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块节目中,你会看哪一人物都曾出场
2、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地分给各类生产者,……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他评论的是
A. 南北战争的爆发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C.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 独立战争的胜利
3、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列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文艺复兴 ③殖民主义的扩展 ④美国独立战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4、“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智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根据材料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大量进口原料 B.美国的经济援助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下面选项与图片反映的史实不对应的是
A. 四幅图所反映的事件发生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B. 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的艰难历程
C. 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D. 四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有着一样的目的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的是()
A. 电力的应用 B. 内燃机的发明 C.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 D. 汽车的发明
7、近年来,美国实施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由亚太再平衡战略发展而来的印太战略。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 遏制日本右翼势力
B. 遏制中国的崛起
C. 遏制俄罗斯的发展
D. 遏制东盟的发展
8、《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青春时期的杜甫,豪情万丈,傲视群雄。登高一览,江山尽在怀抱之中。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人的青春时代,这也是大唐的青春时代。”与杜甫同时代的是( )
A. 关汉卿 B. 李白
C. 李清照 D. 苏东坡
9、“这种横跨大西洋的灭绝人性的勾当,使资产者攫取了巨额利润:出一趟船,做三笔买卖,赚三次利润。”下列四幅示意图中,符合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B.
C. D.
10、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宣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B.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C.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D.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11、下图是某位重家给自己画的自画像,他的代表作有《夜间咖啡馆》《向日葵》等,这位画家是( )
A.达·芬奇
B.米开朗琪罗
C.梵高
D.居里夫人
12、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它们的核心动力分别是
①蒸汽
②煤炭
③石油
④电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战国时期,政府组织兴修的水利工程大量出现,如楚国兴修的芍陂,魏国兴修的引漳十二渠,秦国兴修的都江堰和郑国渠。上述史实发生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 B.铁制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开始出现
C.各诸侯国加强联合,展开治水合作 D.秦王嬴政即位,采取措施统一中国
14、1947年8月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
次发现了自己。”“厄运的时代”指的是( )
A. 英国殖民统治 B. 一战 C. 经济危机 D. 二战
15、迫使法西斯德国陷人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境地的军事行动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6、19世纪末,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龟甲和兽骨上有许多刻画的符号,经研究原来是一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秦朝
17、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的教训,“远离战争,珍爱和平”,那么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A.70 B.75 C.80 D.85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苏德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是
A. 马恩河战役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D. 明治维新
20、海峡两岸的华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最大
B.因为华人的肤色都是黄色的
C.因为只有炎帝黄帝种族得到了延续
D.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1、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光彩夺目,独树一帜。
(1)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
(2)汉朝时期开通的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3)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 ,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22、日本扩军备战制定国策基准: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并制定了国策基准,即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_____发展。(1937年6月4日,近卫文麿受命组阁)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_____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23、名言总能让我们从伟人那里获得力量。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让我们看到虽然双耳失聪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用20年时间呈现给世界《物种起源》。
(3)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用坚持和勤奋留给人类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24、霸权主义与地球冲突
(1)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____,____与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____。
(2)霸权主义、____、____和____、恐怖活动,威胁着世界安全。
(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________”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________天的轰炸。1999年5月________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5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2003年,美国右以________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________。
25、万隆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第一次________,也就是万隆会议。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________、________,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________的精神,被称为“________”。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________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________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________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26、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________对印度的过渡压榨,激化了印度人民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②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民不聊生
27、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 背景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____的趋势加强 |
★表现 |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____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 |
阻碍因素 |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 | |
世界贸易组织 | 建立 | ____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
背景 |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 |
职能 |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____、解决贸易争端等 | |
★作用 | 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28、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全球气候_______、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_______破坏、淡水资源短缺、____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这些____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_______和社会问题。
29、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指__________。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分治后的印度
B.分治后的巴基斯坦
31、阅读下面史实,回答相关问题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19世纪末期以来,使美国成为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3)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经济实力不容小觑,从19世纪中期以来,使日本小国成为经济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4)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有这个国家的因素,尤其一战后,处理这个国家的哪个条约,引起了此国民众不满,为二战埋下祸根?这个国家的人,有一项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此动力机是什么?
(5)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法国有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1804年做了哪些大事?
(6)苏联解体产生的国际影响是什么?
(7)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你认为从这些国家的历史中给我们哪些启迪?
32、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却不同。请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面对今天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逆流,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33、2015年,我国深化改革步入“关键之年”。在近几年的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频率很高。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无论中外,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20、30年代,苏俄和美国为摆脱困境,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有何相同作用?
(2)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和城市相继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请分别写出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
(3)综上所述,苏美中三国改革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34、【战略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中央政府的力量日渐强大,美国经济在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大国崛起》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保障美国经济跳跃式发展的政治体制是什么?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超过欧洲强国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2)材料一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这种意向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邮箱: 联系方式: