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罗斯福真的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总统来代替他。”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 )
A. 引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 B. 实质上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 目的是保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2、历史学家罗香林记述:“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徙。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他记述的这一历史现象( )
A.激化了南北方的矛盾 B.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有利于东晋统一全国 D.将战乱转移到了南方
3、读下面表格可知,此表意在向我们传达的信息是
年份 | 1960 | 1960 | 1960 | 1960 | 1960 | 1960 | 1960 | 1960 | 1960 |
独立 国家 | 尼日尔 | 刚果 | 乍得 | 马里 | 扎伊尔 | 马达加斯加 | 布基纳法索 | 塞内加尔 | 贝宁 |
克麦隆 | 加蓬 | 中非 | 多哥 | 索马里 | 毛里塔尼亚 | 科特迪瓦 | 尼日利亚 |
|
A.“非洲独立年” B.“黑暗大陆”
C.美国“后院” D.“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4、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森林发生重大火灾,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31位救火人员壮烈牺牲,这一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下列英雄人物与其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A. 王铭章——在台儿庄战役中与敌人肉搏四天四夜
B. 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中壮烈殉国
C. 张德成——在老龙头车站与俄国侵略军展开激烈斗争
D. 卢作孚——指挥宜昌大撤退
5、以下当代国家中,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的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意大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在黄石铁山有两座大门楼——“宣怀门”和“孝达门”,是为了纪念开办大冶铁矿有功的两位清朝官员。其中,“孝达门”纪念的是:
A.盛宣怀
B.张之洞
C.左宗棠
D.李鸿章
7、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的劳动人民在摆脱贫困、文盲、缺乏公民权和经济权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们争取到了40小时工作周、妇女选举权、增加工资、强制性社会保险、罢工和工会组织合法化。这主要表明
A.十月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革命
B.十月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
C.十月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国际化
D.十月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化进程
8、下列有关联合国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雅尔塔会议做出了成立的决定 B.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在美国的操控下插手朝鲜战局 D.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
9、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广东省宝安县(为深圳市的前身),一个农民劳动一天的收人平均是0.7元,而香港则有70元港币左右;一边早就用上了电视、冰箱,另一边只能吃红薯、咸鱼……悬殊的差距,引起了群众大规模逃港。面对这种现象,中共中央采取的举措是
A.实行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B.推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C.进行艰辛谈判,加人世贸组织
D.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人党章
10、他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他是( )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默罕默德
11、小张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12、下列描述的的重大战役中,直接导致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是( )
A. “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B. 大军合力战淮海
C. 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13、《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该文章评价的是( )
A.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4、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10万多件石器和成批的骨器,出土了刮削器、砍砸器、断块、断片等。这证实了北京人( )
A.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B.保留着猿人的特征
C.开始原始农耕生活
D.已经有了审美观念
15、下列关于美国第一任总统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他执笔起草了《独立宣言》
B. 他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 他领导军队取得萨拉托加大捷
D. 他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16、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这些杰作与传统神学宗教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
A. 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B. 倡导民主与反抗君主专制精神
C. 宣传平等精神和理性主义
D. 揭露教会的腐败与神学的荒谬
17、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八年级某班准备出版一期禁毒黑板报,在收集清朝禁烟运动的课程资源时,点击率最高的历史人物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关天培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
A. 莫斯科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攻克柏林战役
19、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他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由材料可知,深圳特区的建立( )
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B.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C.推行政企分开试点
D.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21、图1会议召开于______(地点),在该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图2会议召开于______年,该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历等活动演进发展而来。仔细观看如图并按要求完成填写。
材料一
(1)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以上人物中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3、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5年,斯大林与美、英两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
24、唐朝实行______民族政策,实行______对外政策。
25、军队是国之长城,关系国家民族危亡。
(1) 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九一八事变后,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 ,抗击日军。
(3)地地战略导弹部队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
的战略核力量。
26、“弱国无外交”,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国家实力决定了国际地位。
(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______》的签署,使美国在海军实力上取得了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
(2)中国在______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3)慕尼黑会议上,______不得不接受英法德意四国对自己共同宰割的《______》。
27、《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28、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9、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________,贸易壁垒进一步________,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________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________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________,推动着世界的________
30、“非洲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 开始 | (1)首先在________展开 (2)1951年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 (3)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
高潮 | (1)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________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 | |
★结束 | 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3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32、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是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追溯历史渊源,回答以下问题。
(1)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是什么?唐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2)唐朝对外交流频繁得益于国力强盛,当时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的显著表现有哪些?
(3)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什么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战略。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⑴ 技师瓦特在18世纪80年代的发明——
⑵ 飞机的发明者——
⑶ 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清洁能源——
⑷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34、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远去,但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它之所以能成为引起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的导火索,完全是由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好战的政治决定的。
材料二 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
材料三 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天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
(1)材料一中的“导火索”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一战役”指什么?二战后,欧洲人在反思中走向联合,最终形成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是什么?
(3)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结束之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趋势,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