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对此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
A. 开始时间:18 世纪 B. 代表人物:伏尔泰
C.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 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2、文件史料能够让后人更好地读懂历史。《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李自成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秋收起义
3、“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就显著”“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以上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A.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B.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兴起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改革与调整
D.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
4、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 B.非洲殖民体系崩溃
C.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5、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苏根走向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井且开始整经白已的经济发展通路。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使进了苏联经济恢复
B.斯大林模式存在不少弊端
C.赫鲁晓夫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上
D.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苏联解体
6、小明在整理《唐诗的盛行》的表格时,发现诗人的作品与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
诗人 | 代表作 | 特点 | 称号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 ① |
杜甫 | “三吏”“三别” | 反映社会现实 | ② |
白居易 | 《秦中吟》《新乐府》 | 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 诗史 |
A. ①诗圣 李白生活在唐朝初期 B. ②诗仙 杜甫生活在唐朝的晚期。
C. ①诗仙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D. ②诗圣 杜甫生活在唐朝的初期。
7、“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实施五年多来,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5.5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
A. 经济全球化趋势
B. 政治多极化趋势
C. 贸易保护主义趋势
D. 贸易自由化
8、“如果说我看的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这句名言出自“现代科学之父”
A. 爱迪生
B. 牛顿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9、他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的创始人,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他”是
A.章西女王 B.扎格鲁尔 C.甘地 D.凯末尔
10、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11、任外交部长的陈毅说:20年长期交恶,真是概乎言之!美国人可以上月球,就是接近不了中国,说明接近中国比登天还难。”一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 交恶的起点是解放战争的胜利
B. 交恶源自意识形态的对立
C. 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中美两国交恶的重要因素
D.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开始了接近
12、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这一次”指的是
A. 西安事变
B. 重庆谈判
C. 挺进大别山
D. 和平解放北平
13、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1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说明(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能够巩固统治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15、唐玄宗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下列说法符合其统治时期的是( )
①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②陶瓷业有重大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③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④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6、下侧饼状图可以说明,我国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健全
C.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D.经济在长时期内稳定增长
17、一战后,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是
A.英、法、日
B.英、美、日
C.英、法、美
D.法、美、日
18、《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该文章评价的是( )
A.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湖南地方文化常识:1852年6月洪秀全率领太平军由全州进入湖南,蓑衣渡一战损失惨重,转攻 ,进行休整扩军,队伍迅速得到扩展,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直逼郴州城。
A. 宁远
B. 新田
C. 蓝山
D. 道县
20、下列关于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莎士比亚《英雄交响曲》 B. 贝多芬《战争与和平》
C. 托尔斯泰《哈姆雷特》 D.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21、影响:
(1)积极: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 )、( )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一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渡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 )。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两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2)消极:但是,在他的统治下,( )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2、如果说________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那么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________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23、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________年________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有________个。截至2015年,联合国拥有________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24、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
25、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____与______状态。
2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7、(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发生地 B.奥匈帝国宣战的第一个国家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秦朝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建立的制度——
(3)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的制度——
(4)明朝时全国的制瓷中心——
(5)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9、霸权主义与地球冲突
(1)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____,____与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____。
(2)霸权主义、____、____和____、恐怖活动,威胁着世界安全。
(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________”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________天的轰炸。1999年5月________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5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2003年,美国右以________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________。
30、填空题。
(1)秦始皇实行的 ,钳制了思想发展;唐代出现的新式农具 ,提高了耕作效率。
(2)1936年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56年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775年的 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1991年 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31、请写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⑴ 技师瓦特在18世纪80年代的发明——
⑵ 飞机的发明者——
⑶ 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清洁能源——
⑷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33、请列举出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的三个共同体。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随即宣布支持苏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在仁安羌战役中,解救出濒临绝境的驻缅英军第一师,轰动英国。1943年10月开始,中国远征军先后攻克孟拱、密支那等战略要地,打通了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屡挫敌锋,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中国反抗日本的侵略战争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拥有1900万会员的国际工会联合会,为中国募捐556万法郎;拥有190多万会员的国际运输协会,通过援华制日的议案,决定停止为日本装运军火、汽油等战略物资;一些外国友人还亲自来华参加中国抗战,如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美国飞行员陈纳德.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推动«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重要事件。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战果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世界人民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方式。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