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个现象主要说明了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民族政权忽视商业贸易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高度评价了
A. 大运河的开通
B. 十三行的设立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赵州桥的修建
3、近年来,美国与日本频繁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初美国与日本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
A. 召开华盛顿会议 B. 加入国际联盟
C.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成立轴心国集团
4、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哪一侵华罪行中的死难者 ( )
A. 火烧圆明园 B. 南京大屠杀
C. 旅顺大屠杀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5、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为统一全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 )
A. 商鞅变法 B. 李悝变法 C. 管仲改革 D. 邹忌改革
6、“令美军瞠目结舌的是,面对重达55吨的坦克,中国士兵竞毫无惧色。第三十九军中一个叫王有的中国士兵,在激战中爬上了正在疯狂射击的美军坦克……”材料涉及的战争中广为人知的英雄人物是
A.李宗仁 B.林彪 C.张自忠 D.黄继光
7、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对“这场战争意义”的探讨较全面的是
A. 一场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
B. 中国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推动中国近代化探索进入到政治层面
D. 战争既有破坏性又有它的客观进步性
8、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材料中的“神农”是( )
A.皇帝 B.商鞅 C.炎帝 D.秦始皇
9、小明同学在接到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后,自主学习时用手机查询攻占巴士底狱、处死路易十六、《人权宣言》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正在探究学习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10、毕加索反德国法西斯暴行的绘画作品是
A. 《蒙娜丽莎》 B. 《最后的晚餐》
C. 《向日葵》 D. 《格尔尼卡》
11、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年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实现祖国安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C.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式
D.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2、有学者认为,佛罗伦萨工场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规模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新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冲破教会的桎梏,摆脱经院哲学的世界观,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就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向封建制度与教会展开了斗争。材料说明了文艺复兴的兴起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宗教因素
13、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诺曼底登陆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慕尼黑阴谋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 ②①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14、大家都喜欢雪域高原西藏,它在下列何时获得解放( )
A. 1948年 B. 1951年 C. 1949年 D. 1950年
15、哈蒙德在《希腊史》中提及:“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统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其中自由民为16.8万,外邦人为3.2万,奴隶为20万,而自由民中的妇女也被排除在民主的殿堂之外。”由此可见,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西方民主之源
B.少数奴隶主的民主
C.多数人的民主
D.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1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 传播了人文主义
B. 发现了美洲大陆
C.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17、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抗击了下列哪个国家对台湾的侵略
A. 荷兰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18、2018年5月31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美国将从6月1日起,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欧盟认为美国此举违背贸易自由原则,表示将诉诸某国际组织,发起法律行动维护自身权益。这一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19、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与中原族体和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下列改革中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D. 邓小平改革
20、著名作家朱自清在1946年写道:“中国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一般的人都挣扎的生活着。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都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的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声声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对朱自清所说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国民党公然撕毁“双十协定”
B.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D. 1946年7月,闻一多、李公朴因抗议国民党内战行为,遭到特务暗杀
21、今天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300万年前的________,而中国境内发现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_年。
22、中华“和合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
(1)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 事变的和平解决。
(2)1942年1月1日,《 》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
(3)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3、填空题
22.(1)西汉史学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放战争中奠定了解放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3)伟大的艺术品往往是艺术家识热情感的自然流滴。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他的第三交响曲,也就是《》,这首交响曲篇幅宏大,感情奔放。1888年,荷兰画家梵高在阳光灿烂的法国南方创作的《》以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24、杰出的人物推动和影响着时代的变迁。
(1) 主张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的独立,他被誉为“圣雄”。
(2)凯末尔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艰苦斗争,创立土耳其共和国。1934年被授予 称号。
(3)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代表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5、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________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德国实行________;成立________;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________会晤,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________》,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26、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时做的笔记,请你帮他将内容填写完整。
创新类别 | 事件 | 内容 | 影响 |
政体变革 | 法国大革命 |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______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
发明创造 | 汽车的发明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 _________②______发明汽车。 | 使人类进入“汽车时代”。 |
思想解放 | 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以________③_____为思想核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 为_____④_________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
27、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__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28、《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1)领土:重划德国疆界,________和________归还法国,________煤矿归法国开采;
(2)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________占领15年.茉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________制,不许德国拥有________,规定陆军人数小得超过10万;
(3)政治:德国承认________、波兰等国独立;
(4)赔款:由协约国设立“________”决定德国战争陪款的总额;
(5)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________等国瓜分。
(6)国际组织:还决定建立________,但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29、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科举制强调以______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30、《________》签订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________制逐渐形成。
31、主题探究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未来。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对2019年央视春晚的四个会场——北京、井冈山、长春、深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借助这四个城市,以“道路”为主题展开了历史探究活动。
【独立之路】
(1)在1927年的井冈山和1949年的北京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从1927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功践行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富强之路】
(3)长春被称为“共和国长子”,1956年在长春建成了什么重工业项目?
(4)深圳的崛起得益于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以此次会议为起点,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什么?
【筑梦之路】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摘自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6)为了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32、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思想的巨变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该运动中英国的杰出代表是谁?同时期中国在思想领域实行什么制度?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这一时期谁的思想为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上述事件影响下,19世纪末的中国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初的俄国进行了怎样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成为近代哪一革命的指导思想?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至少答两点)
3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34、请阅读下面的背景资料:
苏格拉底说过:“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恩格斯说过:“人类的历史,便是部创造史。”创新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进步的灵魂。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请回答:
(1)英国曾以科学思想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英国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的创新成就是什么?英国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哪一创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对此做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2)人类对速度的追求从未止步,汽车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机动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哪项成就使汽车的发明成为可能?汽车的发明者是谁?
(3)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什么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中国在生物工程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请举出一个典型例子。
(4)纵观人类科技史,无数科技梦想成为现实,见证着人类的不断进步。本题信息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