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A. 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B. 推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C.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2、历次国庆大阅兵反映出我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以下两幅图片,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
A.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B.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
C.形成五大战区战略布局
D.特别重视军队政治工作
3、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欧洲大声疾呼:“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对此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欧洲未来应要统一于希腊
B.欧洲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
C.欧洲曾经都是希腊的领土
D.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4、在世界航海史上,新航路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江海同学绘制了下边这幅航线图,并写出了以下解说词。其解说词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条航线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②—③—④
B.①②两条航线均从葡萄牙出发,向东行驶
C.哥伦布通过航线③,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D.航线④经过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5、在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恐怖手段才能解决国家争端
②爱国行为的表现,应大力支持
③虽是爱国行动,但方法不可取
④是偶发事件,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以下对表格所示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所占比重增大 B.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C.美国丧失霸主地位 D.西欧所占比重下降
7、康熙、乾隆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
A. 无锡 B. 广州 C. 南京 D. 松江
8、下图是1949—2008年外国与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建国第一年出现建交高潮是由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直接导致1972年出现建交高潮
C.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现了建交新高潮
D.建交国家的不断增加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
9、下图照片是一座图形独特的纪念馆,从图中可以看到它纪念的事件发生的日期是: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一个日本访问团为了反省战争罪恶要参观这座纪念馆,他们应去
A、南京 B、北京
C、武汉 D、沈阳
10、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下列史实中不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A.阿拉伯人重视希腊、波斯等国典籍翻译
B.阿拉伯人把中国造纸术传至欧洲
C.阿拉伯人将印度数字改造成阿拉伯数字
D.阿拉伯人将美洲的烟草输入欧洲
11、著名作家朱自清在1946年写道:“中国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一般的人都挣扎的生活着。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都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的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声声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对朱自清所说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国民党公然撕毁“双十协定”
B.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D. 1946年7月,闻一多、李公朴因抗议国民党内战行为,遭到特务暗杀
12、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五四运动
C. 台儿庄战役
D. 抗美援朝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联合国宪章》的颁布
14、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对国际问题普遍达成共识:“反华大战不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这使得我国( )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C. 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D. 重返联合国
15、《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玄奘西游天竺
C. 郑和下西洋 D. 新航路开辟
16、14世纪,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用新时代的眼光诠释古典著作,突破中世纪的神学观念。其所为
A.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推翻了教会统治
C.完成了地理大发现
D.彰显了人文精神
17、语日:“苏湖熟,天下足”,“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南宋都城临安经济繁荣 B.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C. 商业繁荣出现交子 D.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8、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面恰当反映中国1860—1919年阶段特征的主题是( )
A.封建大一统 B.近代化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19、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是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开脱罪行 B.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的灭亡
C.指出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0、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日本新年号为“令和”,成为自“大化”(645年)以来,日本历史上第248个年号。过去247个年号中辨明出处的均出自中国古籍。下列史实中有利于唐文化向外传播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马可波罗来华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21、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__)。
22、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______的发展,促进了_____的迅速增长。
23、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
(1)他的作品被誉为“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该作品是______ 。
(2)_________被誉为“美利坚合众国之父”。
(3)1885年德国人_________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4)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5)创作了《哈姆雷特》,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的英国人是_______。
24、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________局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________,摆脱________和________的控制,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政策,发起了________运动。____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____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冷战结束后,建立____,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____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___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________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________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________、________的世界。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________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________和________。
25、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____”。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____”。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______,两极格局形成。
26、________(事件名称)使全球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995年,________(机构全称)的成立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7、清代________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8、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昌明,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
29、农业集体化
(1)原因:1928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________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
(2)手段: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________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没,加快组建________,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30、1909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指出英、法两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32、强军目标,就在前方。从新中国建立到今天拥有巩固强大的国防,都有哪些原因?(至少写出5条)
33、主题探究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未来。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对2019年央视春晚的四个会场——北京、井冈山、长春、深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借助这四个城市,以“道路”为主题展开了历史探究活动。
【独立之路】
(1)在1927年的井冈山和1949年的北京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从1927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功践行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富强之路】
(3)长春被称为“共和国长子”,1956年在长春建成了什么重工业项目?
(4)深圳的崛起得益于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以此次会议为起点,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什么?
【筑梦之路】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摘自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6)为了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34、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丁一种称为“珍棍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人使用。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到70年代,发电机才进入实际生产领域。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次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这种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1996年,世界土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诞生,被誉为20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有争议的科技突破之一。
(1)读上述材料,将上面年代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A. B. C.
材料二下列是二十世纪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示意图。
(2)根据图A和图B,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分别形成的什么国际组织?
(3)图C反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变化?
(4)图D反映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