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次“你最崇拜的美国总统”民意调查中,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得票最多,其中罗斯福的主要事迹是( )
A.领导北美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B.推行新政,领导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C.结束中美20余年的隔绝状态
D.解放黑奴,维护统一
2、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52年我国颁布《土地改革法》
B. 受惠农民达8亿多人
C.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D. 土地归地主所有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
A.纠正博古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B.确定红军继续长征前往华北抗日
C.纠正博古、李德在思想路线上“左”的错误
D.决定就地扩充红军壮大革命力量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在208年所写的《龟虽寿》中的诗句。下列对诗中的“壮心”的分析,最恰当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政治主动
B.消灭关中的割据势力,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D.打败南方的孙权、刘备,统一全国
5、有人说这部文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个适当和必要的战时措施”;其次,它有地区的限制,没有宣布解放全部地区的奴隶;最后,它只给了黑人人身自由,缺少给予他们其他权利的具体保护措施。这部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宅地法》
D.《独立宣言》
6、某一时期,朝廷收到某地发生洪灾的消息,皇帝命令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并责成户部尽快调拨粮食运往灾区。根据皇帝之命令写成的诏书,经皇帝确认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一时期可能是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7、维克多·雨果先生在《悲惨世界》一书中评价拿破仑:“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下列语句出自拿破仑的是【 】
A. 如果我看得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B. 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
C.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D.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8、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就职演说》时说:今天,随着旧的体制的消失,新的世界更加自由,却更不稳定。共产主义的垮台已经唤起原有的仇恨,引起新的威胁。很清楚,美国必须继续领导这个我们为之作出了如许贡献的世界。下列对他的演说评述正确的是
A. 正确体现了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局势
B. 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 反映了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独霸世界的野心
D. 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政治需要“改革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国家领导人所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从而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
9、下列图片反映了法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画卷。按事件发生先后排序,最晚的是
10、课后,小明同学对某历史战役进行了知识梳理:“时间:1948年9-11月;主要战场:锦州、沈阳;结果: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 )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1、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12、唐朝书法家怀素曾往永州绿天庵用芭蔫叶代纸练字,以至秃笔成冢。下图中他的作品是
13、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发现有很厚的灰烬,有的成堆,有的成层。据此推断,北京人
A.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 懂得狩猎和采集
C. 已经会使用和管理火
D. 学会农耕和纺织
14、“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 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 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他”是( )
A. 阿基米德 B. 伯利克里 C. 马可·波罗 D. 查理·马特
1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大明历》 B.《齐民要术》 C.《论语》 D.《史记》
16、“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l950-l952年的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17、在雅典,除需要具有专门军事知识的将军以外,所有公职人员都直接抽签选举产生,对担任公职的公民发给补贴,从经济上保证了贫苦公民的广泛参政。这些措施有利于
A.根除贫富分化
B.消灭阶级压迫
C.保障民主政治
D.加速城邦衰落
18、罗马帝国经过不断的征服与扩张,成为地跨哪几大洲的帝国( )
A. 欧亚 B. 亚非 C. 欧亚非 D. 欧亚非美
19、这一发明打破了风力、畜力、水力等限制,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 纵深方向发展,使人类社会初步迈入工业化时代。材料描述的是哪一发明带来的影响?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内燃机 D. 发电机
20、17世纪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的牛顿是哪国人?
A. 中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
2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谁)改进造纸术。
22、1921年,列宁实施__________,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美国实施____________,逐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23、周年纪事是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一种方式。
(1)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2)1928年 开始在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1937年德国对西班牙进行骇人听闻的野蛮轰炸,促使毕加索创作 《 》
(4)1947年“ ”的出台,是美苏 “冷战”的开始。
24、五六千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族。这之后,黄河流域的三个部族结成联盟,_______、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
25、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26、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_____扩张,梦想恢复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疆界、地位和尊严。_____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到出路。_____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_____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_____。
27、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华夫脱运动
①华夫脱党的成立:1918年,________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这些人后来发展为华夫脱党,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②华夫脱运动: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③结果:迫于压力,殖民政府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________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28、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__________。1914年,_________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________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
29、“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_______;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她是___________。
30、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
31、请写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
3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日寇残杀我30万同胞的地点:南京
B.日寇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
(2)仔细观察该图,跟据地图概括日本投降的原因。
33、观看下面两幅图思考:
(1)图A反映了什么事件?图B反映了什么事件?
(2)就事件的性质来看,图A和图B事件有何相同之处?你怎样看待这些事件?
34、叙利亚内战行2011年爆发至今,伤亡人数已经超过23万人,并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内战背后不乏美俄等大国背影,叙利亚内战已经演变成一场代理人的战争,介入的外部势力之间无意间发生对抗的风险上升。
【美苏争霸】
材料一 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 ……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乌克兰危机结束了冷战后的交往时代,这种交往未能最终实现西方与俄罗斯的融合。局势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逆转,这场危机开启了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也是莫斯科和布鲁塞尔之间展开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敌对乃至对抗。
——摘自2014年5月30日《参考消息·美俄对抗时代又回来了》
(1)材料一中“两大组织”指的是哪两个组织? “两极格局形成”与二战中哪次国际会议相关?
(2)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展的特点。
(3)你认为当今世界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是什么?
【中东战火】
材料三 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它一直沉浸在战火与鲜血之中。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4)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