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破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百多年以来,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大多数欧洲君主眼中,拿破仑虽然当上皇帝,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这主要表现在拿破仑( )
A.颁布《人权宣言》 B.发动1799年政变
C.建立法兰西帝国 D.颁布实施《法典》
2、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出席亚非会议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③重返联合国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①③②
3、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分别是( )
①凡尔赛体系 ②华盛顿体系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两极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由此推断一战的积极作用是( )
A. 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B. 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C. 促进了美苏的崛起
D. 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5、如下图漫画《“文明人”的行径》,犯下此漫画揭露的罪行的侵华战争
A.使清政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下表中,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A.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抗日战争的结束
D. 清政府的大力支持
7、“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材料中的“灿烂星云”指 ( )
A. 理性主义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 自由主义思想
8、在唐朝下列哪一事情不可能存在( )
A. 唐太宗询问魏征如何处理少数民族问题 B. 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
C. 江南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D. 李白使用交子付酒钱
9、议会重新召开——内战开始——查理一世被处死——克伦威尔独裁——查理二世复辟——光荣革命。与之相适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明治维新
10、当今世界一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
A. B.
C.
D.
11、“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以上言论出自于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
A. 屋大维
B. 伯里克利
C. 汉谟拉比
D. 凯撒
12、某书序言写道:“安努与恩利尔(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神灵)为人类福祉,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古代两河流域的太阳神),……光耀大地”。该序言最有可能出自( )
A.《汉谟拉比法典》
B.《圣经》
C.金字塔底部碑文刻字
D.印度佛教经典
13、20世纪虽然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但是世界并没有安宁和太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还有
①战争问题
②资源问题
③人口问题
④环境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15、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下列绘画属于他代表作的是
A.《蒙娜丽莎》
B.《神曲》
C.《哈姆雷特》
D.《罗密欧与朱丽叶》
16、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在欧洲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发现美洲新大陆、环球航行﹣哥伦布、麦哲伦
B. 万有引力、相对论﹣牛顿、爱因斯坦
C. 《战争与和平》、《神曲》﹣莎士比亚、达.芬奇
D. 《英雄交响曲》、《共产党宣言》﹣贝多芬、马克思
17、引起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户数及比例
年代 | 1929 | 1930 | 1937 |
户数(百万户) | 1.0 | 6.0 | 18.5 |
占农户总数(%) | 3.9 | 23.6 | 93.0 |
A. 发展商品经济 B. 实行农业集体化
C. 《土地法令》的颁布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18、有“东方瑞士”之称的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二战以来争斗最激烈的
地区,致使两国关系一直紧张的历史源由是
A. 美、俄两国为争夺霸权而各自支持一方 B. 两国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不同
C. 两个国家都是有核国家,互不信任 D. 英国对印度实行分治政策
19、清代规定“乡会试考官、房考、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
B. 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 选官权力集中于考官之手
D. 束缚读书人的思想
20、如图为1950—1978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A.曲折发展
B.高速增长
C.一路走低
D.停滞不前
21、填空题
安徽是中国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
(1)程长庚是一位集艺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戏曲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___”
(2)明末清初,以徽州为中心集结了一大批画家,形成了独具风格的“___________”.
(3)风阳花鼓戏曲调鲜明、舞姿优美,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力发电站和输电。1867年,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后来研制成无烟炸药。
23、填空题。
(1)秦始皇实行的 ,钳制了思想发展;唐代出现的新式农具 ,提高了耕作效率。
(2)1936年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56年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775年的 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1991年 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24、如果在百度引擎中输入关于渡江战役的“1949、湖口、江阴及 解放”的关键词,“ ”处应该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25、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古巴革命 | 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于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巴拿马 收回运 河主权 | 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________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
26、土地问题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发展。
(1)商鞅变法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 私有制。
(2) 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为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7、蔡伦的历史贡献是_________,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 。
28、除去封建王公和土兵外,还有__________参加印度民族大起义。
29、1929 -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 )
30、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
(1)戊戌变法期间,中国出现近代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
(2)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双方共同签署并发表《 》。
31、科技不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请举出我国在汉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两项。
(2)为原子能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是时空观念伟大变革的科技成果是什么?
(3)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导致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战争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最惨重的战役是什么?二战中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国家,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骇人听闻的惨案是什么?
(4)根据以上的回答,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3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在“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
(4)如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结合所学,它有何寓意?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一
(2)汉武帝时统一铸造的钱币一
(3)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一
(4)明代丝织业的中心一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从他的弟子集成《论语》一书,他的言行,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常识.自从汉武表彰儒术,他的思想,成为我国二千余年来学术思想之中心.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哲人,便在整个的人类历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陈致平《中国通史》
材料二 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200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外国工程界直到本世纪(指20世纪)30年代才总结出来呢!
——李源、向大济《历史建筑之谜》
材料三中世纪欧洲印制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可以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中国的造纸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一概括“他”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工程”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该工程的作用。
(3)材料三中“蔡侯”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三概括他的成果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个人物有何共同贡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