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B.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D.提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
A. 日本
B. 美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3、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中,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一个崭新军种﹣海军,在长江岸边的江苏泰州宣告诞生。这支海军指的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4、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5、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6、从公元前2000年起,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出现了奴隶制国家。这两大古老的文明史称( )
A.东方文明 B.西方文明 C.罗马文明 D.爱琴文明
7、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重要措施是 ( )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完善科举制度 D.修建大运河
8、苏联的《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9、一战后确立的帝国主义世界新秩序是
A. 雅尔塔体系
B. 维也纳体系
C. 两极格局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0、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役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所以说这场战役的意义真的是非常重大。纳粹德国东部战线上的主动权自此也永远地失去了。而兵力上的损耗也使其开始方寸大乱,顾此失彼的战争形势迫使德军开始从苏联撤出。材料中“这场战役”是指(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柏林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1、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评价中的“改死了”指的是( )
A.美苏对峙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冷战开始
12、“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成,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而进行的却被苏联镇压的改革是( )
A. 南斯拉夫改革 B. 匈牙利改革 C.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D. 波兰改革
14、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最能体现(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国王与人民的对立
15、他宣布解放黑人奴隶,领导起义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他是
A. 林肯
B. 章西女王
C. 甘地
D. 玻利瓦尔
16、“以人为本,能力为先”已成为当今学校的办学理念,其中“以人为本”这一口号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哪一运动中( )
A.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宪章运动
17、20世纪至今,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演变,按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多极化趋势-凡华体系-两级格局
B.两极格局-凡华体系-多极化趋势
C.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华体系
D.凡华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18、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标志的作品是:
A. 《蒙娜丽莎》 B. 《圣经》 C. 《神曲》 D. 《最后的晚餐》
19、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
A. 退避三舍 B. 围魏救赵 C. 纸上谈兵 D. 破釜沉舟
20、下边的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21、宋代商业: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______,人口多达百万。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2、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1961年,________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3、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________对印度的过渡压榨,激化了印度人民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②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民不聊生
24、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毅然回家乡创办企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道路。
25、互信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
(1) 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 》,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2) 1991年,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 ,在各项活动中一直持积极态度。
(3) 1942年,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4) 1991年法德等12个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签署《 》,两年后欧盟成立。
26、周年纪事是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一种方式。
(1)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2)1928年 开始在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1937年德国对西班牙进行骇人听闻的野蛮轰炸,促使毕加索创作 《 》
(4)1947年“ ”的出台,是美苏 “冷战”的开始。
27、《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28、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________签署《________》,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形成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秦朝时负责统一文字的承相——
(2)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
(3)唐朝“安史之乱”的发动者两位——
30、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31、简答题: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3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当代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已结束,在世界人民的努力下,多极化在加速发展,请说说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作出了哪些努力?
3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请回答:
(1)秦始皇为避免天下战斗不休,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汉武帝为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元朝时,在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理?
(3)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许多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请列出一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面临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对此你有何看法?
34、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时间。
(2)材料一中图二人物,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它的形成与哪一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召开前,全国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一讨论与这次会议有什么关系?这次会议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材料一中图三中的人物,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他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重新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我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