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 B.纸上谈兵
C.臣薪尝胆 D.风声鹤唳
19、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
A.《慕尼黑协定》
B.国会纵火案
C.意大利入侵埃塞尔比亚
D.德国进攻波兰
20、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宣扬平等和自由,尖锐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下列文件内容受这场运动影响的有
①《(古)雅典法典》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拿破仑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22、内战爆发:
林肯贡献:为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杰出历史人物。
(1) 创作《黄河大合唱》鼓舞抗敌斗志。
(2)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政治家 开创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先河。
24、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随着____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 (1)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 (2)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 |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 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____。计算机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____。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2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________、挪威。不久,________、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突入________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意大利也对法宣战。接着,德军对________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26、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________年________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有________个。截至2015年,联合国拥有________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7、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_______的方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8、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__________。1914年,_______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________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
29、印度民族大起义
影响:印度民族人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_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________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0、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___。十年后的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_______》,与《北大西洋公约》针锋相对。
31、你知道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区域性集团还有哪些?
32、当今世界,为什么会出现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33、请写出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
34、论思想,谈进步。
(人是丈量万物的尺度)
材料一:他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他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材料二:它继承和创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它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完美与崇高,它就像春风,吹散了黑暗的中世纪。
(1)写出材料一中哲学家的名字。他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兴起于哪一国家的哪场思想文化运动?“它”歌颂和赞美人这种思潮被称为什么?代表人物是谁?
(理性是驱散黑暗的光)
材料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提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逐现实的黑暗。
(3)这次“启蒙运动”以哪国为中心?材料中思想家将什么比喻为“漫漫长夜”?结束这漫漫长夜”的是该国的哪次革命?
(宣言是无产者的航向)
材料四:《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在《宣言》的科学理论指下国际共主义运动莲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4)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